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拍了拍司马防的肩膀,“建公,我知你心中自有沟壑,又岂会在意一个区区雒阳令,建公你不妨与我说说你想要的是什么?”
张平的这句话突然将司马防问住了,眼中不由的一阵迷茫。这些年来他一直在雒阳令的位置上兢兢业业,全副的心思都扑在了上面,如今不在其位了,却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张平看着愣住的司马防笑了笑,也不催他,只是静静的在一旁看着。
司马防不住的低声呢喃着,“我想要什么我想要什么”过了良久,才好似无意识的开口说着:“我想要我想要光耀我司马家的门楣,让我司马家成为像袁家、杨家一样的公卿世家。”
张平心中叹了口气,想到看来这些人都是一样,不管是杨赐,还是司马防,所为的都是家族,可是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这一个个都钻营着想要把自己家族发扬光大,让世人瞩目,却不过天下百姓的死活,不过国家社稷的安危。这一刻张平忽然对这些世家感到了一阵阵的失望。当然这天下还由不到他来做主,别人怎么想,想要做什么都是别人的自由,由不得他来指手画脚。
“那建公以为当雒阳令就能光耀你司马家吗?”
司马防一愣,然后摇了摇头。
“那既如此,建公还在意那雒阳令干什么。”
司马防闻言洒然失笑,突然有些明白过来,“那依国师来看,如何才能光大我司马家呢?”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张平正好想起司马防生了好几个儿子,不由的突然顺口的将后世的口号说了出来。
“什么?”司马防感觉自己是不是耳朵坏了,一时间没有理解张平的意思。
张平知道自己一时口误,咳嗽一声说道:“建公,我是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公想要将司马家发扬光大,光生孩子是不够,的还要好生教育培养才是,只要司马家后继人才济济,建公你又何愁司马家不发扬光大呢?”
司马防却是被张平这句说的老脸通红。
第二百五十章 司马仲达
经司马防已经有了四个儿子,最大的十四,最小的三岁,现在大夫人又有了身孕,而他昨晚还在二夫人房中努力耕耘。所以张平的话让司马防以为其已有所指,可是却哪里知道这不过是张平的恶趣味而已。当下不由红着脸低下头说了句,“防受教了。”
这话和司马防的声色反而将张平搞的一愣,知道司马防误会了,不过却也不好再多做解释,不然当真是越描越黑。“建公,我听说你有四子,都是聪慧不凡,不若送来我太平学宫,与我做个弟子如何?”
“嗯?”司马防有些跟不上张平的思路,不解的看着张平,心里想着你不是来说服我当你幕僚的吗?怎么一句拉拢的话也没见你说,反倒直接打起了我儿子的主意?这是什么鬼?以为骗我儿子加入了你的太平学宫我就会乖乖效命于你吗?哼,天真。“这个不瞒国师,我有四子不假,可是长子业已十四,即将成人,其所学皆是我手把手调教。其余三子年岁尚小,最大的老二也不过才七岁而已,哪里能如得了国师你的法眼。”
“入得,入得,七岁正是最好的年龄,建公不妨放心,我定将令郎调教成盖世良才,不让建公你失望。”张平为何对司马防的儿子这么上心,有些自降身份的想要收了司马防的儿子?他既然已经都做好了严把收弟子的门槛的准备为何还会如此上杆子的想要收司马防的儿子为弟子呢?一来因为司马防这个儿子不是别人,正是一手遮天的司马懿,有如此妖孽的资质,张平一点也不担心会教不成才二来有了司马懿在手,再想要拉拢司马防就简单的多了。他一看司马防今日掷履相迎的做法,再加上先前与司马防的一些谈论,就知道司马防对给自己做幕僚是不愿意的,所以这才干脆改换了路线,先从司马防的儿子入手为突破的,所以说凡事要从娃娃抓起。
司马防也是一阵无语,你说你想劝我,你劝我就好了,干嘛非要抓着我儿子不放。“呵呵,国师,这个小儿年幼,还未到就学的年纪。”
“嗯,建公说的也是,”就在司马防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张平又说道:“建公大郎年纪却是有些大了,三郎、四郎又还年幼,不过我看建公二郎年方七岁,正是就学的最好年龄,不若便现就这个二郎吧,建公你看如何?”
“啊?”我看可不怎么样,司马防心里虽然这样想,但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一时尽不知该如何回绝。
“那好,既然建公你没有意见,那便这么说定了,明日我便派人来接令郎到太平学宫就学。”张平见司马防没有反应赶忙说道。
“不”
“不用谢贫道,建公你太客气了。”
“国”
“国事繁重,我还有些事要回去处理,今天就这么说定了。”
“没”
“没事,建公不用担心,我太平学宫条件优良,绝对不会让令郎受半点委屈。”
“不”
“好了,不用送了,我先走了,建公留步。”说完不给司马防说话的余地,匆匆的离开了,只留下被张平各种抢白的司马防站在原地默默流泪。怎么就莫名其妙的要把二儿子送去太平学宫就学了呢?太平学宫司马防自然是知道的,那是太平道的专属书院,据说是张平为了给太平道培养后备力量而建的新式书院,其所在还是当年史候所在的玄妙观所改,具体所教为何却是无人可知。不过对于雒阳城中的达官贵人的反应,司马防还是了解一二的,太平书院年前曾经进行过一次大张旗鼓的招生,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这次招生虽然声势浩大,可结果却是无人问津。先不说张平有没有真才实学,会不会误人子弟,便是在这个儒家至上的大汉朝,张平如此特立独行的建立一家道家书院,实在是让人有些不知该如何评述,尽管又周忠等人的宣传游说,可是在完全了解真相之前,自然而然的大家都选择了敬而远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