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少爷……”
小环一愣,看了看孟喾的背影,嘴里喃喃自语。
………
房谋杜断么?杜如晦已经早逝了,房玄龄也已经五十多岁了,按照《唐史》的记载,再过十几年,他也要走了,死于政务么?
孟喾怅然,房遗爱是他结拜大哥,卢氏是他干娘,按理说房玄龄就是他义父,不论是从崇拜程度,关系程度去看,还是出于不忍,孟喾都不想这大唐名宰死于政务,不想他居庙堂之高,忧其民,而忘了自己。
所以上次他假借“大家小家”之说想要让房玄龄辞官,其实他心里是很崇拜房玄龄的,不仅仅是他在政事上有所建树,还因为他大公无私,清廉正法。
他十八岁中得进士,深知百姓疾苦,厌恶隋朝的暴政,所以拒绝入朝为官,后来李氏称帝,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成为李二陛下的幕僚,之后设计玄武门之变,帮助这位明君上位。
他看清楚隋朝灭亡的原因,关心百姓疾苦,提议李二陛下广开言路,体恤民情,倡导节俭,李二陛下都采纳了。
而他从未要过一点赏赐,就连家中几百亩良田也是李二陛下强加给他的。
他忠心耿耿,直到死也是死在政务之上,朝廷哽咽。
贞观二十三年,李二陛下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早已病入膏肓,李二陛下下诏令他在总留台调养。
后来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勉强下轿,李二对他流泪,他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
后来李二陛下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李二陛下就高兴得笑出来;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会怅然落泪。
后房玄龄病情加重,李二陛下多次派宦官问候,又亲自光临,与房玄龄握手道别,悲不能忍,就连太子也去跟他诀别。
不久房玄龄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
走到书房门前,孟喾整理衣冠,满脸怅然的敲门,道:“房相在否?孟子然求见!”
久久里面传来一句。
“进来!”
孟喾很是小心的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入眼的是一个长者正在练习书法。
他顿了顿,笑着走过去,看清楚了房玄龄这下得几个大字。
木秀于林!
他愣住了,惊讶的一笑,道:“不必如此,房相,在下不入朝政,不需要隐忍!”
房玄龄不语,继续写着。
孟喾一愣,深深的看着“木秀于林”这几个字,随后背脊一凉,道:“房相放心,无论何时,我都是大唐的一份子,生是大唐之人,死是大唐的魂!”
房玄龄摇头,还是不语。
孟喾一愣,皱眉问道:“都不是么?”
“难道是……”
他突然想起了《唐史》上记载的事情,整颗心都扑通扑通的跳起来了,震惊无比。
“我答应你!”
………
房玄龄突然一愣,看着孟喾笑了笑道:“子然,义父谢过你了,日后的事情就要靠你了,虽然你看上无心朝政,但是我相信你是相才,定然会在大唐需要你的时候站出来,我老了,再过两年,我就辞官回来陪陪遗爱和夫人……”
他以义父自称,既然对孟喾的认可,也是对孟喾的感谢,他那天听了孟喾的话,心中有感,决定辞官了,只是现在大唐还需要他,李二陛下也还需要他,他不得不再过两年辞官。
“房相,我孟喾说过,我虽为一介匹夫,但是大唐如果需要我,我自当有责!”
孟喾很是严肃,眼神澄澈无比,与房玄龄四目相对。
………
久久,两人才哈哈大笑,对视一眼。
“对了,房相,我有个礼物给你!”
孟喾一笑,拿出一个盒子,双手奉上。
礼物?什么东西?
房玄龄好奇的打开了盒子,惊异的看着那盒子里的小物件。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坐谈
盒子里躺着一副奇特的器具,透明凸出,像极了水晶磨成的镜片,但是材质又有些不像,它摸着有些粗糙,不像水晶磨成。
“这是玳瑁?”
房玄龄惊异,拿起那器具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它的作用,于是疑惑的看着孟喾,道:“这器具外薄中凸,竟然能将物件放大,不知有何用?”
孟喾一笑,娓娓道来:“听闻房相有眼疾,看不清字迹微小的典籍,于是小子用水晶和玳瑁给房相做了一个叫做‘老花眼镜’的器具,希望可以帮到您!”
房玄龄一愣,拿起那“老花眼镜”老向那些典籍,很是高兴,道:“子然有心了,对了你今日来恐怕不是为了给我这眼镜吧?一定是为了那报纸的事情对不对?”
孟喾一笑,很是尴尬的点点头。
“既然如此,你跟我来后院吧!”
房玄龄将眼镜装好,随后踱步去了后院,而孟喾则是跟在他身后,一路无话。
………
房家的后院不大不小,里面都是一些花花草草,还有一颗紫竹在那里屹立着,非常好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