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琼林宴,自己以后一定要去吃上几顿!
——武植暗暗对那琼林苑的红墙发誓。
“汴京城,到了!”
经向导提醒后,武植收敛下思绪,抬头望去,便见在夕阳的余晖中,汴京城那深青‘色’的城墙就在眼前,仿佛高耸入云!
城墙周围的护城河旁边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垂柳,一阵清风吹来,垂柳飘‘荡’,武植也心旷神怡,深吸了口气,武植等人缓缓入了城‘门’。
他们从汴京外城西偏南第一个城‘门’,顺天‘门’,俗称新郑‘门’进城。
一进城‘门’,如画般的园林美景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扑面而来的浓郁生活气息
街道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尽是各‘色’商铺店面。
如针铺、颜‘色’铺、牙梳铺、头面铺、刷牙铺、头巾铺、‘药’铺、七宝铺、白衣铺、腰带铺、绒线铺、冠子铺、倾锡铺、光牌铺、云梯丝鞋铺、绦结铺、‘花’朵铺、折叠扇铺、青蓖扇子铺……几乎是每一类商品,都有专营专卖,品种繁多、任君挑选。
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牟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包罗万象。大的商店‘门’首还扎两三层楼高的彩楼欢‘门’,悬挂‘色’彩鲜‘艳’、华丽多姿的市招旗帜,夺人眼球招揽生意。
街市上,欢‘门’下的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牵着骆驼的西域商贾、有摇着折扇的风流书生、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
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尽汇集于这开封城内的街道上,共同演绎出一副太平盛世的繁华图画。
武植暗暗咋舌,眼前的此情此景,不就是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嘛,武植莫名的有些热泪盈眶,来到、看到,感受到,便觉着不虚此生了。
武植等人很容易就从路人口中打听到了得意楼的消息,看来得意楼在汴京广告做的不错,这么快就人尽皆知了。
汴京城有两处得意楼,城南城北各有一处,都是郓哥经手创建的,据路人说北面的那处得意楼靠近皇宫,原是汴京城最大最高的樊楼,被财大气粗的得意楼掌柜买下后,才改挂的得意楼招牌。
这个樊楼可有名的很,即使武植在青州也听过其名号,传说樊楼是汴京最豪华的酒楼,由于靠近皇宫,之前仁宗皇帝在位的时候,每晚都被樊楼里面的歌舞奏乐吵的睡不着觉,有大臣建议关闭樊楼,却被爱民如子的仁宗皇帝制止了。
仁宗说百姓夜夜歌舞升平,正是说明了百姓生活富足安乐,百姓们过的好了,我身为皇帝自然要更加开心才是,怎么能因为吵到我睡觉,就关闭酒楼呢?这么着吧,不要打搅百姓取乐,皇宫那么大,我换个地睡吧。
从此以后,樊楼便被大宋民间作为一处纪念仁宗皇帝亲民爱民的旅游胜地一直繁华到了今天,无论谁在樊楼开酒楼,樊楼这块大牌匾必须挂在酒楼牌匾上面,永远不得摘下。
武植对于郓哥能拿下樊楼也是十分赞赏,看来,郓哥把武植的那句“把得意楼开成汴京最大最豪华的酒楼”落实的很彻底。
打听了樊楼的路后,武植等人便直接向着那里去了,汴京城很大,武植估‘摸’着等到了樊楼天怕是要黑了,不过这样刚好,武植此行本就不愿声张。
街道很宽,很干净,两边虽然店铺林立,人来车往,但是绿化搞得也很相得益彰,每拐一条街道,两边都有一排排各种景观树木枝繁叶茂的开着,这些树木都有些年头了,最让武植印象深刻的是一条有着两排粗大梧桐树的街道,梧桐叶大,把街道遮密不透光,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条隧道一样。
不过城里街道两边种各种树木都有,唯独没有柳树,这也和古人认为‘门’前种柳树对风水不好有关。
街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地面上就有一块“井盖”,没错,这真的是下水道的井盖,不过是用整块石板凿成的。汴京城的下水道闻名于后世,就连武植都听人说过,不过现在人们不叫下水道,叫沟渠。
说起汴京城的地下沟渠,那真是……太壮观了。
这也怪赵光义,当年死活不让他哥哥迁都,结果开封城这个地势平缓的破地方,战时无险可守不说,平时下雨只要一急,就会出现内涝。也正因如此,历代的建设者,都尽心竭力的为汴京城,营建地下排水设施。
有句话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后世一些城市表面工程做的很漂亮,一派现代发达都市的情景,可是一到暴雨的时候就‘露’馅了,到处都是积水内涝……
汴京城的排水系统比起后世一线城市也毫不逊‘色’,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汴京城地下数丈之处,已经形成了蜘蛛罗网一般的地下水道。这些水道的干道,普遍高达一丈,宽也有一丈,在一些枢纽处,甚至有高达两三丈,足球场大小的空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