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众人噤若寒蝉,赵佶笑了笑,转而对蔡京问道:“蔡卿,你主意最多,不如你替武植拿个主意吧。”
事到如今,朱勉那帮人被堵的说不出话来,武植完胜,赵佶找蔡京出面,也是要他打个圆场。
蔡京想了下,不慌不忙道:“老臣认为,此事虽然不符礼法,但是事出也是偶然,冥冥之中自有上天注定,陛下不如就顺应天意,特许武植有三位诰命便可。”
听了蔡京的话,武植也不由的佩服起了这老狐狸圆滑的境界了,这种事情居然能被他扯到天上……但是这种事情往天上扯无疑是非常绝妙的,上天不会频繁的降下“巧合”,所以违背礼法这件事情只是特例,即顺应了皇帝的意思,又保全了礼法不会被破坏――以后大家还是一夫一妻制。
百官无言以对,龙椅上的赵佶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就按照蔡卿的意思,特许武植有三妻。”
“是上天的意思……”蔡京连忙道。
“哈哈,对对,上天的意思!”赵佶想了下,颇有成人之美的意思道:“按照持续就分为正房,东房,和西房吧,你家中四个孩子,都是嫡出子!”
“多谢陛下,臣惶恐!”
武植俯身拜了一大礼谢道。
这下,武植可就成了中国前后几千年历史上唯一一位得到官方承认的,拥有三位正妻的人了,比皇帝都牛,可谓风光无限。
身后朱勉等人看武植的眼神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有怨毒,有嫉妒,有不甘,有愤怒,还有失落………
此时武植心中也十分欢喜,三妻的名份对他来说意义绝对不止一份荣耀那么简单,有了三妻的名份,就意味着武植家中是没有“妾”这个低微的身份的,而有三妻,就有可能有“四妻”。
如果武植再娶平常女子的话,“四妻”他想都不要想,可关联到灵儿身上,那就有可能了,大宋公主绝对不能给人当妾,但是当正妻的话,就没人会说什么了。
所以,今天这朝会,对武植意义重大,让他从原来想娶到灵儿难比登天,现在难度大大降低了无数倍。
------------
第490章 商业税
蔡京既然已经开口了,后面就算是朱勉等人心中有千不甘万不愿,也不敢再继续纠缠这件事不放了。
“这点小事你们一个个倒积极的很,军国大事怎么没见你们如此上心?”
赵佶打了哈欠,对堂下百官揶揄了一句,懒散着道:“还有什么正事没有?没有的话快些散朝,朕回去补个回笼觉。”
下面百官相互看了看,他们中倒有人有些事情要启奏,只是都是些繁琐的政务,他们知道当今皇帝最是懒散,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比如关乎国策的,不然就算禀报了也没用。
皇帝只会撂下一句交给蔡相处理就完事,还不如退朝后直接找蔡京呢。
当下无事,百官正欲唱诺告退,谁知这时却走出一人,不紧不慢的叫住了欲离开座位的皇帝。
“陛下,臣有一事。”
“哦?”
皇帝赵佶本来睡意朦胧的要离开,可见到堂下之人出列言事后,他非但没有一丝不耐烦,反而一脸兴致的回坐到了龙椅上,对堂下之人和颜悦色的询问了起来。
“朱卿难得启事,不妨说来听听!”
堂下出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勉,他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看起来倒像极了有教养有涵养的良人贵公子。
只是一直在下面注意朱勉的武植知道,在朱勉换上这副良人表情之前,他一直都是极为阴毒的对武植这边冷笑不已的。
想来,朱勉应该还有对付武植的后手。
不过见到赵佶对朱勉这副宠信的表情,武植心中生出了些许危机感,看来朱勉和赵佶私下里的交情丝毫不亚于自己,甚至还要高过自己啊!
…………
“臣蒙陛下信任,负责花石纲一项走遍大江南北,发现民间精巧古奇之花石多藏于富商大贾之家,而商贾之家皆富于寻常人家数倍,这种现象在江南山东等地最为普遍。”
朱勉顿了下,皇帝和百官都静静的听着,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承蒙陛下英明,如今民间商业繁荣,靠经商的大富之家多如牛毛,百姓们大多弃田不种,跑去经商了………农业为立国之本,所以臣建议加重对商业的赋税,也好充实国库。”说着,朱勉掏出一本奏折,呈道:“这是臣的奏本。”
朱勉说完,武植最先变了变脸色,现在大宋境内虽然各地都有很多经营着很多产业的富商大贾,但是自从武植的大宋银行建立发展起来后,这大宋朝最大最富有的商人无疑就是武植了。
当然,再加上武植麾下的山东商会群体的话,就足以占据大宋商业半壁江山了。
一旦加重商业赋税,每增加一个点,光武植自己一家每年就要向朝廷多缴纳近千万贯的税收,如果结合整个山东商会,那多缴纳的税,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而朝廷既然要加赋税,还是朱勉提出来的,那增加的税率就肯定不止一个点那么少,想到这里武植隐隐担心了起来,万一朱勉心黑提出了奇高的商业税率,那么一瞬间就能把武植辛苦推动起的商业繁荣景象彻底泯灭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