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听了来护儿这话,回头又望了望空旷的江面,心里对来护儿的话并不尽信。
来护儿趁机手划口说,向杨广详细解说起自安州至广陵一带水路上的形势来了。
乘船走了将近一天一夜,总算是顺利进入了广陵地界的江面,高颖得到王韶派人送来的军报,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指派吴州行军总管贺若弼亲自率领广陵水军在山阳渎口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杨广一行进广陵城。
商船行至山阳渎口,杨广有两种选择:一是弃船登陆,骑马进广陵城;二是改坐吃水浅的小船顺山阳渎进城。
前两年,杨广就听说父皇杨坚为准备兴兵伐陈,确保伐陈所需军资粮晌能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敌,命人在广陵附近开凿修建了一条人工运河,用山阳渎将大江与淮河连接了起来。
今日眼见着船已进入广陵地界,杨广听说前面就是才修建成不久的山阳渎,不由得一时兴起,吩咐来护儿为他准备下一叶轻舟,他要改乘小船顺着山阳渎进入江左名都广陵城。
来护儿也因到了隋军管控的地界,以为不至再出什么意外,遂命前来接应的广陵水军备下了一条快船,自己亲自陪同杨广改坐快船进入山阳渎水面,一边观赏着广陵近郊的景色,一边向城中驶去。
就在杨广、来护儿乘坐的快船顺着山阳渎行驶了近十里路程,前方广陵城高大的城门已进入视线之时,护从在杨广身后的鲜于罗不经意间一低头,突然发现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扯起嗓子高声叫道:“王爷小心,咱们的船进水了!”
杨广和来护儿闻声低头看去,果然见脚下的甲板上有两三个地方在咕嘟咕嘟冒着水,涌进船里的江水已开始向四周蔓延开来。
“船下水里有人!快划船靠岸,保护王爷上岸!”来护儿挺身护住杨广,向船上的军士大声命令道。
所幸山阳渎水面并不甚宽,鲜于罗发现船里进水又很及时,在来护儿、刘方、鲜于罗等人的严加防范下,四名划船的军士奋力划动双桨,终于抢在快船因进水过多沉没之前,将船划到了岸边。
来护儿命令刘方、鲜于罗保护着杨广上了岸,自己则率领着几名军士扑通一声跳入了水中,潜入水底去追捕方才藏在水底凿沉快船之人。
杨广在刘方等人的护从下,毫发无损地登上了河岸,坚持要在岸边等候来护儿捉拿水贼归来。刘方拗不过杨广,只得命军士将山阳渎中出现水贼凿沉杨广所坐快船的消息迅速禀报给了贺若弼。
贺若弼没想到杨广会继续走水路进入广陵城,带着麾下一帮偏裨将佐在广陵城南的雷公塘候了多时,准备迎接杨广骑马入城,突然听说山阳渎中出现了水贼,且将杨广所坐快船凿沉,震惊之下犹能保持头脑冷静,急命当地水军封锁山阳渎的入江口,务必将行刺杨广的水贼拦在山阳渎内,瓮中捉鳖,再多派军士下水捉人。他本人则骑快马赶来见杨广请罪。
第694章 淮左名都
广陵,其实自开隋以来就改称为扬州了,只不过时人依照汉时的称谓,在不很正式的场合仍称其为广陵。
在开隋前的近三百年南北分治的历史进程中,广陵城曾先后两次在南北朝相互征伐,意图实现华夏统一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次是在永嘉之乱后不久,西晋皇朝播迁至江南,大司马恒温率军北伐,曾折戟于大江北岸的广陵城下;
第二次则是著名的淝水大战前夕,谢安、谢玄叔侄两镇广陵,以少胜多,打败了前秦符坚的百万大军,使华夏正统得以在江左延续,后来才有了宋、齐、梁、陈四个汉人建立的朝代。
吴州总管贺若绑弼之所以会选择在陆路进入广陵城的雷公塘等候迎接杨广,实则因为高颖先行赶赴广陵,为杨广选定的兵马大元帅府就位于谢安镇守广陵时修建的新城内。
可是,贺若弼却没想到,杨广在山阳渎口外就已交待来护儿为他备下了一只快船,直接从大船下来上了小船,顺着山阳渎进入了广陵旧城。
及至他听到山阳渎内有水贼出没,差点儿凿沉了杨广乘坐的快船时,急忙带人从雷公塘赶往山阳渎来向杨广赔罪,并请杨广随他到广陵新城内的帅府去见高颖。
幸亏贺若弼及时命人封锁了山阳渎的入江口,才使得来护儿带领手下的水军在山阳渎的入江口附近活捉了一名还未来得及逃走的水贼,马不停蹄地赶来向杨广报信。
杨广虽半道受到水贼袭击,但一则鲜于罗发现船中进水及时,二则来护儿临阵指挥有方,未等潜伏在水底的几名水贼现身向杨广等人发动攻击,就被来护儿率领水军扑入水中追赶着四散逃跑了,所以他执意游览广陵这座淮左名都的兴致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
听到来护儿回报,称活捉了一名水贼,杨广遂吩咐贺若弼和来护儿等人将此人押至帅府,审清问明其身份、来历、受何人指派前来行刺自己等情况,而他本人仍打算从广陵城南门进城,先在旧城各处游览一回,再赶赴帅府听取贺若弼和来护儿的审讯结果,与高颖见面。
贺若弼四十多岁的年纪,中等强壮的身材,与人说话永远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态,令人一见而生敬畏之心。
他与杨广虽相互闻名已久,但今日尚是头次相见,没想到这位堂堂的晋王殿下看起来像是个毛头小伙,言谈举止间却颇有几分大将风度:全然不理会自己方才在山阳渎遇刺,仍有兴致游览广陵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