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做塞王_梁公卓如【完结】(136)

  朱楧极目远望,指着前方一望无际的原野,十分自豪的说道:“诸位爱卿,你们看本王的江山是否辽阔?”

  这是领导白给的拍马屁的机会,肃国的大老爷们立即纷纷点头哈腰的附和道:“我肃国广褒千里,水草丰美,真乃举世罕见的辽阔沃土啊。”

  朱楧听着他们的奉承,心中也十分开怀,突然之间,他又换了一副十分忧愁的面容叹道:“可惜啊,我肃国虽然辽阔,但是三面临敌,北虏、西藩、南戎,每个部落都对我们虎视眈眈,尤其是我肃国粮食大丰收之后,谁都想来打一次秋风,前些日子哈密诸贼联兵进犯不就是例子吗?”

  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发展战略(二)

  所谓君忧臣辱,君辱臣死,这句话虽然也只是这么说说,土木堡之变后,君王受了那么大的侮辱,也没见那个大臣去死,但老板犯了难,手下的人自然要赶紧想办法解决,这可是个表现的机会啊,不能让其他人给抢去了。

  兵曹判书管子玉首先战出班来,作了一揖,恭敬地说道:“启禀殿下,臣近日也在思考我肃国的生存发展问题,刚有了些眉目,本来打算明天上朝的时候再向殿下上奏的,但殿下既然现在问起来了,那臣就在这野外空旷之地说了,还望殿下恕臣无礼之罪。”

  管子玉今年四十出头,关中人,生活过的很不如意,虽然饱读诗书,见识不凡,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太扎刺,不入考官的法眼,因此混到四十多岁也只是个秀才功名,别人劝他写文章时圆滑一点,多少拍一些马屁,可是他却依然故我,渐渐地人们也就不再劝他,反而背后笑话他是个傻子。

  后来赶上肃王招贤,管子玉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巨大的机会,因此就辞别父母妻儿,和几个不得志的人一起结伴前往肃国,希望能凭借着自己一身的学问混出一个名堂来,打那些嘲笑他的人的脸。

  管子玉的策论写的很好,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一下子吸引了朱楧,朱楧由此断定他不是那些只会写几句文章诗词的小儒,更不是那些只会哗众取宠的油滑之辈,而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朱楧是个很有魄力的人,但凡是他认为有才能的人,他都会破格使用,反正整个肃国都是他的,也不用走什么法定程序。

  朱楧当即将管子玉点为第一,并任命他做自己的兵曹判书,朱楧敢把一个从未当过官的人提拔到如此高位,除了看重他的才学之外,还看中他的年龄,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饱经人世坎坷的管子玉肯定也不会犯中二,做出什么幼稚的事情。朱楧将兵曹交给这样一个人,是很放心的。

  管子玉听到宣旨太监宣读朱楧的任命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本来想着能弄个县令干干就不错了,没想到一下子位极人臣,做了二品大员兵曹判书。

  人生似乎总是不会缺少惊喜,管子玉当时那叫一个激动啊,抱着宣旨太监的大腿就哇哇的哭,一把鼻泣一把泪的哭,真可谓是长使英雄泪满襟,不对,应该是湿的全是太监的衣襟,搞得那个宣旨太监十分无语。

  朱楧对人才都是很重视的,不遗余力的拉拢他们,不仅赏赐了管子玉一座大宅子,还派人将他的家人全都接了过来,好让管子玉可以安心工作。

  管子玉自上任之后,为报答朱楧的知遇之恩,一直都在兢兢业业的工作,去的往往比开门的人还早,走的往往比扫地的人还晚,搞得兵曹的人压力非常大。但饶是如此,许多人仍对他不服气,尤其是肃王府里的老人,他们跟着肃王惨淡经营,升藩为国,到头来却被这个新来的给骑到了头上,这让他们每个人心里都不舒服。

  出于人心的阴暗面,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挤兑管子玉,有些话甚至也传到了管子玉的耳朵里,但他自负其能,懒得和这些人做口舌之争,再加上他毕竟是新来的根基不稳,不敢冒然得罪人,于是就装作不知道,更加兢兢业业的工作,想用实际成绩来堵住那些人的嘴。

  肃国三面临敌,生存环境恶劣,身为兵曹判书的管子玉对国家安全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上任以来一直在调查各方面的资料,思考肃国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些天好不容易有了些眉目,想等着晚上的时候梳理出来,第二天再上奏给大王,没想到大王今天突然问起来了,他这个兵曹判书如果答不上来,那就又给了那些攻击他的人口实。于是乎,管子玉当先站了出来,陈述自己的方略。

  朱楧本来就很欣赏管子玉,知道他是个老成持重的人,若不是胸中已有定案,是断断不会当众站出来的,他很乐意看到管子玉大放异彩,那不正好说明了他这个王爷有识人之明吗,笑道:“管判书不必多礼,你我君臣今日就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坐而论道,请管判书畅所欲言。”

  管子玉得到了朱楧的鼓励更加兴奋,作了一揖后,直起身来,昂首挺胸,中气十足地说道:“臣遵旨!臣以为,我肃国三面临敌,不论是西面、北面还是南面之敌皆有虎狼之心,无时不刻不想吞并我肃国自肥。因此,我肃国必须是以武立国,不断地开疆拓土,用武力来争取生存的空间。”

  这番话说到朱楧心坎儿里去了,虽然他贵为王爷,但肃国这险恶的周边环境每天都像一把利剑悬在他的头上一样,压得他透不过气来,朱楧微微地点了点头,重重地舒了一口气,道:“兵曹判书所言不错,我肃国的国策就是要以肃国的剑为肃国的犁争取土地,让肃国的武士为肃国的百姓争取生存的空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