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名卫兵结成一道人墙挡在城垛口,让曹军暂时无法过来。
而太史慈死死用双戟撑住身体,可以说这个时候他完全就是用自己的意志力和身体较劲。这三天之内,他不眠不休带着马家轻骑来回突纵了不下十次,有一次还差点被夏侯渊的虎豹骑彻底围杀在阵中。
看似浑身无伤的他,早已被夏侯渊长枪破袭一击下受了内伤。只不过,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让自己兵士看到主将已经快要不行了。
当听到李驰那句话的时候,太史慈当时陡然升起的念头,就是怒斥李驰然后激励兵士挺下去!而太史慈也确实正准备那样做,只不过,他在开口之时,猛然看到了李驰盾牌上那些与前日不太一样的箭支,出口的话就变成了:“李驰!你……你不觉得这些箭支很是蹊跷?”
李驰的眼光当即涣散了一瞬,他的思想在那时没有跟上太史慈的节奏。只不过当他真的注意到那已经深深刺入盾牌上的箭支上之后,他才惊愕大叫道:“这,这是?!”
靠近太史慈身侧,躲入太史慈亲卫的保护当中。李驰才有那么半分的时间来释放他的震惊,他费力将一直箭拔出来,不可思议地说道:“这是马家床弩上所用的弩箭!”
那支弩箭长二尺五寸,硬木为杆,雁翎为簇。这样的规格,与马家攻城床弩所用的弩箭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恍然之间,两人也同时回想到,不知何时,敌人在城下已经可以和城上的他们相互对射了!
要知道,文定城上已经装备了可以射程在二百外的摧山弩。文定城虽不高,但敌军要是想将弓箭射上来,怎么也需要二百三十步以外的距离——之前两人以为是战况激烈,突破而来的敌军射来了弩箭,可现在看来,敌人已经在开始用弩箭来压制文定城的守城优势,并掩护他们顺利抢夺文定城了!
猛然发觉如此巨大的军事转变,太史慈和李驰的大脑都“轰”的一下炸了起来。虽然马超已经提过马家弓弩、战骑之利很快不会成为马家军的心理倚仗。
但这个转变来得如此迅速,而且还是在最不该出现的时机出现,这是在让太史慈和李驰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荀攸弯着腰跑过来,满脸尘土,手里攥着太史慈的帅印。他把帅印塞到太史慈手里,甚至冒着一定的生命危险,暗中搀扶了太史慈一把。
“将军!我们该准备巷战了!”
荀攸的这一声厉叫立时让太史慈恢复了神智和指挥官应有的责任,他在荀攸的努力下,艰难地看了战场一眼。荀攸这位参军已经聚集了三千到四千左右的马家军,组成一个突进阵型开始向着城下旋转而去。在旋转的过程中,不断还有马家军军加入。当这个突进阵抵达城楼口的时候,已经积累了将近六千人的规模。理所当然的,曹军的注意力也逐渐集中到这里。
太史慈明显知道荀攸在有意间在他神智有些不清的情况下,替他做出了一个很正确的决断。当即太史慈感激地看了荀攸一眼,随后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开声嘶吼道:“突破下去,隐蔽于街巷当中作战!马家军威武,荣誉所在,我等死而无怨!”
“荣誉所在,死而无怨!”拼杀当中的马家军,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仍旧记住了身为马家军军人的荣耀。在他们的主将需要他们付出生命的时候,他们没有半分犹豫为什么!
李驰当时也反应过来,扶住太史慈想退回城中死战至最后一刻。但太史慈却在迈步同时,将手中的弩箭交给荀攸道:“荀先生,我们马家兵弩战骑纵横无敌的神话要结束了”
而荀攸接过那箭簇淡淡看了一眼,随后便丢掷在一旁道:“我们马家军从来不是靠这些走到了今天,这些腰引弩的弩箭,也从来不是决定战役胜负的关键。”
“腰引弩?”荀攸的这个名词,一下将太史慈和李驰从理解误区当中解救了出来。
荀攸的语气,说不沉重,是不可能的。但这份沉重当中,他仍旧保留了他对战场上犀利的判断:“不过,一直到现在,曹军在文定城才祭出这等法宝。至少可以判断出,其一,曹军对文定城志在必得;其二,便是曹军的这些装备远不及我们马家军充盈。其三,也是最可怕的一点……”
“是什么?”
“真正主持这样一次疯狂不顾猛攻的人,不是那个擂鼓的夏侯渊。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在一个人面前明志表决!”
“荀先生是说?”太史慈猛然也醒悟过来,夏侯渊这三天的表现,的确有些不太正常。迫切想要破城的夏侯渊,竟然没有亲自参与一次攻城——这样的表现,与他从不低头的骄傲不是相符的。
唯一的可能,便是他背后那人,严令不许他亲自出战。而那个人可以让夏侯渊言听计从的人,只有一个!
“假如我猜得不错的话,对面中军大帐当中,坐着的应当就是曹氏的当家人,曹操!”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曹军营啸!
就在荀攸和太史慈相谈之间,一名太史慈身旁的士兵忽然惨叫一声,一支飞箭射穿了他的咽喉,然后整个人就这么倒了下去。太史慈看着部下的尸体,一个念头电光石火般地闪过,将他委靡不振的身体一下子点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