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内有此等恶匪,一无所觉,杨定这郡守干得还真是不错啊!”刘渊嘴里说着反话,猛砸了一下桌案。
......
华阴之东,再次驾至,刘渊有种故地重游之感。雄伟的关口矗立于潼关道上,阻隔东西进出路。
“当年你监筑的潼关,如今已然成为三辅最坚固的屏障了!”立于关头,刘渊对身旁的高顺道。
轻按着女墙,当初筑关建城,数月之间骤起,高顺也是投入了许多心力的:“好几年了,如今能成此雄关,皆王将军之功啊!”
潼关守将王顺就侍驾在侧,闻高顺提到自己,面露喜色,对刘渊道:“这都是臣应当做的!”
扫了眼王顺,这个青年将军,“忠良”之后,虽然没有表现出太过出彩的能力,但胜在安分、听话,在刘渊心中还是有点地位。
没在潼关待多久便起驾东行,此次出巡耗时过久了,称帝以来,刘渊是从未有离开长安这般久。
路过弘农时,诏命一下,直接将太守杨定给撸了。杨定当初是同张济一起降服刘渊的,彼时关中初定,上下可用之人甚少,杨定被委任太守,替刘渊统治全郡。
比起张济战亡,杨定这些年日子过得倒是挺滋润,掌握着全郡十数万人口,世家讨好,豪强跪舔,好不得意。
刘渊这一纸诏令,一撸到底,自然不服,但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颇为落寞地归长安去,再寻机会。
任职于吏部的李历被刘渊调来充任太守,这些调动,都是刘渊在为他日对战做准备。函谷背靠弘农,一旦战起,弘农便是其第一后盾,不容有失。以杨定以往的表现与能力,已经不足以让刘渊放心了,该换,果断便换了。
入得函谷,前驻河内轵县,统筹两河军政的徐荣,跨河而归,迎刘渊。
“许久未见,将军风采依旧啊!”为表重视,刘渊亲自扶其起身,赞叹道。
“老了,老了!一代新人胜旧人,末将越发感力不从心了!”徐荣面容间有些疲惫,这些年,面对曹仁、高览的进逼,其以薄弱之兵应对,确是消耗了不少心力。他早过了不惑之年,两鬓间也有白发丛生。
“将军正身强力壮,这就过谦了!”刘渊哈哈一笑,劝慰道。
邀徐荣入堂,听其将如今河雒的情况细细汇报。虽然这么长时间以来,多有从奏报中得知局势之发展,但总不如其面陈细况来得清晰。
从三年前起,曹操便不断从兖、豫迁徙户民填补河南人口空缺,以粱习为河南太守,辅助曹仁镇守雒阳。如今的雒阳,经过数年之恢复,已然成为了曹军西进之重要基地。尤其今岁,魏军西移,屯兵已有两万之众,曹操的青州军也有一部西来。
河内的袁军也一样,招抚了司马氏,得到了河内士族的投诚,在其协助下,平复郡内乱象,向西、北进击。徐荣在河内,也仅能稳守住轵县。
“有些不妙,我们要早做准备了!”刘渊得出这么个结论。
------------
第338章 曹老大是个老阴bi
“这个梁习是何人,听起来,是个有才之士啊!”刘渊的注意力放在曹操的河南太守身上。
“此人也算青年俊杰了,初为郡吏,曹袁相争时,为曹操发掘,调至雒阳,从属于曹仁。其人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残破不堪的河南,在其治理下,有复兴之象。这些年曹仁用兵,梁习治政,二人相辅相成,势如猛虎啊!”徐荣眼中满是忌惮之意道。
“中原之地,何其多人杰,曹操麾下有这诸多良臣勇将,朕倒有些眼馋呐!”刘渊感叹道。
“河雒之地,暂处守势吧,朕回长安,当立行调度之事,兵力东来。赵魏侵逼,大夏,也该有所反应应对了!”想了想,刘渊淡淡道。
袁、曹两方动作频频,显然他们是按捺不住了,刘渊心里生起一股紧迫感,这四年安稳的日子,要到头了。
......
睢阳,观摩完新组建而成的虎豹骑,曹操喜悦而归府。这几年,与袁绍交好,好不容易从其手中抠出了些良马以充战马,共得两千五百余匹。作为中原霸主,于此方面,倒是拮据地很。
骑军,在天下诸侯的军队体系中的比重地位,越发高了,深受重视。刘夏就不必提了,袁绍这些年于河北,也是苦心编练精骑,以应对夏军。
当初曹操不过六百虎豹骑,与孙坚淮南一战,被孙策统率江东铁骑应对,两败俱伤。在中原,曹操也开辟了些马场,行马政,但养出来马,也就能做驽马,无法用以作战。天下马源,刘渊占据大部分,袁绍得其一,其余人都只能在双方牙缝里抠出些。
“袁本初,也太过小气了!费了诸多财货,就换来这么点马匹!”一边走,心里一边吐槽。不过这有,也比没有好。
“恭迎父亲回府!”一入府门,长子曹昂迎了上来。
“子脩啊!”跨步入堂,观曹昂一直亦步亦趋跟着自己,偏头问道:“有何事?”
俊朗的面上流露出一丝犹豫,曹昂抬手请命:“闻父亲欲西讨胡夏,儿子请求随军出征!”
“咦?”曹操闻言止步,转头盯了曹昂一眼:“孤未下过命令,表明心意,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