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张绣自然察觉到了这些,纵使再不信,但在楚卒那没完没了的念叨下,张绣也慢慢动摇了。脑中时而浮现起当初刘渊见到邹氏的反应,又想起刘渊主动让自己将邹氏送回长安,越想越不对,越想越觉得邹氏当真被刘渊收为禁脔。
心里坚定了这点,张绣爆发了。对张绣来说,刘渊“此举”是对他与故去的叔父张济羞辱太甚。还在函谷的刘渊浑然不知,在武关这边,他已经被“上邹氏”了。
怒意一生,尤其是自诩多年尽忠尽职守备城池的张绣心中有滔天之恨,反叛之心顿起,“忠汉逆夏”的大义在胸中燃起。献关,放楚军!
因武关城中夏军死忠军士甚多,对武关的守备,刘渊可是极其重视,各种安排也算到位,有不少胡族士兵。
张绣因与亲信胡车儿相议,一面派人联络刘备,一面欲聚亲军夺关献城。可这一世的胡车儿,虽然敬佩张绣,但其想要背叛大夏,背叛胡人信仰的大帝刘渊,这是胡车儿也不能容忍的。
转手就卖了张绣,杀了张绣欲派出城联络的信使,快速报与李乐。
------------
第374章 刘备剿刘珩
李乐闻此自是大惊,他唯一的长处就是听话,忠心执行刘渊的命令。这数月以来,看张绣卖力地守备城池,他也尽心辅助。
对楚军散播的留言,他自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张绣也未表现出什么异常,这说叛就要叛了,很是突然。
也顾不得纠张绣之想法了,恭敬地取出刘渊赐予他的令箭,调军兵,在胡车儿的配合下,一举拿下张绣。以张绣在武关威望故,李乐暂时不敢杀他,囚禁之,以刘渊令箭压诸校。
张绣经营武关多年,怎么都有一些亲信部曲,对这些人,李乐想要替换,却也怕动作太大,激起兵变,处理得战战兢兢。上层有变,武关的夏军士卒们,自然有所察觉,军心有所动摇。接过城防,李乐是有自知之明的,知晓自己的才能只怕不足以守卫住这要隘。赶紧派人上报刘渊武关的状况,请他另派人来武关主持。
徐庶在楚营,期待的也就是城中的张绣的反应。只是过了这么久,依旧未有什么太大的动静,他对张绣的判断出现偏差了?
当然,李乐禁张绣时,城上总是露出了一些破绽。不过徐庶犹豫了,并未贸然建议刘备进攻。到此时,徐庶心里也清楚,他期待的“武关之变”怕是难以成行了。北方战事将弭,刘备也该撤了。
“主公,张允来了!”一名面相冷峻的青年将领凑上来,压着嗓子禀道,对张允没有一点尊敬之态。此人正是魏延。
凭刘备的手段器量,魏延、黄忠这二人,自然很快令其心悦臣服。
从刘表手里挖来了魏延,刘备以其勇略,对之是十分器重,直接提拔其为麾下偏将,在刘备麾下,虽至寒冬,魏延也觉自己的春天已经到了。
“这张允在宛城逍遥了这么久,怎么突至军前?”刘备表情一沉,瞥向徐庶。
徐庶面露思索之情,摇摇头,对刘备道:“主公,还是先见一见我们这个张都督吧!”
“就听元直的!”刘渊一收袖,表情平淡:“走,我们去见见都督!”
原本是想到营前亲自相迎,结果未行半,便得知张允已入中军大帐。
折返而去帐,营中张允带来的三千士兵已然趾高气昂地入驻,属于刘备的帅帐外,侍立者数十张允亲兵侍卫。
“主公恕罪,张允硬闯帅帐,末将不好拦他!”陈到脸色有些难堪地上前向刘渊禀道,看起来,好似遭受到了张允的羞辱。
“他毕竟是都督!”刘备眼神平静,看着陈到:“叔至,你做得对!”
入得大帐,便见张允一身华丽甲胄,正端坐在自己的帅案上,翻阅着军情。文聘则侧坐一案,似乎在闭目养神。
“都督亲至,备未及亲迎,还望都督恕罪!”刘渊脸上洋溢着笑容,对张允道。
见刘备入帐,张允抬眼看了刘备一眼,并不接话,只是将审视的目光放在他身上。
“拜见都督!”见张允这表现,刘备明白他的意思,拱手拜道。其后诸将,不管所思所想,也俱压抑着情绪对张允行礼。
得意一笑,张允略带轻蔑地看了刘备一眼:“玄德公,率我荆襄一万五千多精锐士卒,不攻关,不克城,反而屯兵关下,尽做收买人心之举,是何居心啊!”
面对张允的阴阳怪气,刘备眼中闪过一道冷意,不过很快收敛起来,颇为恭谨:“都督怕是误会了,武关城池坚固,守卒精锐。我军兵力虽然倍之,却不好白白耗费士卒性命做城战。”
“再加军资不足,备实在有心无力啊!”刘备玩味地望着张允。
闻言,张允冷哼一声,他明白刘备在暗示他克减军需、扯他后腿之事。
“不知都督此来何事?”刘备淡淡然地看着张允。
“你在武关裹足这么久,徒耗国力军需,而无寸功。襄阳那边,诸公坐不住了,楚王王命,令本都亲自接手大军!玄德公,没有意见吧?”张允仔细打量着刘备表情的变化。
但刘备何许人也,岂是张允能够看出其想法的。
按住身后闻言面带愠怒的魏延,刘备平静应道:“都督本是北方众军的统帅,备岂敢有异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