来不及多想,刘宏已经出了马车,刘纪也是紧随身后,出了马车之后,才长呼口气,知道所来何地了。
太庙,不错,正是汉室太庙。
曾记得,五年前,他回到雒阳时,刘宏便是带他来到此处,五年后,依旧是刘宏,再将他带入此处。依旧是此情此景,可是情势已经远远不同!而且,这大概也是刘宏最后一次带他入太庙之中吧。
缓慢踏入太庙之中,刘宏走在前面,刘纪紧随在刘宏身后,太庙之中,依旧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摆设,几乎没有做多少变化。不同于王宫的日益繁华,汉室的太庙永远都是简简单单。
太庙内殿,刚刚踏入,刘纪又是看到了那座熟悉的大鼎,只不过让刘纪微微震惊的是,在这座熟悉的大鼎外,还有一座与之模式相同,大小相同,甚至是图纹都是一模一样的青铜大鼎。
刘纪知道汉室有一座青铜大鼎,那是大禹九鼎之一的神农鼎,而汉室也因此鼎称为神农后人,可是这神农鼎的旁边,却出现与其模式相同,大小一般,甚至是图纹都是极为相似的大鼎……难道,这座大鼎也是大禹九鼎之一?
“这是黄帝鼎。”
似乎看出了刘纪的疑惑,刘宏回道,刘纪一惊,黄帝鼎,那个传闻藏于燕室的九鼎?微微一笑,刘纪冲着刘宏恭贺道,“恭贺父王,得到了这座黄帝鼎!天命果然在我汉室。”
“哈哈哈哈………咳咳……”
刘宏大笑一声,可能是笑声太大,又引得了刘宏一阵咳嗽,“昔日,上原祸乱之时,你率军平定了上原,可是在上原偃七平定之时,燕国余孽也是基本上被平定……这黄帝鼎,便是在燕室余孽中所发现的。这些人,还想妄图以这一鼎,收拢人气,说出天命所归之语………”
“他们却是不知道,神鼎,有德者居之。燕室无德,所以国祚亡,燕室余孽不合民意,强行掀起祸乱,最终也是只有败亡一途。”
刘纪说道,“昊天有命,黄帝鼎最终依旧是被我汉室所得。这便是天命所归!儿臣为父王贺,为我汉室贺!”
“哈哈哈!”
刘宏又是一笑,微微伸手抚摸着这樽足有一人多高的大鼎,神色间颇为留恋,这鼎,乃是象征着尊贵与权力!这鼎乃是象征着天下!
天下未平,寿命却至,天下之不幸,莫过于此?多少雄主明君,最终依旧是倒在了命运的路上……
“寡人,有生之年,看不到九鼎齐聚的一日……”
刘宏摇摇头道,“若是此次,楚国被我大军所亡,当可得蚩尤鼎置于太庙之中!若是真有那一日……”
刘宏指了指内殿之内,那些汉室的历代汉君灵位,“若有那一日,置鼎于庙,召告我汉室历代先祖,告之此事!也告之寡人……以鼎祭天,得天下名望,得天命所归!”
以鼎祭天,得天下之名望!得天命所归!刘纪知道,若是楚国真的被灭,对于汉室来说,绝对是跨越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此,汉室占楚汉之地,又聚之三鼎,可以说真正的乃是天命归汉了。汉室,当雄视诸国了。
第501章 魏赵之盟
赵都,邯郸。
赵宫内,赵国君主赵阳子,英气逼人的坐于案席之上,看着他面前的男子,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魏使!魏窑。
魏国建立,魏王魏赢可没有赵阳子这般极具锐利的改革,依旧是走上了老的道路,将魏族子弟纷纷任用,整个魏国,魏室的老世族几乎是占据了朝堂的话语权。当然,由于魏赢曾经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如此做也是有其原因,更多的原因是考虑着稳固魏政!
他不是赵阳子,没有赵阳子那般年轻气盛,如果不出意外,赵阳子此时不过三十余岁,最起码还能在赵国执政个数十年,可是魏赢不行!顶多数载,他便是要入土而去,所以他不能如同赵阳子一般,大力打压老世族,因为他明白,他在世时,或许还能压住这些人,但是一但他离去,他的子孙就不一定压制得住。到时候,世族们会以更猛烈的报复还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魏赢只能选择平和的方法来解决老世族之事……
魏窑便是老世族,也是魏国老世族中的佼佼者,所以才会被魏赢派来为使。毕竟,面对赵阳子的使者,肯定也是才识过人之辈。
“赵王,我王的信,你也已经看到,如今汉室正处波动之中,若是不把握此次时机,恐怕天下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时机了。”
魏窑开口道。
赵阳子摸摸下须,嘴角向上一撇,魏赢所给他的信,也没说什么,只有一点,魏赵合盟,共分韩地。
韩汉联姻之后,赵阳子便是深知,汉室不可能让他魏赵两国平灭韩室,可是如今情况不同,汉王刘宏病重,太子刘纪监国,就算刘纪这个太子再如何厉害,也不可能干涉三晋之战来!因为此时汉室,乃是与楚开战,更是在伐卫之事上犹豫不决,更是要面临着齐国的虎视眈眈,在此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闲思管韩国?
如果魏赢没有欺骗他的话,此事绝对大有可为!但是魏赢这只老狐狸,赵阳子还是保持着十分警惕,如果让魏赢算计了,赵韩两国元气大伤,魏国却是坐收渔人之利,岂不是极为愚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