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帝灭梁
建立后唐
天祐十七年(920年),河中节度使 朱友谦攻取 同州(治今陕西 大荔),叛梁降晋,结果遭到刘鄩的围攻,遣使向李存勖求援。李存勖命符存审、 李嗣昭、李建及出军援救,在同州、 渭河两次大败刘鄩,并追击至 奉先(治今陕西 蒲城)一带。 河中镇从此归附于晋国。
天祐十八年(921年),成德军将 张文礼煽动兵变,杀死节度使王镕。李存勖迫于形势,授他为成德兵马 留后。不久,河中、昭义、横海、义武、成德等十一镇节度使,一同遣使劝进,请李存勖称帝建国,但被李存勖拒绝。是年八月,李存勖命阎宝征讨成德镇,围困 镇州(治今河北 正定)。张文礼惊惧病死,其子张处瑾接掌军事,继续负城顽抗。就在这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勾结 耶律阿保机,引契丹军南下,意图背叛李存勖,结果被义子 王都囚禁。王都继任节度使,但不久便被契丹军围困在定州。
天祐十九年(922年),李存勖亲率五千铁骑北上,先后在 新城(治今河北 高碑店)、 望都大败契丹军,解除定州之围,并乘胜追击至幽州。但与此同时,晋军在镇州却连连失利,损兵折将。阎宝攻城受挫,羞愤病逝。继任主帅李嗣昭、 李存进相继战死。而梁军则趁虚反扑,攻克卫州、 新乡等地,重新夺回河北重镇相州。是年九月,镇州终因久被围困,粮尽力穷,被符存审攻破。张处瑾及党羽张处球、高濛、李翥等皆俘送魏州处死,张文礼也被劈棺戮尸。李存勖又兼领成德节度使。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他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 唐高祖、 唐太宗、 唐懿宗、 唐昭宗并列为 七庙,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史家称之为后唐。当时,后唐辖有魏博、成德、义武、横海、幽州、大同、振武、雁门、河东、河中、晋绛、安国、昭义等十三个节镇、五十个州。
灭亡后梁
后唐建立的同时,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契丹不断侵扰幽州,兵锋直逼河北。潞州守将 李继韬叛附后梁,梁将 董璋急攻 泽州(治今山西 晋城),意图吞并 昭义镇,直接威胁后唐重镇太原的安全。李存勖为了扭转战局,决定趁梁军东面防守空虚之机,出兵奇袭郓州,以切断梁军右翼,再伺机进图汴州。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李存勖命李嗣源率五千步骑,连夜冒雨渡河,一举袭破郓州。朱友贞听闻郓州失守,命 王彦章率军阻止唐军西进。李存勖命 朱守殷严守德胜,自率亲军进屯澶州。
王彦章决定先收复德胜、杨刘,隔断河北唐军与郓州的联系,而后再图收复郓州。五月,王彦章出兵杨村渡,攻克德胜南城。李存勖命朱守殷放弃德胜北城,装载军需器械浮河东下,协助 李周固守杨刘城。当时,梁军也自德胜城顺河而下。两军各自沿河一岸疾进,边行边战,互有胜负。不久,王彦章抵达杨刘城下,挥军强攻,昼夜不息,并以巨舰九艘横亘河津,阻拦唐军增援。他屡攻不克,只得退屯城南,筑垒连营,以阻击唐军渡河。
六月,李存勖亲临杨刘。他采取谋臣 郭崇韬的建议,一面派军挑战,牵制梁军兵力,一面命郭崇韬领兵奔赴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在黄河东岸修筑新城,以接应郓州唐军。王彦章率军急攻博州新城,还用十余艘巨舰置于黄河中流配合作战。郭崇韬据城坚守,李存勖亦率军自杨刘增援。王彦章只得撤军,退保邹家口。李存勖与郓州李嗣源重新恢复了联系。七月,王彦章复攻杨刘,再次被唐军击败,遂撤师西归,退保杨村,不久便被召回汴州。段凝接任主帅。
八月,朱友贞部署四路反击:命段凝攻澶州、董璋攻太原、 霍彦威攻镇州、王彦章攻郓州,打算在十月向后唐发动总攻,但因兵力分散,造成汴州防守空虚。他还命梁军掘开 滑州(治今河南滑县)南面的黄河大堤,以阻止唐军进攻汴州,但同时也将梁军主力阻隔在决河以北。九月,梁将 康延孝投降后唐,将后梁军情尽数告知李存勖,建议唐军趁虚袭取汴州。而李嗣源则在郓州附近大败王彦章,俘获梁军将校三百余人,迫使梁军退保 中都(治今山东 汶上)。
十月,李存勖自杨刘渡河,进抵郓州,并以李嗣源为前锋,攻破中都,俘杀王彦章。当时,唐军诸将都认为应先攻占 兖州等地,再乘机而动。而李嗣源则坚持趁虚袭汴的战略。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前军倍道兼程,向汴州进发,攻破 曹州(治今山东 定陶西南)。是月初九日,李嗣源抵达汴州,挥军攻城。朱友贞自杀,梁将王瓒开城投降。李存勖于同日抵达,由 大梁门进入汴州,后梁正式灭亡。不久,李存勖定都于 洛阳。
死于兵变
邺都兵变 兴教门之变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魏博戍卒在贝州哗变,杀死指挥使杨仁晸,推裨将 赵在礼为首领,攻入魏州。邢州、沧州也相继发生兵变,河北大乱。 元行钦带兵进讨,但却连连失利。李存勖本欲亲征,被宰臣劝阻,只得重新起用李嗣源。李嗣源率侍卫亲军北上,却在魏州城下遇到亲军哗变,被劫持入城,与叛军合势。他本无反意,但迫于内外形势,又无以自明,只得率变兵南下。
三月,李存勖亲自率军东征,欲坐镇汴州指挥平叛。当时,李嗣源已抢先占据汴州,得到大批唐军将领的拥戴。李存勖知道局势已不可挽回,行至 万胜镇(在今河南 中牟西北)便下令回师,仓皇返回洛阳。他再三抚慰士卒,并许以厚赏。但士卒却认为赏赐已为时太晚,均不感皇帝恩德,沿途逃散过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