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地军方向,以得到加强的第6山地师替换第2和第3山地师。1个山地师留在芬兰北部,另1个山地师转移到罗瓦尼埃米及其以南地区。这个师预定在第5山地师一到达(大概在1942年1月)就立即运回国内。
接着,由另1个新组建的或改编的山地师替换留置在芬兰北部的那个山地师。
2、一旦决定在卡累利阿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群对拉多加湖南岸实施的向心突击中不使用第163步兵师,就可将该师配属给第36步兵军。
在冬季,要争取用从挪威或本国调来的师替换第169和第163步兵师的人员。
三、每一次换班(包括山地师的换班),都要把大部分重武器、装备、马匹和驮畜留在原地,也就是说,只替换部队人员及其轻武器。这样可节省时间和运输工具。
四、关于党卫队部队,计划用挪威人和芬兰人组成的党卫队团替换目的隶属于第2山地师的党卫队第9团;以党卫队“北方”战斗群,加上1个东马尔克 [ 译者注:这里指被纳粹德国吞并的原奥地利地区。 ] 党卫队团,组成1个山地旅。国防军统帅部应使上述措施的实施工作与其他有关交换参谋部和部队方面的计划相一致。
五、因为在目前的作战行动结束之后芬兰统帅部将全面改编部队,所以在芬兰第3步兵军那里,德军和芬军要进行换防(芬兰第6师与党卫队“北方”战斗群对换)。尔后,计划将芬兰第3步兵军的战线划归曼纳海姆元帅 [ 译者注:苏芬冬季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芬军总司令。 ] 指挥。
为了开始新的作战行动,将请曼纳海姆元帅至少将几支小型芬兰部队再次配属给德军进攻集群,用于攻打坎达拉克沙。
六、只要天气情况允许,空军目前在芬兰战场上要遂行以下任务:
1、监视挪威北部的和芬兰的濒陆海区,保卫我方的海上交通线,破坏敌人的海上交通线;
2、实施对空防御,特别是佩萨莫镍矿区、卸货港和海军基地的对空防御;
3、侦察未来的作战地区,持续空袭敌人在摩尔曼斯克的补给基地以及通向那里的海上和铁路补给线;
4、做好各项准备,以便使用较强大兵力支援即将来临的作战行动。
七、海军的任务是,攻击敌人通往摩尔曼斯克的海上补给线,竭尽全力保持我方在挪威海的海上交通线畅通。
为达此目的,应尽快加强轻型舰艇部队和前调快艇。
要将基尔克内斯扩建成为临时基地。
为了保护我方靠近海岸的交通线,需要增调海岸炮兵连。有关这方面的命令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下达。
除了已报告的计划之外,还应给基尔克内斯和佩萨莫各加强1个装备210毫米口径的火炮连,在瓦尔德部署1个装备280毫米口径的火炮连。在占领菲谢尔半岛后,也计划在那里部署1个超重型火炮连。
八、为了对付敌人在正面和海上翼侧可能采取的行动,在今后几个月中,在挪威集团军司令部、海军和空军之间须进行特别密切的合作。为了便于相互之间的合作,必须由海军指定一个北方海军指挥官,由空军(在向挪威撤回第5航空队之后)指定一个北方航空兵指挥官。
九、实施细则由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下达。应通过他向我报告:
1、挪威集团军司令部:
变更部署的时间表;为使所有部队能在冻土地带和卡累利阿东部的原始森林中作战而进行换装的建议;作战建议和使用集团军直属部队进行加强的请求,交换参谋部的建议。
2、海军和空军的具体计划。
十、第36号指令如由于本指令而过时了,即应作废。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38 12月2日 第38号指令(地中海地区的德军兵力)
第38号指令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
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 1941年12月2日
1941年第441980号绝密文件
只传达到军官
第38号指令
一、在与杜切 [ 译者注:参看第26号指令中的“译者注”。 ] 取得一致意见之后,我命令,把从东线抽出的规模大约为1个航空军的德国空军部队和必要的防空部队派到意大利南部和北非地区,作为保护和扩大我方在地中海的阵地、组成轴心国在中地中海的中坚力量的基础。
力求通过此举,不仅对地中海和北非的作战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地中海地区整个局势的进—步发展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我授权凯塞林元帅指挥用于遂行上述任务的所有兵力,同时任命他为南线总司令。
他的任务是:
夺取从意大利南部到北非之间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建立通向利比亚和昔兰尼加的安全的交通线,尤其是要压制马耳他;
与在北非作战的德军和盟军部队协同作战;
与德国和意大利海军部队密切洲司,切断敌人经过地中海的交通线以及英国从托卜鲁克和马耳他实施的补给。
三、南线总司令归杜切指挥,一般通过意大利统帅部得到杜切对任务的指示。一切有关空军的事务,由空军总司令直接与南线总司令联系,重大问题应同时报告国防军统帅部。
四、南线总司令下辖:
所有在地中海和北非作战的德国空军部队,意军为实施其任务而提供的航空兵和高射炮兵部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