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聪明的书生将这个道理告诉排队百姓的时候,百姓们顿时对他嗤之以鼻了起来。
“武大官人是什么人?宋江是什么人?他们的银行会倒闭?会坑我们的钱?”
“就是就是!而且武大官人家赚钱的产业多着呢!就算银行亏了,也动不了他的根本。”
“我看你是嫉妒武大官人年轻有为吧!边玩去!”
………
书生只得落荒而逃,回家后急忙搜寻出几贯铜钱,也悻悻的排到了队伍最后面。
“切!”
………
看来百姓们也不傻啊!
他们如此踊跃,除了出于对利息的垂涎,更多的还是出于对武植和宋江人品名誉的信任!
银行的根本,就是信用度。
宋江这个银行大掌柜带着一帮小弟在银行忙的焦头烂额,而武植正惬意的在得意楼包厢里面与客人们喝酒吃肉吹牛逼。
现在大宋银行这点利息水平还不到后世银行利息的一半,可谓是极低了,只是百姓们从未见过这种商业模式,从未享受过这种没有任何风险钱生钱的快感,所以才会欣喜。
而银行借贷的利息却是存款利息的将近十倍!
这绝对是暴利了,武植这么黑心,放后世估计会被人民警察抓起来判决没收财产,进行劳动改造的!
其实也不是武植黑心,才五文利息而已,已经低于民间私人借贷的整体水平了,何况吃人不吐骨头的高利贷二十文利息都有人去借钱,更别提武植这个银行了。
当然这个借贷的利息没有公布,普通百姓也不关心这个,他们只关心银行别少了自己的钱和利息就行了,就像后世去银行存钱的老百姓一样,他们也根本不关心银行拿自己的存款又能赚多少钱云云。
所以,武植的银行压根不怕百姓们来存款吃利息,来的人越多,存款数额巨大武植才高兴呢!
就算暂时无人来银行借款,武植也不担心,他自己就是银行最大的客户,青州学院的建设,白酒的极速铺货,油坊和酒楼的继续扩张,未来银行也要在大宋遍地开花……这些产业的资金缺口非常大,青州百姓存这点钱还不一定够武植用呢!
当然,武植这些产业都是值得投巨资的暴利行业。
………
大宋银行目前对于百姓存款也不是来者不拒,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计算机,账目管理全靠人力,所以为了减少计算量避免混乱,目前银行只接受十贯以上的银钱储蓄。
而且,存款的数额也必须是整十数,比如你有二十五贯钱,银行只接受二十贯的存款数额,剩下五贯不受理,要么你不存,想存的话,就再凑五贯。
……一切都以方便快捷提高银行工作效率为准。
毕竟是古代,虽然不得不做出些限制,但是也不影响银行正常经营。
至于百姓的存款凭证,银行给出的称呼就是“银票”,这个名字自然是武植取的。
同样是出于方便快捷和简化银行工作量的考虑,大宋银行的存款凭证银票,没有户名限制,时间数额和利息就刊印在银票上,任何人只要持有真银票,便能来银行取钱。
当然,对于一些大户,银行还是有开户的手续的,大户来取数额巨大的款项的时候,银行还是会认真的考证一番真伪的,免得被别人冒领了去。
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保证客户财产安全嘛!
银票分为两种,一种是死期的,一种是活期的,规矩和后世一样,活期的可以随时去银行兑换银钱,不过大宋银行这个活期的银票却是没有利息的,只是帮你保管钱财而已。
死期的就是以年月为期限的存款,有利息,但如果没到时间就提前来取,就按照活期算,没有利息。
武植之所以定下这么个规矩,一来是宋朝市民百姓相对富裕,把些闲钱存死期也不耽误他们日常支出。这样银行就能固定住百姓的钱财,方便合理的规划和运用银行里面的资金。而且万一以后有什么大变动百姓蜂涌来取款,银行也不至于有太大的损失。
二来,活期银票上面只有数额没有利息,这样就方便了流通!
说到底,武植开银行最大的野心就是最后让大宋银行形成权威,并掌握印制纸币的权力!
就像后世各国的中央银行一样!
掌握印刷货币的权力,对于商人来说,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要美妙了!
到时候,武植这个大宋银行大老板,宋江这个大宋银行大掌柜,随便跺跺脚,整个大宋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堂,都会震动一番。
当然,想要让大宋银行发展到那种地步,武植和宋江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这条路上一定困难重重,甚至有很多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一切都要靠他们同心协力,共同闯出一条黄金大道!
而武植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无息银票。
用不了多久,银行的信用一旦被人们所信赖后,起码青州地界内,更轻便的活期的银票完全会被人们当作共同认可的货币用来交易!
这些银票都是百姓们存进银行的货真价实的钱币,官府对于银票的小范围流通也不好插手。
虽然银票数额都很大,最低也是十贯,只能用于大笔交易流通,很难在民间普及,但是这也为以后银行发行小面额银票打下了基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