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听着张衡的分析,眼睛亮了起来。
恰在这时,在殿口值守的鲜于罗进殿来报说,皇后派了一名宦者来请杨广到正阳宫相见。
杨广起身离开正殿前交待张衡:“我已请求父皇将裴蕴调入幕府,关于对心意进行甄别一事,日后就由你多与他商议着办吧。最好是能尽快查出她确系真心向朝廷投诚,这样就可以全力以赴地查找高连升的下落了。”
待杨广跟随宦者来到正阳宫见了母后,方知独孤伽罗派人传唤他入宫,也是为了心意的事。
“阿纵,娘也不瞒你。前些日子,娘曾派人查探得知,在长安东城明泽坊中有一所空着的宅院,表面上在宗玄署领有开设尼寺的执照,实际上却是有人特为你父皇准备的。”独孤伽罗思来想去,觉得只有杨广能在这件事上帮自己的忙,顾不得避讳,不点名地将杨素为杨坚拉皮条、安置外室的事情告诉了杨广。
杨广在这件事情上对父亲杨坚还是颇有几分同情的,认为母亲平日里对父亲约束过严,才导致了这样的事发生,同时,他也觉得有些奇怪:父亲不是才纳了陈叔宝的妹妹陈未央为妃吗,怎么仍色心未泯,要到宫外去找女人呢?
“娘的意思是想趁着你父皇还未到过那所宅院,能否劝说住在你府中的心意师太安置在那里,这样,也便于心意有个清静的地方继续修行,你说呢?”
原来母后是防患于未然,父皇也还没有做得太过啊!杨广听了独孤伽罗,恍然领悟道。
“启禀母后,心意师太今日也向儿臣提出,想请儿臣求母后将她移至一所清静的尼寺修行,不愿再回万善尼寺去了。如此一来,岂不正好,可将她安置在明泽坊那所宅院里?母后勿忧,这件事尽可着落在儿臣身上。”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啊。”独孤伽罗长舒了一口气,转而劝抚杨广道,“这些日子,娘对你在朝中的处境也有所耳闻,曾私下里建议你父皇免去你的太尉一职,省得把你架在火上去烤。可是,你父皇这样做,自有他的打算,娘也不便干预得太多。还是先前娘叮嘱你的那句话,只要你自已安守本分,不行妄想,日久天长,旁人终会明白你的。”
杨广从母亲的话中听出她仍支持大哥杨勇做太子的意思,不知怎地,反觉心里安稳了许多,正欲开口托母后向父皇进言,择机派自己出镇外藩,却见何柱儿走进殿来,躬身向独孤伽罗禀报道:“禀娘娘,现有汉王派回京的护从李靖在宫门外求见。”
“谅儿派人回长安来了?快,快传他进来。”独孤伽罗听说是小儿子汉王杨谅派的人在宫门外求见,一点没有迟疑,脱口吩咐何柱儿道。
陪坐在旁的杨广因听说在宫门外等候求见母后的是李靖李药师,心念一闪,也想见见这位多日不见的后世军神,遂坐着没动。
“小臣李靖,奉汉王之命,回京入宫向娘娘请安,并呈上汉王进献给娘娘的寿礼。”
当李靖跟随何柱儿走进殿来,向独孤伽罗跪倒行礼,说明来意时,杨广在旁上下打量他两眼,发觉同几年前相比,李靖长高了不少,身体也壮实了许多,俨然已是一位英俊的青年将领了,遂趁母后接过他呈上的礼单,注目观瞧之机,向他问道:“李靖,阿谅此次派你回朝,不会只是向母后呈献寿礼而来的吧?”
李靖听得杨广的问话,略一迟疑,还是据实答道:“王爷明鉴。汉王派末将返回长安,原是护送杨仆射的灵柩而来向朝廷报丧的。”
独孤伽罗和杨广听了李靖这话,俱都大吃一惊,杨广忙追问道:“杨仆射是何时没的?”
第721章 白得军神一枚
经杨广追问,李靖遂向独孤伽罗和杨广详细禀报了杨尚希在边外病故的前后经过。
原来,开皇六年间杨坚择定杨尚希辅佐幼子杨谅出镇并州时,曾单独向他交待过,命他实掌河北道行台一切军政大权,同时肩负教导杨谅习学政务、军务之责,相较开皇元年对王韶的托付又进了一步。
杨尚希自受命以来,可谓是鞠躬尽瘁,为辅佐杨谅稳定北境局势耗尽了心血,终因年事已高,体力不济,在两个月前一次率人巡边的途中染上风寒重症,终于不治而亡。
杨尚希一死,东突厥立马便有了异动。都蓝可汗雍虞闾亲到并州吊唁杨尚希时,向杨谅提出,索要契丹部落射杀其父摄图的凶手,言下之意是杨谅如不能命令契丹部落交出射杀其父的凶手,他就将发兵入侵契丹。
杨谅出于谨慎,未当场给都蓝答复,事后召集河北道行台文武僚属商议对策时,众僚属意见又产生了分歧,使得年仅十五岁的杨谅一时不知该如何答复都蓝好了。
且在次日都蓝离开并州,返回紫河镇之前,他又向杨谅提出了一个请求,以大可汗牙帐安扎于紫河镇不利于实现其父摄图生前遗愿——恢复东西突厥统一为由,请杨谅准许他将大可汗牙帐移回都斤山汗庭。
都蓝趁杨尚希病故之际,屡屡向杨谅提出非份要求,激怒了以太平公史万岁为首的一班武将,他们皆主张杨谅仿效当年杨广出镇并州时应对沙钵略欲将其牙帐北迁时的强硬作法,调集重兵至雁门关外的白道州,威令都蓝不得轻举妄动。
然而,都蓝继位成为东突厥的大可汗以来,东突厥的军力已远非沙钵略当政后期可比,他手下的突厥铁骑就多达二十万之众,仅凭调集几万隋军到白道州驻扎是难以阻止都蓝将大可汗牙帐强行回迁至都斤山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