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火头将军_楼台风【完结】(28)

  李嗣业深有同感,“我少年时曾跟随高仙芝将军进京述职,沿途可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片盛世景象。谁料短短十数年,我大唐的壮丽河山竟已千疮百孔,唉,都是安史逆贼所致!”

  “不尽然!”陈文周摇头说道。

  “哦?”

  “大哥你想,安禄山只是河北奸雄,靠谄媚一路飙升。如果皇帝亲贤远佞,又怎会给这些乱臣贼子可乘之机?”

  陈文周扔掉麦穗,站起身来,“想那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朝中的忠臣良将死的死,隐的隐;再说那杨国忠,排斥异己,独掌朝政,我听说连太子都要让他三分!任何奏报都要经过他的手才行,以致闭塞皇帝的视听,他向皇帝禀报的都是歌舞升平、四方归顺的假象!”

  陈文周冷笑一声,继续说道:“皇帝沉迷于盛世景象,却没有察觉盛世表象下隐藏的祸患!其实大唐早已内忧外患。安禄山和史思明只是一个引子,引出了大唐酝酿已久的痈疾!”

  陈文周没有说土地兼并的问题,因为这是封建体制的根本弊病,是历代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能理解的。

  李嗣业听完点点头,“你说的不错,盛世之下,长弥其祸,君之不察,国将危矣!”

  就在这时,南霁云来报,“将军,主簿,已经打听清楚了,前面的村落叫做官屯堡,经过我们查探,发现还有村民居住,不如今夜就在那里扎营吧。”

  李嗣业点头,“传令!全军进驻官屯堡,放出两队斥候,一队去前方探路,另一队在村落附近放哨巡逻!告诉我军将士,进村后不得擅闯民宅、不得擅动百姓一砖一瓦、一米一粮!凡扰民者,不论职位高低,是何出身,一律斩首!”

  “是!”

  在李嗣业的命令下,右前军偃旗息鼓,挺进了官屯堡。

  村子里十分寂静,一派荒凉,看得右前军众人唏嘘不已。

  偶尔冒出的一两个村民,都如惊弓之鸟一般浑身发抖,纷纷紧闭大门,从窗户里露出眼睛悄悄观察大军的去向。

  “将军,前面有一处小院子!”一名斥候来禀报。

  “咱们进去看看!”李嗣业说道,“传令!全军下马,就地扎营,不许闯入民宅!违者斩!”

  李嗣业和陈文周翻身下马,走进了小院。

  院子由三间房合围而成,年久失修,地上满是破碎的瓦片,野草都有尺余长了。

  一台快散架的风车前堆着些糠壳渣滓。

  东厢房和西厢房连门都没有,门框上斜挂着灰色的蛛丝,只有正室虚掩着两扇门板。

  两人正准备把这里设为临时指挥部,突然正室传来动静。两人对视一眼,走进屋去。

  屋里扑面而来一股霉味,有一个灶台,一口沾满糠壳的铁锅放在灶孔上,几只破碗还沾着些糠壳野菜。

  一张木床靠着墙,上面铺着黑不溜秋的几床破棉絮。

  除此之外,再无长物。

  两人左右看了半天,才发现动静是水缸里传来的。

  这里已经属于叛军的地界了,两人不得不戒备起来。

  李嗣业手握佩剑,一步一步走过去,那水缸里传来呜呜声,似乎有人被捂住了嘴。

  李嗣业拔出佩剑,歪着头挑开水缸盖子一看:一个六旬老者正捂住一个小女孩的嘴,两人瑟瑟发抖,惊恐而绝望地望着李嗣业和陈文周。

  老者满脸哀求,而小女孩睁着恐惧的大眼睛,泪水淹没了小脸。

  “军爷饶命!饶命哪!”老者瑟缩在水缸里,护住小女孩,不停地哀求。

  陈文周和李嗣业对视一眼,老者见李嗣业手握宝剑,壮着胆子抱着小女孩从水缸出来,跪地磕头:“军爷饶命!小老儿愿意给军爷当牛做马,只求军爷饶过我的孙女!”

  老人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小女孩只穿着破烂的上衣,下半身和小脚丫光在外面,被冻得通红。

  “老人家这是作甚!”陈文周赶紧扶起老人,然后小声朝李嗣业说道,“你的剑!”

  “哦哦,”李嗣业赶紧收起宝剑,那老者脸上的恐惧才消散许多,“老人家不必害怕,我们是从西北来的官军。”

  “你们是官军?”老者惊讶地问道。

  李嗣业和陈文周点了点头。

  “你们真是官军?”老者不太相信地问道。

  李嗣业赶紧从怀里摸出了自己的官凭文牒,多亏老者识字,一看,上面写着“钦敕大唐朔方行营右虞侯军前将军李嗣业”,老者这才相信眼前的两人确实是官军。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呜呜呜,”老者老泪纵横,忍不住哽咽出声。

  陈文周握着老者的手问道:”老人家,你家里的人呢?你们村里的人呢?他们都去哪儿了?”

  “唉,一眼难尽哪,”老者长叹一声,道出了原委。

  原来,老者本是村里的里正(村长),名叫陈新贵,儿子应征入伍去洛阳抗击叛军,最后唐军兵败,老者的儿子阵亡,只留下了一个小孙女,小孙女的母亲见日子难捱,跟着村里的年轻人逃命去了。

  村里能走得动的都跑了,留下来的都是跑不动的老弱病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