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估计,重启生产线的费用不会低于5亿美元。
当然,到底是多少,得看bae系统公司是否愿意做成这笔买卖。
m777的生产线一直就在那里,并没有拆除,而且bae系统公司一直在向其他国家推销这种牵引榴弹炮,也研制了一些改进型号,此外很多生产设备与其他火炮共用,也就没必要拆掉生产线。
在经过一周的艰苦谈判之后,印度当局抢先公布消息,宣称已经与bae系统公司就采购m777达成意向协议。
数日后,bae系统公司也公布了消息,只是有点出入,即印度只表明有采购m777的意愿,谈判还在进行。
又过了半个月,bae系统公司才正式宣布,已经跟印度签署意向合同。
按照合同约定,印度将在年底之前支付3亿美元的启动资金,bae系统公司在拿到钱之后的半之内恢复m777的生产工作,而印度将在此之前签署正式采购合同,向bae系统公司下达订单。
只要了3亿美元,表明bae系统公司很想做成这笔买卖。
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印度陆军根本没有多余经费采购替换insas的新式步枪。
第287章 小口径埋头弹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最大的赢家不是d&f公司,而是bae系统公司。
到这个时候,王栋才知道,劳伦斯为什么答应把fn公司的股份卖给d&f公司,并且支持d&f公司去印度捣乱。
说白了,劳伦斯早就料到这个结果。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d&f公司没有去印度搅局,那么在h&k公司的协助下,fn公司肯定能拿到印度陆军的订单,而且合同总金额不会低于35亿美元,很有可能达到印度的心理底价,即40亿美元。
有了这笔订单,fn公司还能经营好几年。
至于h&k公司,手上有十多个欧洲国家的订单,还打入了美国市场,在南美也获得了不少订单,就算没有印度的订单也能经营下去,而且照样是全球规模最大与销量最多的枪械公司。
看上去,枪械市场与bae系统公司没有关系,也就没有什么损失。
事实上,关系大着呢。
在拿到印度的订单后,fn公司肯定不会参与oicw项目,而且这也很有可能是h&k公司开出的基本条件。
要知道,在此之前,bae系统公司一直把希望寄托在fn公司身上。
没有fn公司参与,又没有d&f公司这样的后起之秀的协助,bae系统公司无论如何都无法在oicw项目中胜出。
输掉oicw项目,等于丢掉未来上千亿美元的市场。
要知道,成就fn公司的不是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也不是fnl步枪,更不是米尼米轻机枪,而是ss109枪弹。
正是ss109枪弹成为北约标准弹药,fn公司才成为全球顶级枪械企业。
当年,在北约标准枪弹选型中败下阵来的其他公司,几乎全都破产倒闭了,连h&k公司都一度经营困难。
一种口径的枪弹代表一个时代,而一个时代将延续数十年。
由oicw项目选型所确定的下一代枪弹,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市场走向,也将决定众多军火公司的生死衰荣。
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从公司的立场出发,哪怕是拖下去,也绝对不能让竞争对手赢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没有d&f公司,bae系统公司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支持fn公司。
只是,有了d&f公司,bae系统公司有了第二种选择。
其实,这也是h&k公司,或者说德国集团控股公司一改立场,开始支持fn公司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表面上围绕着fn公司展开的竞争,其实是在争夺未来市场。
反过来,支持d&f公司发展壮大,再把fn公司的股份卖给d&f公司,跟d&f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以bae系统公司为首的金队更有希望在oic;k公司所在的蓝队,成为最后的赢家。
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此外,从短期目标来看,搞砸印度的采购招标对bae系统公司也有巨大好处。
这就是,在拿出几十亿美元购买新式步枪之后,印度陆军在接下来的几年之类都没有多余的经费采购其他装备。
那么,也就不存在用几十亿美元购买m777牵引榴弹炮的可能了。
把步枪招标搞砸,印度陆军才有足够多的资金购买牵引榴弹炮,也就等于把几十亿美元的订单送到bae系统公司手上。
不管看长远,还是看近期,bae系统公司都是最大获益者。
为此,支持d&f公司去捣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以说,王栋他们是被劳伦斯利用了。
只不过,王栋没有往心里去,因为除了bae系统公司,d&f公司也是这一系列事件的主要获益者。
至少,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从伦敦回来一个月之后,瑟琳娜正式向bae系统公司发出邀请,即让bae系统公司派技术人员参与小口径埋头弹的验收测试。
其实,在王栋他们从印度回来之前,赵禹就设计出了小口径埋头弹。
出于便携性方面的考虑,赵禹把弹头直径缩小到了6毫米,而且用高硬度合金钢取代了碳化钨制作弹芯,弹头更长,提高了长径比与比动能,确保在使用2克发射药的时候仍然能够达到叫高的初速与穿透性。
总体上,6毫米埋头弹的性能比ss109弹提高了一倍有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