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辛苦南容了,多亏有南容你在,否则平怕是难以完成今日之事了。”张平称赞傅變道。
“国师过奖了,變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快与我说说细节。”
傅變便将在皇甫嵩营中准备的事细细说与张平,其中说到皇甫嵩麾下曹操办事利索,行动果决时,赞不绝口。
张平听到曹操的名字时,眼中精光一闪,待听到傅變的一番夸赞后,更是留心,心中暗中感叹,是金子迟早会发光这句至理名言。
如此万事俱备,圜丘此时已被重新收拾整理,神位已经撤去。整个圜丘只有上层天心石南侧放有祝案外,再无多余摆设。沿着圜丘南侧步道两旁张平的四十名弟子两两相对依次排开,所有弟子统一一身玄色道袍,领口、袖口印以黑色八卦相连而成,胸口处以阴阳鱼为符,内衬白色法衣,外罩青色长坎,脚踏追云靴,头戴平天冠。弟子们一个个骨骼清奇,站的笔直挺拔,虽然年纪尚幼,但看起来却已有仙风道骨之气象。
在弟子们身后依旧是乐府的乐人及各式钟鼓乐器。一众大臣已被安排在了圜丘东西两侧,汉帝刘宏也被安排在圜丘南端专为其更衣休息的斋宫之中等候。在圜丘外围棂星门外,皇甫嵩穿戴齐整、盔明甲亮,身后跟着曹操和一对约二百余人的兵马,个个皆是英武挺拔、雄姿勃发。
戌时三刻,一声钟鸣响起,张平缓步走到斋宫前,面向汉帝刘宏,刘宏此时立于斋宫前静候。
“臣张平,恭敬陛下法旨。”
汉帝刘宏点了点头,开口道:“今有我大汉将士,披坚执锐,为我大汉江山,为天下苍生,抛洒热血,忠魂埋骨,朕深感与心,为表为我大汉征战将士之功,为祭奠为我大汉社稷牺牲之将士,今日特请国师作法,为众将士招魂,愿其魂归天界,得以安息,庇佑我大汉子民及天下苍生。”说到这,汉帝刘宏向张平拱手,“有劳国师。”
张平赶忙侧身拱手。
接着张平手持九节法杖自步道南端出发缓缓向圜丘行进。张平此时亦是身着一身精致金黄色道袍,袖口、领口绣有八卦图案,道袍以朱红色画有各式道符,内衬乳白色法衣,头挽道髻,脚踏七星靴。目如晨星精光闪显,行如轻风拂柳,步不踏尘。远远望去,好一副仙风道骨,吸人睛目。
张平经过步道时,其弟子依次两两一队跟在其身后,到达圜丘下层时,跟在其身后最前面的十对弟子分向下层两侧而走,按照西南、东南、西北、东北的方位每个围栏处分别等距站立五名弟子,一名女弟子居中,四名男弟子分立其左右。待到中层,又分出六对弟子来,再依次按方位分别站立三人,依旧一名女弟子居中,男弟子分其左右。
第五十三章 祭天大典(八)
到圜丘上层时,张平身后所跟弟子就只剩下八人,张平立于中央天心石处。身后七名弟子在张春的带领下按照天上北斗七星的方位在张平身后依次排开,一一对应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张一一人独自走张平身前到与天枢相距两丈开外之处,与其遥遥相对。按照星图所示,张春所在位置即是北极星所在之处,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这八名弟子都每人手持一根法杖,将法杖稳稳的立于身前。
张平再天心石上立定,朗声说道:“招魂开始,请我大汉威武雄师入内。”声音洪亮,便传四野,根本无需人通传,站在棂星门外候着的皇甫嵩及其将士便已听闻。
皇甫嵩转过身看着自己的一众儿郎们,高喊一声“整队。”
只听一整悉数之声响起,然后便见下面队列整齐,横竖斜不管是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一条直线。一众儿郎们头颅高高昂起,腰背挺的笔直,眼中目光坚定而锐利,面容肃穆,盔甲擦的锃亮,每个人手中捧着一个个的瓷坛。这队伍虽然只有两百人,但却给人以千军万马的气势,显示出其铮铮铁骨,威武雄壮。
皇甫嵩看着暗暗点头,转过身,一声令下,“入祭坛。”
鼓乐也在此时奏响,顿时鼓声大震,曲乐齐鸣,其声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大气磅礴。
皇甫嵩带着将士目光直视前方,迈着铿锵的步伐,一步一坑的从棂星门东西两侧门踏步而入,沿着步道一路向北而行。及至圜丘之下,皇甫嵩站定,其身后的众将士亦已站定。
张平看着坛下的皇甫嵩,心中百感交集。此人乃是大汉当今第一名将,可惜在无论正史、演义皆是惨淡收场,心中对其佩服有之,同情有之。但也正是此人杀了他的叔父张宝,屠戮了众多太平教徒,张平对其又心恨不已。如此情感交错,张平内心也是有些复杂。
张平在打量着皇甫嵩的同时,皇甫嵩也抬头看着张平,他的心里实难平静。这应该是他和张平的第二次见面,未曾想当初入不了自己法眼的小小逆贼,不但设计大破自己的军队,让自己大败亏输,而且如今更是成了高举庙堂的堂堂国师。除了感慨当初的大意,没有将这个一文不名的小子消灭在萌芽结果让其成长到自己需要仰望的地步同时也暗暗对朝堂混乱、奸吝当道感到不满,哀叹自己生不逢时。
两个互相打量的人相距虽远,目光却在这时对到了一起,二人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复杂与恨意。两人目光一触即散。但此时不是解决恩怨的时候,再大的仇恨此时都应放到一边,二人都是知道轻重缓急之人,自是不会现在多做纠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