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以他的性子,怕是当真处理不来,此时还是你暗中去做,按照我们之前的规划,将现在的钜鹿作为内城,在其外以十里为界再起一个外城。外城外的无主之地按着人头分封下去,让他们各自耕种,莫要让我们的信徒受了委屈。”
“喏。”
“对了,莫要做的太明显,还是要让司马大人面子上过得去才好。”
杨凤点头笑了笑。
西凉陇西。
董卓乘着得胜之危,带着麾下兵马,自得意满的一路追着边章的残兵,向西北陇西方向行进。
这日到了望垣北隅,这是夹在两山崖之间的一段坦途,四周除了几处高耸而起的土黄色峭壁外,有一条河从其间流过,除此剩下的只有满覆黄土和黄沙的一片平原。
因为连日的奔逃,边章所率残部万余人马已是人困马乏。董卓看着已经隐约可见,距自己约有二三里远的边章部队,嘴角一勾,露出一抹冷酷的笑容,低喝一声:“儿郎们,敌军就在前方,建功立业就在此时,随我杀啊。”喊罢,大手一挥,拍马向前方奔去。其身后的队伍闻言都是精神一震,数万兵马如狼似虎的向前方冲了出去。
然而就在眼瞅着即将追上之时,从旁边笔直的峭壁后蹿出一支并马来,这支兵马个个精悍,身背长弓,斜穿着袍子将半边身子露在外面,留着发髻小辫,骑在马上,一看便是羌人打扮。
这支人马也不搭话,上来就举弓搭箭从董卓队伍的侧面对着董卓队伍便是一阵猛射。急切间,董卓的队伍不及躲闪,瞬间前冲的骑兵便人仰马翻,倒下一片。
董卓赶忙传令后撤,但还不待他前队变后队,自他后方山崖处再次蹿出一支羌族人马,亦是毫不犹豫的便一阵箭雨射来。
此时前方一支被董卓追击的边章已经拨转了马头,将队伍调整了方向向董卓杀来。
这一下,董卓三面受敌,被围在当中,董卓不得不收拢队伍,且占且退,直到退到左邻河水,背靠崖壁,方才结成阵势,以作防守。
还好羌人似乎不愿多做无谓拼杀,只将董卓团团围住,偶尔射上几箭,却不与其做短兵相接。看意思似乎要将董卓围而不杀,待其粮绝之时再一鼓作气以最小的代价拿下董卓。
这下子可将董卓气个够呛,却也有些无奈,他此来为了追赶边章,一路轻装简行,粮草带的并不充足,所带大部也多为骑兵。董卓寻思从一面突围,但羌人却不给他这个机会,见他想要突围二话不说便是一阵猛射,不给他任何突围的余地。
这下子将董卓急的要命,彷徨不可终日,左右思考退敌之策。不过也是他有些才智,还真让他想出一条计策来。董卓命军士挖土堆与河边做坝,不多时,水坝便成,而董卓有名军士佯装要从河中扑鱼为食,而暗地里动作命人截断河流。清出河底淤泥。
待到夜间,董卓领军从坝下淤泥中潜行退走,待到羌人发现来追时,董卓又命早已留下的军士掘开坝口,放水冲敌,当然水势不大,其威力自然有限,但却因此截断敌军的追击,让董卓从容的跑掉了。
董卓引兵回了临洮,边章这边也领着羌人回了陇西,只是这一战,边章损兵折将,反观韩遂却在天水得了大胜。边章心中不忿,反倒与韩遂起了争执。边章、韩遂本是以边章为首,但此番边章大败,韩遂大胜,这两人心里的天平不觉有所倾斜。而边章命韩遂分兵于他,韩遂不干,由此两人的争端便起,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中平二年五月,边章向车骑将军张温上表祈降,愿意带领羌人归顺归顺大汉。
第八十五章 朝议西凉
张温接了边章降书,有心不纳,但环顾左右,却发现无可用之将,居然无人能平边章、韩遂之祸,不由慨叹不已。虽然心知边章此番不过是缓兵之计,却也无法,只得纳了边章的降书,准其归顺。
张温将边章归降之事及前后平定征讨之详情奏请朝廷,一面召回孙坚、董卓二军,收兵退回长安。
汉帝接到奏报大喜,连日来的不爽、怒气也有所冲散,“好好好,张爱卿不愧是国之股肱,如此迅速的便平定西凉。还有这董卓,连番大胜羌人,其智勇无双,大将军果然慧眼,举荐得力啊,朕欲重赏之,众卿以为如何?”
下面一众臣子相互看看,却无一人发言。
汉帝转过头看着武将第一位的太尉邓盛,“邓爱卿,以为如何啊?”
邓盛自是明白其中深浅,这羌人袭扰凉州已经不是一次了,每年秋冬皆会如此,待到春发,便即投降,都快成了规律。只不过往常羌人袭扰只在武威、西平一带,而此次羌人袭扰的有些过分,烧杀抢掠,长驱直入,直杀到天水、右扶风,兵锋直指长安。邓盛心中清楚此次边章投降不过是羌人过往的把戏,诈降以脱罪罢了。
如今朝堂之上他能清楚的看到分为了四派,一派以杨赐为首的党人派,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派,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一派,以及以张温为首的新进一派。当然邓盛自赋自己算是党人一派。此次平定西凉人马也没有他的亲信,更没有党人在内,而新进派张温与外戚派的董卓可都在其中,让他为他派张目,对己派毫无益处,这等损己利人的好事,邓盛心中实在不愿,这岂不是平白便宜张温、董卓之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