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被点到的几人纷纷下跪,忍不住落下泪来。
“好了,别动不动就下跪,这样,一会儿我出去一趟,你们先在客栈休息。”赵风道。
赵风想去拜访谁呢?一个是当下的洛阳令周异,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有一个聪明绝顶的儿子!美周郎,周瑜!
其次呢,赵风还想去拜访的便是蔡邕了,这位当代大儒是赵风最敬佩的汉末大臣,蔡邕字伯喈,东汉末年桓灵时期的著名士子。
作为汉代乃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通才式人物,蔡邕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举凡碑诔、辞章、史志等,靡不精通;他工书擅画、精于音律,兼及天文律历、阴阳谶纬术数等,无不博洽。
而且在董卓身死之时,只有他一个敢去为这个万人唾骂的相国收尸!此等知恩图报的勇气可敬可佩!
当然了若是能得到我们蔡妹妹的青睐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了。此时,蔡妹妹应该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儿吧?
想了想,赵风还是先决定去拜访蔡邕,因为若是先去拜访周异的话,无缘无由。但是蔡邕就不一样了,蔡邕是名士大儒,受万人敬仰,赵风可以以学子的身份去拜访!
说干便干,赵风也不是那种拖沓的人,赵风写了张拜帖,便出了客栈,问清了去蔡府的路,便朝着蔡府走去。
蔡府很小却很清静,递上拜帖之后,门很快便再次开启,竟是蔡邕亲自出门来接。
“后学末生赵风,赵子虎,见过伯喈先生!”赵风向蔡邕深深地鞠了一躬。
“子虎快快请起,快跟我进来。”说着蔡邕拉着赵风的手便向屋内走去,这股热情劲儿,实在让赵风摸不着头脑,不禁在心中大声问:这特喵的是什么鬼?
要说蔡邕为什么对赵风如此的热情?这还源于赵风的那一封拜帖。本来蔡邕正在书房练字,忽然间书房门被敲响。
“什么事?”蔡邕皱了皱眉。
“老爷,有一个青年想要求见老爷,这是拜帖。”管家说道。
“放在那里吧!”蔡邕头都没抬地说道。
管家将赵风的拜帖放在了桌案的一侧,便退了出去。
蔡邕本不在意,因为一天天来拜访他的人太多了,若是每个他都见,那他不得忙死?
但是,当蔡邕的目光瞥到那封拜帖时,蔡邕惊呆了,世上竟然有这么好看的字!
蔡邕赶紧放下笔,拿起拜帖读了起来,越读他越是惊讶,文采朴实无华却斐然成章!尤其是最后那首所谓涂鸦之作《秋暝》更是令蔡邕喜爱不已,就算是他自己,恐怕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句啊!若是错过了这么一位青年才俊,那将会是多大的损失啊!
于是,他立刻起身出门,热情地将赵风迎了进门,生怕错过了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
第19章 蔡琰
“伯喈先生,您这是?”生生背蔡邕拽进屋中之后,赵风一头雾水地问道。
“子虎啊,你就别叫我先生了,你这文采,几乎可以做我的老师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么美的意境啊!老夫可是自愧不如啊!”蔡邕道。
“不不不,伯喈先生,那只是风闲来之作,登不了大雅之堂,更不如伯喈先生您的那些大作!此次前来,风便是想要聆听先生的教诲,实不敢妄言!”赵风道。
听赵风说的如此谦逊,蔡邕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样吧,子虎,教诲谈不上,我们平辈论交,你看如何?”
“这怎么可以?伯喈先生乃是当世大儒,而风仅仅只是后学末生,怎敢与伯喈先生平辈论交?”赵风道,“不如这样,伯喈先生此般年纪,可为风之师也,风便以师之礼待您,伯喈先生意下如何?”
“这,怕是不好吧?吾岂可为子虎之师?那子虎之师当何去何从?”蔡邕道。
“呵呵,伯喈先生说笑了,子虎病无老师。”赵风摇头笑道。
“哦?”蔡邕大惊,“那汝之学问从何而来?”
“不瞒伯喈先生,风之师仅有童师一人,他教我枪术武艺,至于诗词文章,风自幼好读书,便遍览古今之书,正所谓厚积而薄发,读者多矣,文章自然水到而渠成!”赵风道。
“厚积而薄发……水到而渠成……”蔡邕回味着刚刚赵风的话,“子虎当真大才也!如此,老夫有一想法,不知子虎愿意与否?”
“伯喈先生但说无妨!”赵风道。
“既然子虎没有老师,那么老夫便厚颜收子虎为徒如何?”蔡邕道,“如此,老夫还能将子虎介绍给一些老友,子虎将来当不可限量!”
“如此,风求之不得!”赵风大喜,他此行是来做什么的?就是来忽悠蔡邕,争取跟他套上点关系,再去拜访周异之时还能有点缘由。如今,赵风仅凭一封拜帖便博得蔡邕的青睐,直言要收赵风为徒,那他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更何况,蔡邕可是当世大儒,拜其为师比之常人可要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啊!当时的那些名士,有多少是十分注重名望的?为何袁绍那个遇大事而息身,见小利而望命之人,会坐拥北方冀,青,并,幽四州之地?良臣名将数以百计?还不是因为他有些一个四世三公的名头?使得一些士子争相投奔于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