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武大郎新传_千古力【完结】(451)

  如今在青州,最低调的人恐怕就是黄智了,自从武植回来后,青州上层圈子都在传言,武植这次回来第一个收拾的人就是黄智。

  他在酒坊上给武植使绊子,害武植家中三位娘子怀孕了,还要往汴京奔‘波’去打点,所以大家断定,武植这次一定把黄智往死里整!

  黄智似乎也清楚他的状况,所以武植回来后,黄智干脆就躲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他生意虽然惨淡,但是毕竟是卖盐的,他的富足生活倒是依旧,黄智也考虑好了,现在整个青州都知道武植即将对付他,那么这样武植就不敢玩黑招,只要他不出‘门’不给武植抓住什么把柄,他就没事。

  事情似乎和黄智预料的差不多,武植回来后,根本对他无从下手,只是监视他,并且找一帮地痞流氓每天堵着他‘门’口闹事而已,虽然头痛点,但是不算什么大麻烦,见武植对他无可奈何,黄智自然又是一阵得意……

  对于武植这样对付黄智,青州商人圈子里面赞叹武植仁慈的同时,也都暗暗替武植担心,黄智可不是小角‘色’,以后一旦让他喘气,反扑起来那可是很危险的,武大官人未免太‘妇’人之仁了,黄智三番五次找麻烦,大可不必对他客气。

  众人都为武植捏了一把汗,甚至有人去拜访武植的时候,都在暗示他狠狠教训黄智一下,让他长长记‘性’。

  对此,武植毫不在意,他闲暇时候的关注点都在青州学院上。

  青州学院的工地,武植还是每天下午空闲的时候去视察一番,宋代建筑多用木料,好木料不仅价格不菲,而且从南方运到青州又是一笔大开销,对此武植特意吩咐工头和监工,要他们多用石料,柱子不必用金丝楠木,完全可以用巨石柱嘛!

  青州周围山多,好石料多的是。

  事实上,木柱和石柱在建筑技术上来说,对这时的工匠来说都不算复杂,石柱甚至要更省时省力,在欧洲普遍采用的都是石柱。

  但是宋代建筑之所以采用木柱,主要是因为木柱……贵。

  贵,且美观,占地也小,用石柱的话,就要比木柱要粗好几倍才行。

  不过石柱粗也有好处,既然是建造学校,建筑当然要大气才行,粗,就是大气。

  武植经常来这里视察,只是表示重视而已,并不是担心工程质量问题,不得不说古代建筑材料和技术虽然比后世高科技机械化落后的多,但是质量,那甩了后世好几条街。

  除了古人朴实,具有匠人‘精’神外,古代对于建筑更是有着一套有效完善的建造法式,和监督体制。

  早在‘春’秋时,他们已编成了一部《考工记》,记载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的规范要求,叫“程式”,用于指导匠人实际‘操’作。然后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来管理,隋唐时期,在尚书省设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后世基本上如法炮制。

  各地方都有相应衙‘门’监管重要工程,武植这所官府有参与入股的青州学院自然有官府相关部‘门’帮着监管。

  这一日,久未‘露’面的慕容彦达终于来到了武植的府上。

  本来,武植回到青州,就算慕容彦达不来拜访他,他也应该去拜访下慕容彦达这个老大哥的。

  可是,从武植回青州后,这次慕容彦达到访,确实是武植和他第一次会面。

  之前武植倒是去府衙找过慕容彦达,可是听说慕容彦达最近被一桩奇案忙的焦头烂额,一概不见客,武植也就只好作罢。

  这次慕容彦达到访,武植心中也是高兴的很,别说,好久不见这个吃货大哥,武植倒‘挺’想念他。

  他既然主动来找武植,想必他的那桩奇案,已经破解了。

  武植也是回青州后听管家说起,这桩奇案,是一桩盗窃案。

  22036898

  ------------

  第269章 诡异的盗窃案

  “老弟,赶紧给哥哥倒一杯茶!”

  慕容彦达一进客厅,就火急火燎的对武植道,边说还用那小‘肥’手在脸前扇着。·

  武植轻笑一下,赶紧给他倒了一杯凉茶。

  “老哥,你这是怎么了,莫非那案子还没破?”武植将茶杯递给慕容彦达,不解问道。

  慕容彦达接过茶杯对着小嘴咕咚的灌了几口后,方才长长嘘了一口气。

  “别提那案子,若是破了,我也就不会这么着急上火了!”慕容彦达小眉‘毛’拧结着,看了看武植后,突然转笑了起来:“老弟啊!许久不见,你的气‘色’倒是更好了呀!回来也不去拜见拜见大哥,是不是忘了大哥我啦?”

  武植苦笑下,道:“老哥你这可错怪我了,我一回青州就去府衙去找你了,可下人说你正忙着审理案子,不见客呀!”

  “嘿嘿!前些天我倒是不在府衙。”慕容彦达一拍脑‘门’,“不过,不见谁也不能不见你呀,你是我兄弟,又不是客人?这不,我一听说你回来了,立刻放下手头的案子来看你了!”

  “哈哈!老哥对武植真是没得说,能结‘交’老哥您是武植的运气啊!”武植爽朗笑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