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战术”给德国潜艇带来了3年的“黄金时期”。海鸥和声纳没有阻止“狼群”,但毕竟减少了损失。德国人的密码似乎注定了“保不住密”的命运。英格玛解码机和密码本被英军获得后,德国潜艇的“黄金时期”就结束了。“俾斯麦”号击碎了英国人的心——“胡德”号,英国人也围歼了“俾斯麦”号。英德互有胜负。
战术创新至少与武器创新同样重要。狼群战术带来了3年的“黄金时期”。声纳可以帮助猎杀海狼。“俾斯麦”号在设计上的先进性让“胡德”号不堪一击。
战场指挥至少与战前计划同样重要。“俾斯麦”号击沉了“胡德”号,英国立即全力追歼“俾斯麦”号,而德国没有及时营救。这样英国人亡羊补牢,德国人得之西隅,失之东隅,造成了“俾斯麦”号换“胡德”号的结局。
在大西洋的潜艇战中,双方最初都不重视潜艇,后来双方在潜艇战和反潜战上进行了反复的较量。盟国用战略轰炸摧毁德国的战斗力再生能力,德国企图用潜艇切断英国的生命线。盟军的战略轰炸成功了,德军的海上拦截失败了。德军的潜艇不够多无法切断英国的生命线,只能是阻扰。平均每损失1艘潜艇只能击沉3万吨货物。盟军对付潜艇的力度越来越大,双重护航最终打败了德国潜艇。在对付战略轰炸方面,德军的力度越来越小,最后盟军的战略轰炸成功了。
在一战和二战中,潜艇的主要作用就是打击商船。在现在和未来的战争中,潜艇的主要作用还是打击商船吗?潜艇的主要作用是攻击水面舰艇和进行核威慑。为了保证潜艇的安全,潜艇必须拥有在海面下5000米深处发射导弹和鱼雷的能力。地效鱼雷发射后先冲出海面,然后利用地面效应紧贴海面飞行,快速攻击水面舰艇。深海导弹发射后直接冲出海面,飞向目标。在水中高速航行的鱼雷必须达到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喷气式发动机主宰了天空,喷水/喷气式发动机也将主宰海下。潜艇可以释放沉浮仓,沉浮仓浮出海面后,导弹就可以直接从沉浮仓发射。
如果潜艇可以躲在5000米深处,那么反潜的最好方法就是潜艇打潜艇。就像反坦克的最好方法是坦克打坦克一样。深水鱼雷将成为反潜的主力,舰艇和飞机都可以发射深水鱼雷去攻击5000米深处的潜艇。潜艇需要高航速、快速下潜能力和鱼雷拦截系统来对付深水鱼雷。
最简单最有效的鱼雷拦截系统就是“环绕鱼群”。潜艇释放大量微型深水鱼雷,微型深水鱼雷环绕在潜艇四周,离潜艇100米到1000米左右。当发现敌人的鱼雷靠近时,微型深水鱼雷主动发动进攻将来袭的鱼雷摧毁。潜艇在海中悬停或慢速航行时可以使用“环绕鱼群”。潜艇快速航行时就不能使用“环绕鱼群”了,因为微型深水鱼雷的航速和航程都是非常有限的。舰艇和潜艇都可以在需要时,紧急释放“环绕鱼群”。
在拦截方面应该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探测系统上,早发现早应对,精确制导拦截目标。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微波雷达、激光雷达、被动雷达、红外探测、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等综合使用是可以发现任何目标的。干扰是保证导弹和鱼雷命中目标的必要措施。探测和制导本来就很难,干扰会让探测和制导变得更困难。智能复合寻的、干扰和过饱和式攻击会让任何拦截系统防不胜防。
多弹头导弹和多弹头鱼雷的突防能力最强。如果没有导弹前来拦截,多弹头导弹就可以不释放子弹头。如果发现拦截导弹对多弹头导弹已经构成威胁,就释放子弹头。“两弹追击”也是突防的一种办法。连续向同一目标发射两枚导弹或两枚鱼雷,发射时间间隔0秒到20秒左右,它们之间距离1千米到10千米左右。因为同时拦截和连续拦截比间隔拦截难度大。当两个目标距离很近时,对它们进行拦截,拦截成功一个目标会影响另一个目标的拦截精度。例如:一枚导弹被成功拦截,导弹和拦截导弹同时发生爆炸,爆炸本身会影响到探测系统的探测精度。如果导弹故意设置了爆炸时增加干扰的装置,那么探测系统的探测精度会进一步下降。距离爆炸点5千米左右的另一枚导弹可以趁爆炸发生的干扰迅速突进到目标附近或迅速改变进攻路线。而另一枚拦截导弹不能离爆炸点太近,当爆炸发生的干扰消除后,它才知道该怎样去拦截另一枚导弹,这时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戴高乐重振法国
黑暗的欧洲大陆
德国占领下欧洲大陆陷入一片黑暗。
德国总督汉斯·富兰克统治下的波兰最为悲惨,犹太人被集中起来关进隔离区,在饥饿、寒冷和疾病的折磨之下慢慢死去。波兰居民试图往华沙的犹太人隔离区里偷运食物,如果被抓住将面临的残酷刑罚。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成为奴隶,他们被塞进运送牲畜的闷罐车厢里,一连数日没有食物和饮水,运往正在广为修建的纳粹集中营。
捷克斯洛伐克到处挂着纳粹标,不得不忍受纳粹的野蛮占领。党卫军的首脑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最高统治者。
叛国者吉斯林在挪威充当纳粹的傀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