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敕封赵风为征北将军、真定侯,赏金三万、布匹丝绸等一万匹足矣!”
“否则,如果现在就敕封,赵风为大将军,那以后赵风要是再立大功,朝廷拿什么去赏他?”
李傕干咳一声,把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然后才开口道:“诸位对后将军之言,可有异议?”
大部分大臣,都闭口不言。
但还有一部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任命的大臣,纷纷附议,表示同意。
李傕听后,点了点头,转过身体,手持笏板对刘协行了一揖:“陛下,大臣们都商议出结果了。”
“不过,臣以为,如今朝廷开支甚大。”
“各路诸侯,都在各自乱战,每年的赋税,也都没有上缴到朝廷。”
“所以,赏金三万、布匹丝绸等一万匹,依臣之见,就免了吧。”
“当然,诏书上,还是要把这些都写上。”
“只是让传诏之人,去口述朝廷的困难。”
“如果赵风愿意每年按期上缴赋税,这些赏金、布匹、丝绸等物,一件都不会少他的!”
李傕说完后,等了一盏茶时间,也没等到刘协开口说话。
不过大家的耐心,都非常好。
刘协不开口,就不开口,反正大家耗的起。
又过了一刻钟。
刘协可能是困了,脑袋自然而然的往下动了一下。
李傕看到后,大喜:“陛下准了!”
“快去拟诏!”
一众大臣,对李傕等人的做法,十分不齿,但也无可奈何。
在经历董卓、王允把持朝政后,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
加上目前是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共同把持朝政。
所以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也不愿意做的太过分。
而如今,因为刘协还小,才十一岁。
什么事都不懂。
枯坐在皇位上,很容易犯困。
而只要一犯困,在犯困的那一瞬间,刘协便会自然而然的,往下动一下脑袋。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则会认为此举,是刘协在点头同意。
反正不管怎么说,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没有擅自做主,也没有威逼皇帝。
只是通过这种比较下作的方法,来把持朝政。
不过对比之前董卓等人的做法。
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还是比较温和的。
毕竟,一没有威逼刘协。
二没有睡刘协的后宫。
虽然刘协目前还没有后宫。
但宫女还是有的。
李傕说完,便看了刘协旁边的常侍一眼。
刘协旁边的常侍,立马大声道:“退朝!”
话音一落,刘协便站起身来,快速离开了大殿。
大臣们,也纷纷转身退出了大殿。
李傕、郭汜、樊稠几人,落在最后。
只听到从李傕口中传出:“真是便宜了赵风。”
“早知如此,便晚一些时日,在敕封赵风为镇北将军、并州牧了!”
------------
第六百八十七章 如何处理
晋阳,刺史府。
赵风沉吟了一下:“袁绍于龙凑战败。”
“元皓以为,袁绍如果真与吕布汇合起来。”
“对冀州,会是什么情况?”
田丰了然道:“袁绍在龙凑只是惜败于公孙瓒。”
“所以袁绍只要修整些时日,必然还有再战之力。”
“当然,如果没有外力的话,结果依然会是战败。”
“不过袁绍与吕布联手起来的话,结果又不好说了。”
说完,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
“丰觉得,我们目前,只需静观冀州变化即刻。”
“出兵之事,可以缓缓的!”
赵风点了点头:“你看,这十天来。”
“我不是一直没有行动?”
接着突然问道:“对了,元皓以为。”
“我们是即刻颁布募兵令?”
“还是等年后,再颁布募兵令?”
田丰沉吟了一下:“毕竟还有十天,就要岁末了。”
“百姓难得过个安生年。”
“募兵之事,也不急于一时。”
“还是年后在颁布募兵令吧!”
说完,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对了。”
“此次主公与匈奴人作战,我方大获全胜,缴获青铜弯刀,八万余柄。”
“这些青铜弯刀,主公准备如何处置?”
赵风笑道:“当然是直接重铸成小五铢钱啊!”
“这还用得着问嘛?”
赵风以前学历史时,还在好奇,为什么东汉末年,青铜兵器会被铁制兵器,迅速取代掉。
毕竟铁器的优势,从铁器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
要普及的话,秦汉的那场大战,应该就已经普及了,怎么会晚上这么多年。
不过经过这些年,赵风的亲身经历。
赵风总算知道了。
因为青铜类的武器、器物,都被各路诸侯,用来重铸成小五铢钱了。
现在一石栗米的价格,从之前稳定的二百二十钱一石,涨到现在十余万钱一石。
正真是一石钱换一石栗米。
物价这么贵,各路诸侯想要维持自己的开支,只能把青铜器物给铸成小钱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