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政府军的镇压是非常残酷与血腥的,先是将所有叛乱部族的人分割开来,分成了几的啊部分分别看押,然后从这些人中找出参加了叛乱的人员,施以严酷的惩罚,很多人都因此掉了脑袋。在部族叛乱中,很多政府军士兵的亲人或者朋友都受到了伤害,甚至是死于叛乱,所以尼日利亚政府军对这些叛变的少数部族成员一点都不客气,而且还借用这个机会报私仇。这就酿成了滥杀无辜,大量的无辜人员被残酷的屠杀了,这更加激起了这些叛乱的少数部族成员的反叛之心。一些本来没有参加叛乱的人员也被杀害,让那些安分守己的人发现,如果不反抗的话,那么自己极有可能被杀害,与其两边都是死,那还不如反抗而死,就算死也能拉人垫背。之下,全国性质的叛乱爆发了,谁也阻止不了,那些以前没叛乱的部族看到这些少数部族的遭遇后,也纷纷参加了叛乱行动。整个尼日利亚已经陷入了残酷的血腥与暴力之中。
到欧洲正式开始进行地面敢于之前,至少有超过两百万的尼日利亚少数部族平民死与屠杀,另外还有超过五十万的三大部族平民死于少数部族的报复屠杀之中。整个尼日利亚已经陷入了血与火的海洋。
2030年8月15日,欧洲的地面行动开始了。欧洲宣布,由于尼日利亚的种族仇杀事件已经失去了控制,本着人道注意精神,以及国际反恐怖斗争的精神,地面部队开始进入尼日利亚,进行大规模的地面做战,主要目的是保护那些正在受到尼日利亚军队杀害的少数部族成员。
欧洲的这个借口与理由可以说是找得冠冕堂皇,相当的有道理,而且给人留下了一个和平保卫者,民主护卫者,人道捍卫者的形象。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却完全是欧洲自己主持与策划,自编自演的一出闹剧。尼日利亚本来就是个比较繁荣,比较发达的国家,而且内部的部族矛盾并不突出,以前尼日利亚政府也实行了很多照顾少数部族的政策,让所有的尼日利亚人都能和平相处。正是因为尼日利亚的存在,以及尼日利亚在非洲的作风,妨碍与危害了欧洲的利益,所以欧洲才会找尼日利亚下手。这样才挑起了尼日利亚的内部矛盾。最终造成了尼日利亚部族大仇杀。这次尼日利亚部族大仇杀的直接原因,部族叛乱,也正是欧洲在背后一手策划的,不管是从根本原因,还是从直接原因上来说,欧洲都才是罪魁祸首,偶是欧洲扩张的野心在作祟。但是这一切都被掩埋在了欧洲虚伪的假象背后。从这也能看出,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地区性大国,也完全无能力抵抗任何一个列强的扩张行动,如果妨碍了列强的扩张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绝对是残酷的战争,而且是由列强一手策划起来的内部混乱瓦解了自己最后的防线,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
欧洲的地面部队是从尼日利亚北部进入的,这个方向可以说是尼日利亚防御比较薄弱的地方,而且该地区的草原地形对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很有好处。所以欧洲选择了这个方向并没什么好奇怪的。
在空军的支援下,欧洲地面部队第一次开出国门的战斗几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面对只有轻武器的尼日利亚军队(最多有几门炮弹还不够用的轻型迫击炮。),欧洲陆军的装甲铁流几乎没受到什么抵抗,即使有轻微的抵抗,也被早先到达的空军给消灭的干干净净了。这次战斗用一些欧洲军队的士兵的话来说,比旅行还轻松。
尼日利亚军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根本就没能力与欧洲军队进行正面战争,这样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伤亡。所以纷纷撤出了草原,一部分留到了城市当中,任务是保护这些城市中的三大部族平民,更多的是撤到了中部地区的山地,以及南部地区的丛林中。在他们看来,只有在城市与丛林中,他们才有与欧洲部队战斗的本钱与能力,这也确实是事实。
欧洲军队并没进攻被尼日利亚军队控制的城市,只占领了一些重要的战略据点与交通枢纽。通过控制这些地方,达到控制整个尼日利亚北部地区的目的。这次,欧洲人也学会了中国在印尼的战争方法,并不直接担任打击尼日利亚军队的主力,而是通过培养与武装尼日利亚反政府武装来进行战争,欧洲军队只担任后勤支援,军事教导,以及火力支援的任务。这就大大的减轻了欧洲地面部队的行动强度。
欧洲人在稳住了自己的阵脚后,并没急于南下进攻尼日利亚的中部地区,而是开始培养起了地方少数部族的武装。将大量的武器分发到了这些对统治尼日利亚的三大部族充满了仇恨的少数部族平民手中,而欧洲的教官也开始向他们教授战斗的方法,武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当然,中国也秘密的派出了自己的军事教官团,协助欧洲来完成这个任务,因为欧洲军队自己的战斗经验都不多,很多地方都需要向中国请教,所以要想教出一支比较理想的军队的话,并没多大的把握。
欧洲的空军并没停止行动,而是将轰炸延续到了后方,让尼日利亚政府军队已经不敢经济活动了,为后面即将到达的战斗打下了基础。
第二卷 战国群雄 烽火狼烟 第九十八章 黑珍珠尼日利亚(八)
2030年10月4日,第一支由欧洲教官培训,并且配备了完整的欧洲装备的尼日利亚少数部族军队完成了训练与装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