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好乱……
见众人被震慑,副将一脸骄傲的说道:“我们少帅,名叫叶良辰,而他的表字,也叫良臣。前一个辰,是良辰美景的辰,后一个辰,是狄汉臣的臣。”
狄汉臣就是狄青的字,到了宋徽宗一朝,由于王安石变法后产生的两党之争已近尾声,蔡京一人之新党独大,所以一直被韩琦文彦博甚至司马光等人抹黑的狄青,其真正的功绩才正式被人们歌颂,狄青狄汉臣也从这个时候起,威名开始真正的名垂青史。
副将说完,叶良辰微微颔首,一直含而不露的神情第一次流出了几分倨傲之色。
“在下不才,狄汉臣元帅一直是我心中高山仰止般的存在,在下的表字居然和狄青元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实在也是机缘巧合。呵呵。”
这话说完,连在座的其他人都不禁汗颜了,什么机缘巧合,男子弱冠之年方取表字,叶良辰不过二十刚出头,这个表字分明就是你自己取的嘛……
“额…是啊是啊!一个汉臣,一个良臣,实在很巧合啊!但愿叶少帅能建立和狄青元帅一样的不世奇功!”
既然叶良辰有这种伟大而又光明的理想,纵然是有些一厢情愿了些,可是这种积极性还是要大力鼓励发扬的,起码这样鼓励,他就会认真对待这次战争,保不齐真的能打赢。
是以武植一番称赞之后,便带头起身对叶良辰举起了酒杯。
“来,我等敬叶少帅一杯!”
“不敢,不敢。”嘴上说着,叶良辰还是一手端酒杯,一手负在身后,挺直着身子与众人碰了碰酒杯。――据民间评书上描绘,一手端酒,一手负立,这是狄青元帅站立喝酒时习惯性的姿势。
------------
第404章 祖师娘
<
叶良辰在青州白吃白喝了两天,之后才意犹未尽的赶往了河北大名府。
他离开后,武植又收到暗组传来的消息——童贯依旧没有任何调兵的动作。
现在还不准备调兵,这下武植可以肯定童贯是不想争这次平乱的功劳了,或许他在汴京和王黼达成了什么交易,这才愿意白白把功劳让给王黼的外甥吧。
可是叶良辰真的能成功平乱吗?
或许别人会以为四万禁军平一些乱军没什么难的,可是但凡在军方混迹过的,都知道禁军的真实战斗力是什么水平,那种组织力和战斗力打一般的农民军都成问题,更是与几万原辽国的精锐骑兵作战?
想要胜,着实很难。
童贯肯定清楚这点,他更清楚想要彻底平乱非调西北军来不可。武松的青州大营虽然经过这么久的整改和磨炼,已经具备一支精锐部队的各种条件了,可他们只是青州一州勉强近万人的地方军队,又没有经历过什么战役,朝廷压根不会意到他们。
就算意到了,童贯也不会把这份功劳让给武松他们。
………
武植实在想不通也猜不透,便索性不想了,一股乱军而已,无论如何朝廷最后肯定会剿灭的。至于那些疑惑,武植尚未进入大宋顶级权力场,自然想不明白个中隐情……又或许,那位叶良辰真的有什么特殊的破敌手段呢!
无论如何,禁军到达河北,乱军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肆意祸害大宋百姓了。
————
河北前线那边,周围各州府报社都派了“驻战地记者”,都不用暗组出手,每天有各种重大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传到武植这里。
武植关的虽然密切,可这毕竟是军国大事,武松在其中又只是和诸多州府统领一样,干点后勤工作罢了,武植只能静静看着,根本没有一丝插手甚至建议的资格。
倒是混入卢俊义那边的青州隐军能听武植的指挥,可是有武松在前线,武植又不懂军事,所以也是无从插手。
河北前线暂时不管,武植在青州各种产业已经步入正轨,有宋江萧让吴用他们在,武植倒也空出不少时间,最近总算有个学院院长的样子,每日都会去学院参与下学院的管理,以及在青州学院美术分院的授课工作。
美术分院自然不止独授武植的“素描”之法,传统水墨国画也是有专门的老师教授的,琴棋书画古文人必学,所以美术分院的人气并不逊色与其他分院。武植所开设的“素描”课,也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报名学习。
由于武植颇有威望,再加上素描绘画的新颖,素描课一度成了青州学院里最火热的一门课。
这也让武植不由得紧张了起来,别看他平时出席各种典礼仪式的时候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甚至还能对着无数观众胡吹乱侃……可是第一次面对只有几百人的学子授课的时候,武植一上台居然手心冒汗心口咚咚直跳,险些出丑。
这也不奇怪,授课不比其它,是要拿出真才实学的,做不得假,而武植偏偏没学过素描,肚子里压根没什么真才实学。
好在虽然没吃过猪肉,武植却是见过猪跑的,按他的理解素描就是那么回事,拿铅笔照着东西画,把光线阴影啥的体现出来就好了。
这是基础方法,剩下的武植不行,可那么多学子里面一定有天赋异禀的,开了这个头,总有人能将这种画法发扬光大,说不定以后也能出现印象派或者抽象派大画家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