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人自大泽乡起义之后,一起投奔陈胜,后跟随武臣占据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后,出任大将军,武臣被部将李良杀死,与张耳立赵歇为赵王。
李良引秦军大将章邯攻赵,赵歇败走巨鹿,被秦将王离包围,陈馀自觉兵少,不敢进兵攻秦。
张耳大怒,责怪陈馀不守信义,自己出兵五千去救巨鹿,结果全军覆没。后项羽军至,大胜秦军,解巨鹿之围。两人再次见面时,张耳怪陈馀背信弃义。陈馀一气之下将帅印交出,从此俩人绝交。
后来项羽分封诸侯王时,张耳被封为常山王,陈馀却只被封侯,心有不满,于是联合齐王田荣,击走张耳,复立赵歇,自为代王。
韩信平定魏国后,与张耳一同进攻赵国,陈馀不接受谋士李左车的建议,轻视韩信的背水列阵法,败后被斩杀于泜水。
而张耳后来归汉成为刘邦部属,被加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习称赵景王。
这真的是人品的差距,扶苏不禁感叹。
“好,现在朕宣布第一件事,着组建大秦帝国九龙都督府边骑军,都指挥使为张耳,陈馀任都指挥同知,张黡、陈泽分任左右都指挥佥事,原赵国六万大军全部划入边骑军。”短暂的感慨之后,扶苏发令将原六万赵军精兵改变为大秦边骑军,于是乎,九卫二军成了九卫三军。
至于扶苏为什么要取边骑军这个名字,那是来源于战国除魏武卒、齐技击、与秦锐士之外,四大强军之一的赵边骑!
韩、赵、魏在三家分晋的时候,韩、魏分得了中原的富庶之地,而赵却分得了大片的苦寒之地。赵的北方是强悍的匈奴人,东北有东胡人,西北有林胡、楼烦人。
赵国本来是三晋中最弱的国家,连旁边的中山国都可以时常来骚扰赵国。照这样下去,眼看赵国就会像其他小国一样被诸侯吞并。
上天不让一个国家灭亡,就会赐给他强大的力量。赵国的救星就是胡服骑射的开创之君——赵武灵王。
当时中原地区的战法主要表现为车战、步战、步射、骑战。而赵武灵王根据胡人的特点,决定把步射和骑战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战法——骑射,这支骑射兵便叫做赵边骑!
由于战国的时候,骑兵是没有马镫的,所以,后来的“铁浮图”等重装骑兵在当时反而是累赘。“赵边骑”的特点就是去掉重甲长刃,轻装上阵,采用短刀长弓,长射近战,无往不胜。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胡马善跑有耐力,擅长长途奔袭。
赵边骑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便为赵国立下了无数的不朽功勋:
灭中山国;
收服楼烦;
“五国伐齐”,廉颇率6000赵边骑大破齐“技击骑士”。
“阏与之战”,赵奢率赵边骑长途奔袭包围阏与之“秦锐士”,大获全胜(PS:这是少有的战国中后期“秦锐士”的败仗)。
“邯郸保卫战”,大破秦军。
“鄗代之战”,廉颇大败燕军,围攻燕都。
李牧大破匈奴,灭襜褴,败东胡,降林胡。
第二次“邯郸保卫战”,李牧大败秦将桓齮,杀敌十万。
赵边骑可以说是继魏武卒、齐技击之后,唯一能让“秦锐士”胆寒的军队。再加上赵国名将辈出,很好的诠释了良将配锐卒的传奇经典。
所以扶苏相信,这本就是一支土生土长的北方强赵儿郎,再配上张耳、陈馀这样的良将,属于大秦帝国的边骑军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战绩!
“誓死效忠陛下!”张耳陈馀等四人齐齐拜倒,秦赵接壤,他们每天都能听到西边传来的新消息,感受大秦的变化。有时候,他们真的很羡慕秦国的百姓,秦国的将士们。
而今天,一切都不一样了,他们也即将加入这个大家庭!从这一天这一刻开始,他们效忠的便不再是那风雨飘摇的后赵,而是蒸蒸日上的新秦,即使现在大秦已经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但他二人坚信,二世皇帝陛下终将带领他们走向胜利!
“将士们辛苦了!”
听到誓死效忠陛下这句话,扶苏玩性大起,玩笑着说了一句。
“保家卫国!”四人挺着胸膛喊道。
“四位将军进入角色还是挺快的嘛。”扶苏哈哈大笑,引得厅内诸将哄堂大笑。
“耳濡目染,耳濡目染。”张耳不禁略显尴尬的笑道。
第126章 项羽解释盟军少,阿三越界要作死
“好了好了,诸位就不要再取笑张耳将军他们几位了。”
固定答案的问答模式在别人眼中或许是个有趣的笑谈,可对于真正的大秦将士却是一件非常严肃而神圣的事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明白。
“是,陛下。”众将恢复严谨的神色。
“陛下,我等几国诸侯递交的奏表您是不是还没看?”项羽忽然从一大堆将领里面走了出来。
“朕还没来的及阅览。”扶苏微笑的看着项羽说道,心里却无比诽腹的吐槽:泥煤的,看你妹啊,无非就是一大段啰里啰嗦解释自己怎么怎么困到为自己派兵少找各种理由,没一把火烧了就不错了,羽哥啊羽哥,算是朕看错你了。
“那末将有话要说。”项羽扯着嗓子喊道,对于这两天的冷遇,他肚子里一直憋着口气。
“将军请说。”扶苏秒懂,羽哥绝逼是要开始在现场给朕解释他为何只带八千江东子弟的原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