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然没有明确表态,要退出联军。”
“但实际上,联军如果有什么调令。”
“我们也不会去遵循了。”
田丰摇了摇头:“主公这是哪里的话。”
“我怎么敢挖苦主公呢?”
“我看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意思。”
“比如酸枣联军的刘岱。”
“自从兖州刺史刘岱杀了东郡太守乔瑁,占据了东郡后,酸枣联军这一路,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主公顺势离开,也是正常的。”
“如今渤海太守袁绍,引兵还延津,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袁绍的目标肯定是对准了冀州。”
赵风沉吟了一下:“还有其他的消息吗?”
田丰轻微摇了摇头:“没了。”
赵风点了点头:“先去颁布公告吧。”
“至于跟我们交好的那些世家、豪强,暂时以收集他们的反应为主。”
“以后在根据具体情况来修改。”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去了十天。
这些天,赵风安排到各地的驻军,都已经发回文书,表示已经在当地驻守了起来。
黑山军,也都按照之前的约定,已经撤出了太原郡。
估计再有一、两天,就能全部撤出常山郡,抵达张燕的巨鹿郡了。
而董卓更铸小钱的消息,也从长安传到了各地。
只要是有一点身份的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事。
这些人,除了大骂董卓外,也开始陆续转嫁自己的损失,各地的物价,全部出现了飙升。
有些地方的粮食,已经涨到了几万钱一石。
简单说,就是现有金融体系,差不多要完全奔溃了。
这天。
田丰走进议事厅,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各地征缴的赋税,已经征缴完毕。”
然后拿出一份文书:“这是我把个县的赋税,统计到一起的文书。”
赵狗蛋走到田丰面前,接过文书,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扫了几眼。
里面的内容就是各县地的具体多少赋税。
最后总结。
常山郡一共征缴赋税一百一六万余石。
太原郡一共征缴赋税八十七万余石。
两地人口差不多。
但太原郡比常山郡的粮食,要少了三十万石。
赵风估计,太原郡的耕地,经过黑山民众这几年的耕种,田地已经出现地力不足的现象。
一般土地都是耕种六到九年,就需要休养一年,以提高土地的地力。
不然土地种植的粮食,就会减产。
换句话说,就是田地要施肥了。
汉朝可没有肥料一说,所以只能让土地休养一年。
当然,也有可能是太原郡,由黑山民众新开荒出来的,很多耕地都算不得良田,所以产量不高。
------------
第三百八十四章 耕地问题
田丰看到赵风在思索,行了一揖:“主公可是在思虑,为何太原郡比常山郡,要少三十万石粮食的赋税?”
赵风点了点头:“有了几点猜测。”
“反正不是地力原因,就是开垦不久的原因。”
田丰点了点头:“应该是开垦不久的原因。”
“这些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只能算是普通田地,还达不到良田的标准。”
“根据衡量标准,六年休一年的,只是普通田地。”
“九年休一年的是为良田。”
“十二年休一年的,才是膏腴良田。”
“以太原郡的情况,明年的赋税只会更少。”
“后年如果没有改变的话,估计不但没有赋税,主公还需要赈济百姓一年!”
赵风听后,脑袋隐隐作痛。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发明肥料。
但问题是,肥料分为很多种,单元肥料和复合肥料。
如氮肥、磷肥和钾肥,又如氮磷、氮钾和磷钾的二元复合肥以及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这些肥料知识,都是赵风前世,在农村长大时,听到一些知识。
至于怎么去制作,赵风只能呵呵了。
目前肥料的雏形,还只是用田间杂草在腐烂以后使用的。
想到这里。
赵风好奇问道:“目前有使用大便、小便,来增加地力吗?”
田丰皱眉道:“这些都是污秽之物,何人会用?”
赵风笑道:“既然陈腐之物可以用,这些东西为何不能用?”
“只要能提高地力就好。”
“话说,难道没人用过这些东西,来提高地力吗?”
田丰摇了摇头:“这些污秽之物,根本上不得台面。”
“即便有人使用,应该也只是小范围使用。”
“至于能否提高地力,需要询问那些使用过的人。”
赵风大笑道:“如此就好!”
“你稍后去拟一份告示,张贴到太原郡全境。”
“告知普通百姓,因为地力不足的原因,明年粮食还会继续减产。”
“后年可能会出现绝收的情况。”
“为了提高地力,就使用那些污秽之物,来提高地力。”
田丰疑惑道:“主公为何只让太原郡使用这些污秽之物,而不让常山郡一并使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