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卜赤弇等胡臣暂时没有动,静静地打量着刘瑞,直到被王柔出声提醒,方才下腰。刘仇眼神有些冷,先瞥了眼刘珩,再盯着刘瑞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这下,便只剩下陈、周、郑三王了。集中在三王身上的目光,多含有惋惜。三人没有动静,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刘瑞面上的喜色淡去不少,望着三位王兄,这一次他的腰直了很多。
“臣刘琤,拜见太子殿下!”还是刘琤先“屈服”。
“拜见太子殿下!”刘珩淡漠一礼。
等到刘珝,他只是随意地一拱手,宣泄着他的不服气。
当所有人都拜倒的时候,刘瑞只觉得整个天地都随着他身份的变化换了颜色。伸出手,刘瑞的声音压制不住颤抖:“诸卿免礼!”
“谢太子殿下!”
“臣腿疾犯了,这便告辞了!”在刘瑞脸上蹦不住笑意时,刘珩给他的心情蒙上一层阴影。
刘珝则话也不讲,转身便离去。
刘琤,留了下来。
在殿中,刘渊斜靠于大案,眼神深邃。刘瑞受礼的情景,他依稀可见,沉着脸低念道:“太子位置是给你了,能不能坐稳,就看你自己的了!”
晋王刘瑞被立为太子的消息,很快传遍的宫内外,纵使近月以来,其呼声极高,但真到刘渊下诏落实下来,还是惊掉了一地眼球。
消息传到晋王府,阖府上下,一片欢腾。似种邵,与王府僚属弹冠相庆,激动不已。
在这喜立东宫的欢欣气氛下,支持刘瑞的一干臣子,只有少数真正为刘瑞考虑的人,头脑依旧清醒着。太子刘瑞,他的根基依旧浅薄,甚至相比于三个兄长,没有什么根基势力。
刘瑞,从及冠封王,入职中枢,到监国,再到入住东宫,不过半年的时间,这一路走得太顺了。对于一个十六年来说,想要在如潮的荣耀中,不迷失,是否太难了。
同时,还有人反思。
立了太子,这朝局真得就能稳了?人心真的就定了?莫说那几个从小争到大的权王,他们能甘心?有的人,就是太乐观了。还有人,似种邵这样的,正在兴头上,何曾会顾及那诸多。
在他们看来,这名分既定,大局便已定。刘瑞入主东宫,是他们这干汉臣的胜利!
乾德六年秋,在正式的册封典礼后,晋王刘瑞,正式入住东宫。
------------
第415章 建宁九年
建宁九年(202年)春,魏国梁郡,睢都,魏王曹操王驾自南缓缓回城。当年,挡不住百官与治下子民的“如潮热情”,曹操终究还是称王了,在天下诸国非帝即王的局面下,他仅为魏公,太没牌面了。哪怕称王,为怀念那基本已经逝去的大汉,曹操依旧以建宁纪年。
在王驾之上,曹操接受这睢都百姓的热烈欢迎。曹操,在魏国,深得民心。此次,他方于南郊睢水之畔,带头开启了今岁魏国的第一耕。
魏王宫,是在当初的霸府基础上扩充的,完全不能以宏伟壮丽来形容,与长安、邺都相比,太过简陋。哪怕比起蜀汉的成都、楚汉的襄阳,都有所不如。不过也正因如此,曹操以其躬俭省约,深受魏国上下称道。
“将世子、尚书令与诸侍中与孤唤来!”一回宫,曹操便对左右吩咐道。
“青州情况如何了?”待曹昂与荀彧、程昱、刘晔等臣坐定,曹操直接问道。
这几年来,天下总体上是比较平静的,北方三国都在舔舐着伤口,恢复着势力,相互之间防御大于进攻,没有大的战事发生。
但是夏、赵、魏三方之间,摩擦却是从未少过。从两河之地,到太行一线,再到幽州,几乎沿着当年北方大战交锋处焦灼着。唯一的区别,大概要属赵魏之间也开始起冲突了。
曹操这边,依旧奉前汉,这对代汉的袁赵来讲,是啪啪啪地打脸。虽然暗地里合作抗夏是共识,但关系确难像当初那般“亲密”了。
在去岁秋末,青徐那边,起了冲突。先是边境巡卫斗了起来,然后牵扯到边军,斗着斗着,就掀起了一场局部战役。赵国的安东将军郭援,自临淄领军南下,攻魏泰山,未果,折兵千余。
冬至罢兵,今岁初,再次动兵。镇守琅琊多年的魏威虏将军臧霸统军北上,配合泰山太守臧洪,力拒之。
“回王上,臧府君与臧将军上报,赵军已然退去!”程昱禀道:“有二臧在东,王上可宽心!”
“子源与宣高之能,孤自是信任的!”曹操抚着稠密的胡须,轻笑道。
臧洪,算是一代豪杰了,早年几番奔走,在袁绍的麾下待了几年,助其稳定青州。只不过其心不袁,后受袁绍猜忌,在赵魏不睦之后,经曹操派张超施以离间之计,无奈叛赵归魏。
甫一入魏,便受曹操重视,付之以巨大的信任,将重郡泰山交与他。
小眼睛一眯,曹操带着点嘲讽:“袁本初,当上皇帝之后,倒是贪慕虚荣了许多!与其在青州与孤纠缠,为何不想法应对刘夏的侵袭?”
“袁绍篡汉,王上尊汉,若不是胡夏在西、北威胁,只怕袁赵已与我大战不休了!”底下一个看起来十分神气的文士,淡淡道。
郭奉孝!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