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代八股文_邓云乡【完结】(30)

  这两股由“差堪慰”说到“足共慰”,在形式上虽然两股对照,字数相当,而在内容表上与上两小股却迥不相同。前两小股“行”、“藏”、“功名中人”、“泉石中人”正好是相反行为、事物的对照;而这两大股却“我”及“尔”的推进,行与藏是不可分的、“拟而求”到“身为试”是由“知”到“行”的推进,由“我”到“尔”的影响、由自慰到共慰的发展扩大,但在文字形式上又是对照的,连“差堪”到“亦足”,在语言结构上、平仄对仗上都是工稳的。如逐句排比,也不能发现各句主要词语结构和平仄也都是十分工稳和谐的,而语句又抑扬顿挫,像散文一样,十分自然流畅,没有一点四六骈文对仗的味道。这又表现了在文字运用上的过硬功夫。而这过硬功夫,不是表面的,不像四六骈文用现成典故排列即可。而这功夫是内在的,是基于极为周密的抽象推理思维,是把这章书的内涵、种种方面、各个要点、反正关系,大小范围等等,思维的极有条理、细致、分析、排比、正说、反说、引伸、延展、对照……一直到归纳,都能随着思维用八股语言表现出来,其难度远远超过四六骈文。

  中比之后是后比,关于后比,在《八股程式》中说:

  “后比者,欲其足乎后也,有承中比而起者,有逗下文而收者,有作题之下截者,要以深入一层,另生余议为佳。所最忌者,淡然无味,索然无辞,君子将于此观后福焉。其亦特出精神以应之哉?

  抑欲其余乎后也,有咏叹而异其说者,有旁证而实其义者,有反收而见奇者,要以别有一境,畅发题情为贵。所尤忌者,与中合掌处末曳尾,有司将于此观后劲焉。其亦更抒藻思以成之哉?”

  这也是“两股”文章,论八股后比之要点。简单说就是在后股要生发新义,所说“足乎后”及“余乎后”,“足”是发挥充足,“余”是留有余味,好的后比要“另生余议”,“畅发题情”,韩菼这篇文章,结尾后比两股,是专作“我尔”二字,在前面中比之中,把“用舍之交”、“行藏之疑”已作了充分的论述,在此则专从我、尔修养着笔,虽人事之变迁,我尔自能各行其素;虽积道德而不争气数,均是理想的修养境界,又以极达观的语气抒发之,这就是《八股程式》中所说的“另生余议”、“抒发题情”,虽是八股文章,但摹拟孔子语气,和颜渊说话,有深厚的感情成分。

  而这种感情成分,不是突然而起的。在中比与后比之间,又有两句“过接”,这里两句“过接”,均用“念夫”,高声诵读时,便使人有回肠荡气之感。情感从语音中自然表现出来。

  文章最后,在明人谓之“束股”。不同于“大结”,简单说,就是结束语。《八股程式》论“束股”云:

  “束股以筋节为主,当使言简而意赅,以余波见长,勿令一往而易尽其束与结也。或散行一段,或与起相应,或更作一势……呜呼,文无定法,岂斯言之所能赅然。规模略具,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八股文由破题至大结,在章法起、承、转合,讲究的非常细,每一部分如何思维,如何表现,讲究各种手法,非常细致。但又都是抽象的,各种题目不同,各个作者的思路、聪明才智又不一样,纵然同时读书,程度、基础近似,而各人想法各不相同,正亦如古语所说:人之不同,各如其面。因而文章的表现,也自是各不相同。所以《八股程式》作者最后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韩菼此文结尾,十分简洁,只是灵空的四句话,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作具体结束语,正是传神处,把孔子说话的语气形象地表现出来了。所以这种八股文并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有感慨、有情致、能引起人共鸣的意思深长的文章,所以被视为名文。

  叶公好龙,不能看到真龙就害怕,要知道麻雀,就要解剖一个麻雀看看。要知道桃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吃一个桃子尝尝。如果空说“八股文”,而不举一篇八股文,将其实地分析一下,看看究竟什么是八股文,那只是人云亦云,只是姑妄言之姑听之,并不能真对八股文有所认识。因而我在讲了前面几个题目之后,在此先举一篇文章,以我们现在仅有的水平,对之分析认识一下,这样举例认识之后,说到“八股文”,便有了具体感性的知识,就不是人云亦云地盲目空谈了。

  第九章:选文六篇

  在举例详细说明之后,这里再举几篇一般八股文作为例子,供读者结合前面《举例说明》一篇参看。为了避免读者看起来枯燥,前三篇《女与回也孰愈》、《不以规矩》、《皆雅言也·叶公》都在文后例加说明,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后三篇《不亦说乎、有朋》、《国人皆以夫子》、《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只分段加标点,未再加任何说明,以供有兴趣的读者自己思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