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代八股文_邓云乡【完结】(43)

  以上所说尊题、熟练、内容安排、表现手法、叙、议根本等等八股文写作方法,实际都是很原则、很肤浅的一些皮毛。照前人细致地讲起来,什么“理、法、辞、气”什么“炼字”、“炼句”,什么“局势”、“柱法”、“句调”,什么“不散神”、“不破气”……凡此种种,那就更无穷无尽了。制义源远流长,八股文作法早在元代就有人讲究了。刘熙载《艺概》引元倪士毅所作《作义要诀》道:第一要识得道理透彻,第二要识得经文本旨分晓,第三要识得古今治乱安危之大体。这三点其实已说到八股文作法的本质上。本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而刘熙载在引文后却又加一派“大道理”的按语道:

  “余谓第一、第三俱要包于第二之中,圣人瞻言百里,识经旨则一切摄入矣。”

  这就是把“圣人”神化了。既否定了第一点“识得道理透彻”,即思维严格训练、思路清楚这一内在因素第一位的重要性,又排斥了第三点历史知识、史识史断等渊博知识的重要性,而认为“识经旨”一通百通,便失去其论述的客观性,而是故作高调、大打官腔。忽然想到;现在人发表意见时,亦常常作此论调,所说内容虽不同,而调门却是一致的。不禁哑然失笑。这不但不符合别人的客观实际,也不符合他自己的客观实际,他的《艺概》一书,前面《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等数种,无不道理通达,见解扼要,真可说是艺海宝筏,足以启迪艺事疑航,顺登彼岸。没有通达思路,渊博学识又如何能写得出,岂止是“识经旨”一点便可全能的呢?

  总之,一切谈诗文作法的书或文章,谈来谈去,也只能谈一些极原则的东西,只靠谈方法,纵然谈的再细致,再具体,也学不好所谈的诗或文。也写不出所谈的好作品,因为写作的窍门,主要还在于读书和实践,主要还在于读和写。如具体到“八股文”,从前人讲八股的书及所见八股文来谈,其学会写和写好的过程,大概不外四个字:即“熟”、“练”、“开”、“会”四点。“熟”是书熟、笔熟,“练”是练思维、练技巧。“开”是开展读书领域、经史子集四部的书都要读。“会”则是心领神会,思维方法的进一步提高,一通百通,进一步通达。初学作八股、考秀才,一般小题,要求不太高,只限于一部《四书》出题,“五经”,读熟即可。等到乡试、会试要求更高,则不仅限于经书,就要读史、读集部古文,以及诸子百家。刘熙载《艺概》最后引王安石《答曾子固书》中句:“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说明要“知经”,就不能只读经,而要读史、读子,博览群书才可。再有思维锻炼的心领神会,不断提高,是八股文的思维规迹的关键。清初王士稹《池北偶谈》中汪钝翁(名琬)的话说作不好诗主要是不会作“八股文”的关系,认为“时文虽无关于诗古文,然不解八股则理路终不分明。”这“理路分明’’四字是八股文训练思路,锻炼思维的关键。汪琬的见解,可以说是说在要害上,是知其当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话。如说八股文作法,这是一切的前提了。

  第十二章:清代八股特征

  本书书名《清代八股文》,而清代八股文是继承明代而来的。清初进关在北京建立政权不久,即开科取士,一切都依照明代旧制。这时虽然政权是清代的,八股文基本上还是明代的。经历顺治、康熙初年之后,清代八股文从法定体制上,到各种形式及作者文风上,逐渐形成了清代自己的八股文,与明代八股文比较,自有其独特的地方,但从文风上比较,在今天说来,比较难以理解,只能从表面上说些特征。

  一是由顺治二年开始,即规定了八股文的字数,定为每篇不得过五百五十字。这当然是为了考试需要,因当时考试,不同于现在高考时间,语文只二小时。那时考秀才天不亮进场,天黑才出来。举人、进士考试三场,每场头天进场,第二天才出来。时间较长,不限字数,才气大的只要有时间写成洋洋数千字长文,那试官阅卷,就无法看了。所以要限制字数,最少下限,最多上限,均有规定。康熙二十年,因考虑五百五十字,似乎过少,作者词意未尽,就草草结束,影响文章内容,因增至六百五十字。乾隆四十三年,又明确规定乡试、会试四书文字数为七百。即:百字为完篇,文章在三百字以上,七百字以下,给参试者以较大字数上的自由,这样写起来较为方便。《制义丛话》中总结说:“长短得中,至今遵守,间不可易之定式也。”这一字数限制,大概到废八股文时,也还执行着。至于前选袁昶文,篇幅过长,那是特殊例子,或因系拟作,自持才大,不受科场限制,随意写长,也未可知。

  二是明代制义有大结,即在文章结束后,作者又作总结性的发挥,词句较多,可抒发作者见解。清代八股没有“大结”。梁章钜《制义丛话》引其祖父《书香堂笔记》并加按语补充道:

  “前明制义,每篇之后,多有大结。本朝陆清献亦尝论大结之不可无,汉唐以下之事,皆可借题立论,随题可以缀入。明之中叶,每以此为关节,后因文日加长,此调渐废,至我朝康熙六十年,始悬之禁令。乾隆十二年,编修杨述曾,忽有复用大结之请。大学士张廷玉等奏驳:以为若用大结,未见有益,而弊窦愈起,断不可行。其议遂寝,至今遵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