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虽然在河北道行台的官位列于张威之下,但他却兼着晋王府长史,实则是杨坚配给杨广的头号参谋和顾问,因此,一听王韶借咳嗽声来提醒自己,杨广当即便呆了一呆。
总算是他反应还算敏捷,旋即便想到了头一次召集行台众僚属会议,至关紧要的一点就是需明确事权归属。于是,装做是口干,转身端起一碗茶水,抿了一口,马上更改话题,向众人说道:“本王虽为行台尚书令,然行台一应大小政务,须由张、王两位仆射分掌,父皇先前已册任卫王为行军元帅,统摄对突厥作战事宜,今后行台凡涉及兵事,须向卫王禀明,尔后方可施行之。以上事权划分,各位须时刻牢记,切莫临事问错了人,回错了话,那样的话,本王可不答应。”
他这番话前面大半多出自杨坚三天前训诫他的原话,而后面两句则是仿效方才张威说话的语气,想在众人面前立一立威,不料话一说出来,才自觉恁过直白了些,于是忍不住朝王韶脸上瞄了一眼。
王韶脸上看不出有任何表情,等了一会儿,见杨广再无别的话可说,遂向众人宣布道:“晋王殿下已向列位申明了行台各项事权的划分,列位但依令行事即可。列位如无事要回,今日会议就到此为止,列位可以各自回府安顿好家小,三日后辰时准时离京赶赴并州。”
待众人散去后,李彻抱拳向杨广回禀道:“末将职在总领王府军事,一应军中事务,尚需先行和卫王协商议定后,才好做出安排。请殿下允准,末将随同行台两位仆射于三日后先行赶赴并州。骠骑营可暂由段达将军统领,护送殿下出镇。”
李彻的身位、官位并不低于张威、王韶两人,况且杨坚和独孤伽罗都曾明确告诉过杨广,他离开长安后的一切举止行为,须得听从李彻的安排,不得私自行事。此刻听李彻竟然向自己提出,要先行赶赴并州,杨广自然乐得借此机会摆脱他的约束,立马就点头允准了。
第221章 至少两个月?
李彻要先行随同张威、王韶等一班台僚前往并州,虽然令杨广私心里有种类似小孩儿摆脱大人监管的窃喜,然而接下来新任河北道行台刑部、度支二尚书,兼晋王府主薄的张衡的一番话,又使杨广颇感左右为难。
张衡字建平,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观其相貌并无出奇之处,却在今日的大朝会上被杨坚委以重任,身兼行台刑部、度支两个部的尚书以及晋王府主薄三个重要官职,依杨广私下猜料,此人多半有他人所不及的长处。
杨广刚刚点头答应了李彻先行前往并州的请求,张衡就站起身,冲杨广一拱手,慢条斯理地说道:“殿下,在下尚有一事,需要得到您的允准。”
“张尚书有话请讲。”杨广十分客气地向张衡颔首示意道。
“在下欲请殿下允准,将王府之中皇上所赐‘开皇五铢’铸钱炉交与在下,带往并州,开炉铸钱,以供台省之用。”
“这个么。”杨广没想到张衡会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请求,下意识地盯了他一眼,低头沉吟不语。
要知道,父皇杨坚前不久赏赐下的这座“开皇五铢”铸钱炉乃是供晋王府日常所需之用,尔今,身为行台度支尚书的张衡却要把它带到并州,充做台省之用,杨广一时间还真有些舍不得。
行台刑部、度支二部曹依两位行台仆射分工,统归右仆射王韶该管,此时见杨广低头不语,王韶忙替张衡解释道:“今日朝会前,陛下召集在下等几位新任行台官员会议,特意叮嘱张衡要将前此赐予殿下之铸钱炉带往并州,开炉铸钱,以备不时之需的,还请殿下允准。”
既然出于父皇的旨意,杨广心中纵有一百个不乐意,也只能勉为其难地点头答应了。只是他仍不明白,偌大的一座河北道行台,下辖有多达二十个州的管地,为何还要指着自己府中的这座铸钱炉筹措钱粮。
“张尚书,你到并州上任后,不打算把行台治下诸州府的帐薄钱粮集中到你的度支衙门,集中掌管、调拔吗?”
张衡虽然今日才被册任为河北道行台度支尚书,可显然事先对新划归河北道行台治下的各州郡的财政状况有所了解,听得杨广此问,并不感到意外,当即拱手答道:“殿下有所不知,像行台治下幽、并、冀、代诸州,虽号称大州,府库殷实,然一则多为前齐旧地,境内多流通前齐旧钱,‘开皇五铢’虽已颁行天下,但在这些州郡境内却不得流通,皇上命在下将前赐殿下之‘开皇五铢’携带到并州,开炉铸造新钱,实有统一钱货之意;二则现朝廷南北交战,短期内难以调兵北上,需在北境就地征招大量的兵员,极费钱帛,有此一炉在,募军之费便可确保无虞。”
话说至此,张衡似乎看穿了杨广心底里的那份不舍,淡淡一笑,接着解说道:“不过,殿下请放心,皇上任在下为晋王府主薄,也有令在下执掌王府钱粮之用意,今后王府一应所需,便由在下一并打理,断不会顾此失彼,短了王府的日常用度的。”
眼瞅着张衡年纪不大,貌不惊人,却俨然已是父皇钦定的,自己公、私两面的大管家了,杨广暗自嗟叹之余,不由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了。
“殿下,在下等三日后即将离京赴藩,不知您还有什么要交待的没有?”左仆射张威眼见得张衡提出的携带晋王府铸钱炉前往并州的请求令杨广颇感不快,忙趁机向杨广提出告辞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