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不就是为了探明虚实吗?
根据这个判断,伊扎尔命令附近的政府军向该方向运动。
伊扎尔的想法非常单纯,通过主动进攻击溃叛军,然后趁机向纳杰夫挺进,一举拿下纳杰夫。
不止是他,其他将领也是这么认为。
结果就是,在伊扎尔下达命令之后,原本部署在塞马沃南面的五个旅开始向塞马沃西面运动。
这五个旅,就是西线佯攻部队。
因为佯攻安排在主攻之后进行,所以部署在主攻部队后面,也就是塞马沃南郊,而不是城区。
只是调动这五个旅,还没多大问题。
要命的是,负责中线主攻的四名将领想当然的认为,既然佯攻已经开始了,那主攻也得跟上。
何况,叛军只是在试探。
这下,驻扎在城区里的政府军也运动了起来,而且是向北,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南岸的渡河集结点运动。
这么多部队同时开始运动,一下就乱了套。
等到叛军的迂回部队从东面杀过来的时候,塞马沃东面处于不设防状态,仅有守卫两处哨卡的几十名步兵。
在伊扎尔收到消息的时候,叛军已经控制了塞马沃东面的公路。
随后,伊扎尔才知道,从西面杀来的叛军有至少四个旅,而且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装甲旅。
紧接着,底格里斯河对岸也出现了叛军。
同样是主力部队,前锋是一个机械化步兵旅。
虽然叛军没有强度底格里斯河,但是对那些涌到渡河集结地点的政府军来说,对岸的叛军就是死神的代言人。
在几处集结地点,河面宽度都不到两千米。
叛军根本不需要渡河,在对岸架起重机枪就能扫射聚集在河滩上的政府军,更别说机关炮、迫击炮与坦克炮。
直到此时,伊扎尔才反应过来,做了最后的努力,也犯了最后的错误。
这就是,让部队向东突围。
当时,伊扎尔只是给佯攻部队,也就是原本驻扎在南郊的五个旅下达了突围命令,准确说是战斗命令。
伊扎尔的意图很明确,首先干掉迂回的叛军,打通去纳西里耶的公路。
严格说来,这道命令并没有错。
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军心。
可惜的是,参谋把这道命令发给了所有作战部队。
所有部队都参与突围行动,那还是突围?
这是撤退,是逃命的意思!
结果可想而知,当十几万官兵都开始逃命的时候,一个都逃不掉。
王栋耐心等了几个小时,只收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消息,进驻塞马沃的十几个旅都已溃不成军。
天快亮的时候,云龙发来了战场情报。
叛军的迂回部队一直是昼伏夜出,而且做了极为巧妙的伪装,在进攻之前,只用了两个小时就从泰洛赫开到底格里斯河北岸,突击行军近六十公里,完成了战略迂回,出其不意的强渡了底格里斯河。
这两个小时,恰好是沙特侦察机的空档期。
很明显,叛军早已掌握沙特侦察机的活动规律。
主攻部队也是昼伏夜出,同样是在最后两个小时急行军,不过采用了大迂回战术,即从纳杰夫南下,一直到达塞马沃西南大约五十公里外的荒漠里,才转向北上,绕过了政府军的外围警戒线。
至于出现在塞马沃北面的那支叛军,来自迪瓦尼耶,本来是佯攻部队。
依据这些情报,云龙也做出了分析,即叛军在攻占塞马沃之后,不会立即向纳西里耶进军。
很简单,叛军主力部队在急行军中耗掉了太多的摩托时间。
打下塞马沃后,叛军必须进行休整,对主战装备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坦克战车的动力设备。
如果政府军迅速溃败,那就另当别论。
总而言之,政府军最好能在塞马沃坚持几天。
只是,这可能吗?
王栋没敢耽搁,立即联系了还在塞马沃的谢初越,不是让他协助政府军死守,而是让他马上带着行动人员撤回来。
败局已定,留在塞马沃就是给政府军陪葬!5610
第439章 群龙无首
激战持续了一整夜,直到天亮,随着政府军与阿盟联军的战斗机到达,叛军的进攻行动才暂时告一段落。
战场局势极为混乱,为了避免误伤,政府军与阿盟联军的战斗机只能轰炸城市外围的叛军。
半个小时内,上百架战斗机在塞马沃郊外投下了数百吨炸弹。
为了扼制叛军的进攻势头,沙特皇家空军一次出动吨炸弹对塞马沃西面的叛军进行了一轮地毯式轰炸,而首次参战的阿联酋皇家空军出动f-16e,轰炸了底格里斯河北岸的叛军。
也就在这里,阿联酋遭受了参战以来的第一个损失。
一架投完炸弹的f-16e在塞马沃北面大约三十公里处被地空导弹击中,十多分钟后在塞马沃南面七十多公里外的荒漠里坠毁,飞行员在弹射跳伞之后,因为降落伞没有打开而坠地身亡。
事后,阿联酋皇家空军宣称是一枚伊朗生产的防空导弹击落了这架f-16e。
这很可能是事实。
遭到导弹攻击的时候,那架f-16e的飞行高度在6000米以上,超过了所有轻型防空导弹的射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