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渊的“鬼话”,李儒心里自然清楚,场面话罢了,还是面带感激拱手道:“多谢夏王惦念了,在下如今乃无家可归之徒,前来投奔,还望夏王收留!”
“那是自然!”刘渊大手一挥:“文优英才,如今来投,孤欣喜莫名,怎会拒之门外。有文优相助,孤大业可期啊!”
见刘渊将自己抬地那般高,李儒心中可没有多少波澜,更不会自矜,反而轻笑着奉承刘渊:“大王能将没落的匈奴发展壮大,并草原之众,南来争雄华夏,才是一代雄主,令人敬佩!”
两人你夸一句,我赞一句,相谈甚欢。旁边的吕布见状,自觉被忽视了,轻咳一声,打断二人“你侬我侬”,吸引着注意力。
刘渊看向吕布,摸了摸小胡子,笑道:“倒是把将军忽视了,孤之过!”
“夏王,这位便是奉先将军!”李儒指着吕布对刘渊介绍道。
“将军飞将之名,孤亦有耳闻,如今来投,必厚待!”刘渊对吕布道。
见刘渊的态度,吕布心下稍安,拱手回道:“多谢夏王,末将愿为夏王效力,征战天下!”
“孤还记得,当初在平阴,闻将军领军,孤可是‘狼狈北逃’啊!”刘渊突然提起中平六年,在河南与吕布的这点交情。
闻刘渊谈起他都快没有印象的往事,吕布心里咯噔一下,这夏王不会因为那点“恩怨”而记恨吧。但见刘渊笑宴宴的样子,亲近之象不似作伪,有些摸不着头脑。
“将军不必误会,孤只是突然想起当年的‘交情’,徒做感慨罢了!”刘渊淡淡一笑:“今日得良臣勇将来投,当浮一大白。今夜,孤设宴,同安邑上下,喜迎二位!”
“谢夏王!”
……
在刘渊接见李、吕二人时,安邑城中的驿馆一房间中,高顺与张辽对案而座。高顺冷硬着一张脸,沉默,张辽表情中则带着点茫然与纠结。
“看来,将军,是真要投靠胡夏了!”良久,张辽叹道:“我等真要从之吗?”
做为从小生活在并州边郡的汉家子弟,张辽对胡人自然没什么好印象,如今吕布要投靠刘渊,他心底自然失望不已。
“我效忠于将军,将军作何选择,吾听命便是!”高顺没那么多想法,表情严肃,但声音中亦有些苦涩之意。看向张辽:“这一路来,文远心存去意,某与你相交,自是知晓。如今趁将军与李儒不在,可自便,从速,吾不会阻拦!”
“张辽闻言,脸上意动之色明显,望着高顺道:“兄可愿随某一同去之,关东英雄甚多,你我前往投奔,哪怕为一小卒,亦比起效命胡夏,受人唾骂来得强!”
“文远不必劝了,还是抓紧时间离去吧!晚点等将军归来,只怕你想走都难了!”
张辽摇头对高顺道:“但愿他日,你我不会战场相见!”
说完,便起身出门,没有立刻离开,转向一处,那是荀攸所在。
------------
第236章 逃不掉
“公达先生!”到荀攸被看押的房间内,张辽对荀攸轻唤一声。
荀攸正撑着脑袋,侧卧于小案旁,闭目沉思。闻声,一睁眼,但见张辽,发问道:“文远有何事?”荀攸是认识张辽的,对其也是颇为欣赏。
“将军欲投靠夏国,辽不敢从贼,决议去之。愿与先生共同逃亡,另寻他处!”张辽打望了门外的两名守卫一眼,低声道明意图。
荀攸闻讯,当即直起了身体,眼中露出点思索的表情。他一路被李儒挟持而来,一直苦寻脱身之法,但李儒奸猾小心,将他看守得紧,不给他机会。
如今李、吕二人求见刘渊去了,若得张辽相助,得脱牢笼,也不是不可能。士卒被徐晃截下,随李儒吕布上安邑的人并不多,只得高顺等军官与十几名卫士。这算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了,若待李儒归来,再想逃脱,怕是千难万难,荀攸心中清楚。
张辽见荀攸表情,以为他不信,赶忙禀道:“先生不必怀疑,辽已经下定了决心,誓死不从胡夏。”
“不,对文远之志,在下焉敢有所猜疑!”荀攸起身,悄声道:“如今你我身处这虎狼之穴,若要得脱,还需小心、从速,且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张辽闻言点点头,对门外的两名看守唤一声:“你二人进来!”
门被打开,两名卫士入内,对张辽拱手道:“张都尉,有何吩咐?”
“你们看守辛苦了,下去休息吧,此人,由吾亲自代尔等看管!”张辽咳笑一声。
两人对视一眼,没做应命,其中一人道:“李先生有吩咐,让我等寸步不离看守荀攸,不敢烦劳都尉!”
张辽闻言,眉头一皱,叹一口气:“对不住了!”言罢突出长刀,趁其不备,抹过其中脖子,鲜血溅了一地,还未发声便重重倒下。另外一名卫士见张辽暴起发难,大惊,拔出武器就要反抗,被张辽捂住嘴反手一刀捅入腹部,用力一搅,抽搐几下软倒在地。
“文远,冲动了,杀了此二人,动作就大了!”荀攸叹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