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马超的印象当中,荆州还有一批牛人没有出现在此次科举当中。例如“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此人外交能力极佳,历史上于刘备东征之时,曾招纳五溪蛮夷,蛮夷全部顺从蜀汉,后多番出使吴国。
还有三国时期第一位经济学家刘巴,他也是荆州零陵人。此人对商业十分有天赋,精统大局的能力,几乎不亚于曹操手下的荀彧……诸如此类人物,马超没有过多废话,直接下达了征辟令,强拉硬拽这些人入长安。如若不从的话,嘿嘿,不用马超动手,正在长安闲得长毛的司马懿,会用数不尽的办法,让他们知道惹马超生气,后果有多严重。
不过,相较于文科的大丰收,此番武举便有些鸡肋了。造成这种原因的有两种,一种是三国后期的名将,几乎都被武略世家给把持了,例如曹氏一族和夏侯一族的后人,在三国后期简直大放异彩;而孙家那里也相较不错,关羽、张飞的儿子们也算争气。至于剩下其他的,大多是一些莽夫硬汉,在马超看来,总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毕竟,随着马超的强势穿越,这个时期的战役模式早已同历史有几多不同。单说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发明,以及宿铁兵刃的横空出世,一下便令普通骑士的战斗力足足提升了三成以上。随之而来的军种、各类战阵被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打仗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个人勇武已经不再太过重要的因素。
在汉末初期的时候,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例如黄巾起义之时,不过是一群农民拿着钉耙乱哄哄叫嚷冲锋而已。在那种情况下,各地都轻而易举出现各种以一敌百破阵闯营的高手,但是到了现在,一个人想做这种事情简直是找死,面对一只训练有素的部队。凭借个人的实力,没有全军的配合,根本是行不通的。就算是吕布,若是遇到徐晃手下的重甲骑兵,就算只有五百人,他不要说闯围而出,就算能支持一两个时辰,就已经算是极了不起了。
这也是马超对那些弓马骑射娴熟、但缺少军事韬养的武举勇士感到遗憾的第二个原因。
然而,瘸子里面挑将军,马超还是收获了一些资质很不错的战将。例如出身武威武学世家的毌丘兴,他的武艺虽然不算上等,但对兵法韬略却颇有自己的认知;还有胡遵,这个也是凉州好男儿的家伙。最后一个,是被诸葛亮誉为晓畅军事的向宠,因为祖籍襄阳,才被马超收入囊中,可笑的是,这个家伙参加的竟然是文科……
当然,还有凉州王双,这是曹魏后期出名的猛将,在三国后期表现极为抢眼,曾经杀死蜀汉大将谢雄,龚起,重创张嶷,威名赫赫。在三国后期,这样以一人之力而动摇敌军的,除了文鸳,他算是极少见的一个。
不过文鸳这个家伙嘛他的父亲文钦此时才年满四岁,马超已经无语。
而一些真正后期名将,例如陆逊倒是已经成年十五岁,可惜已经被孙策许亲套牢;邓艾,刚从娘胎里出来;钟繇的儿子钟会、陈群的儿子陈泰,灭了吴国的王濬,这个时候连个受精卵都不是;至于说什么陆逊的儿子陆抗,还有与陆抗建起敌我革命友谊的羊祜,以及羊祜的继承者杜预,那更是遥遥无期……
面对如此现状,马超咬了咬牙,他的决定:既然搜不到,那从军校里培养!黄忠的儿子黄叙、张辽的儿子张虎、庞德的儿子庞会等这些家伙们,只不过没有他们父辈的运气,再没有一骑闯营风光的机会罢了。真实的军事能力,还真不见得能差到那里去!
第一千三百二四章 天才少女黄月英
马家的文武取士,已经开创这个时代的先河,唬得曹操同一时间便颁布了求贤令,大举逸材,兴设学校,廷礼文士,唯恐落至马家后尘。然而,作为远远引领这个时代潮流的马家,即便在同一件事上,仍旧不仅仅只做到表面。此次科举,除却文武之外,此次杂学恪物取材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在马家商业马车的大力拉动下,不少具有创新能力的手工业,在此番杂学取士当中获得了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丰厚回报。
例如,马家兵工厂那个冶铁锻钢的蒲元,因为在马超提出所为保准化流水线作业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技术改良,马超当即擢升蒲元为将作大匠一职。此举完全打破了汉末手工业者不得为官的惯例。而郑浑这个家伙本身便爱钻营,提出了兵刃签章盖名的办法,使得每把百炼宿铁兵刃都有据可查。对于郑浑这等冒着得罪全行业、但只对马家军有利的行为,马超自然更是不吝赏赐,给予郑浑监查马家军所用兵刃质量的大权。
还有那位有些疯疯癫癫的周麦田,这个家伙除了在水利设施上已经使得关中平原成为万里良田之外。还解决冶铁耗费人力过大的问题,发明了一种鼓风机械——水排。
水排的出现,顿时让马超发明的风箱成为鸡肋,长安上所有的鸡都对周麦田感激涕零了。它们再也不用担心被马家匠人扒光鸡毛之后再被煮成鸡汤了,这个改进,当时就令长安大街上鸡蛋下降了三文大钱,用喜大普奔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水排还是延续了周麦田的老本行,即以水为动力,通过滚动机械,使皮制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这种机械用力少而见效大,被长安人称为“麦田水排”,水力鼓风炉的发明,是马家冶炼技术史上又一大进步,冶炼锻造效率又增一台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