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百分之十二的股份,武植已经开始‘肉’疼了,这些以后能分多少钱啊!
武植本以为自己这样说众人一定会欢欣鼓舞,谁知下面却是一阵沉默。
“怎么?你们不愿购买银行股份?”武植奇怪问道。
“啊哈哈,对于银行的经营我们一窍不通,股份什么的就算了,我们存钱就好了……”
下面有人客气道,也引得无数人应声附和。
武植登时无言以对,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帮人根本就是对银行不信任,或者认为银行赚不了什么钱,所以他们不愿认购银行股份!
不怪武植哑口无言,见一个金矿扔在地上都没人捡,武植还能说什么?
“你们不买股份,我刘某人买!”刘安突然大声道,语气居然带着几分悲壮,“我的家产是武大官人帮我找回的,我愿意用所有现钱,买大官人银行的股份!”
见刘安一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模样,武植暗暗翻了翻白眼,刘安以为他那些钱买了武植的股份就是打水漂了,殊不知,他银库里面全部的钱财至少能买百分之五的股份,以后赚大发了!
不过对于刘安这番举动武植还是十分欣慰的,在断定武植银行会“赔钱”的情况下,他还能毅然拿出全部钱财买武植的高价股份,倒不枉武植替他找回财物。
武植突然想起朱武之前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刘安日后还会有一笔大的财运,原来应在武植这里。
“我也认购一点股份。”
王刚和武植素来‘交’好,武植又是他家媒人,是以他也象征‘性’的认购一点以示支持。
武植佩服的看了看王刚,老油条就是老油条,做任何事情都左右逢源,坏事沾不到他,好事也能落他身上。
“感谢二位的支持!”武植对刘安和王刚拱手,又转头对众人,“这个股份大家随意认购,不强求,我武植也不差这点钱……”
“这样,王会长还有刘会长认购完毕后,还有百分之六的股份,我既然拿出来了也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就记挂在商会账面上,以后大家觉得前景明朗了,也可以买。”顿了顿,武植继续道:“不过到时候,这个价格就不会这么低了。”
毕竟这些商人觉得银行不赚钱还说要把钱存银行,这已经算是对武植的支持了,毕竟人家创业赚钱也不易,谨慎点也理解。
是以,武植把股份留着,他们以后肯定争破头抢这点股份。
“大官人豁达!”
众人对于武植这番做法也‘交’口称赞,虽然他们不看好银行,可是万一银行赚钱了,武植这也是给他们留条财源。
至此,银行总算让商会里面的人接受了。至于官府那边,就算不是慕容彦达主政青州,武植也不担心,说白了武植的银行在官府眼里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当铺,只要不违法刊印纸币,官府想来暂时不会多管。
银票什么的都是老百姓实际的铜钱数额,就算在市面流通,官府也难以‘插’手。
而且,等朝廷意识到银行巨大的作用时候,他们肯定不会直接像对酒坊那样用行政手段干涉或者接管银行的,因为武植绝不会给朝廷这个机会的!
那时,不止武植会有保护银行的实力,银行本身也已经是一座庞然大物,无人敢轻易撼动。22205525
------------
第290章 经济命脉
银行发展壮大后,他的作用和意义远非盘活发展大宋经济那么简单。
现在这个时代,宋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中心,尽管军事实力不强,但绝对是最发达的国家。
说宋朝是世界最发达国家的特点之一,就是宋朝的货币,主要是各种铜钱,在当今世界上,地位和后世的美元只高不低。
只要是通贸易的地方,宋朝铜钱,全球通用!
武植记得前世在新闻上看过,非洲的索马里都出土过宋朝的铜钱。
更别提东亚以及南亚这个大中华圈子了,宋人张方平说过“钱本中国宝货,乃与四夷共用。”
先说北方的辽国,虽然对大宋虎视眈眈,但是辽国主要流通的钱币,就是宋朝的铜钱,苏轼的老弟苏辙在出使辽国时候就记录过“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使本朝铜钱。”
泱泱大辽,肯定是铸钱的,但是铸也没用,大家只认宋朝的钱币。
更别提日本朝鲜南洋了,在此时的日本,制作工艺精良的宋朝钱币已经完全取代了日本的原货币,以至于日本市面上急缺宋朝货币,人们不得不经常派大船满载日本土特产到大宋低价抛售,以换取大量铜钱回国内。
这也就导致了宋朝经常钱荒,有的地方甚至一夜之间全州全县都没有钱了……
各国争抢宋钱的也导致了宋朝铜钱在国外的购买力十分强大,武植曾经在商会听人说过,一贯的铜钱,在国外,能买到国内好几十贯都买不到的货物。
当初得知这些情况后,武植摇头叹息之余,开银行的决心又更坚决了许多。
摇头叹息一是因为钱荒严重阻碍了大宋的经济发展,因为铜的开采量有限,而且铸造起铜钱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就算没日没夜的造钱,可还是跟不上经济发展与铜钱外流造成的铜钱需求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