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朝小侯爷_难山之下【完结】(1015)

  周围的官员听了一个个的都倒吸一口凉气,伴随着吞口水的声音,二百万两银子啊,这是多么庞大的财富啊!他们要是谁能得到二百万两银子还不得高兴死!竟然还有送到眼前都不要的!真是疯了!

  “抚台大人,若是这张知节对二百完两银子都不屑一顾,那可怎么办?”

  “既然软的不吃就只能来硬的了!本想着咱们这边能拖一拖,让夏家好好准备一番,现在咱们拖不住,也不知道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刘永连惋惜道。

  “抚台大人,真的要来硬的吗?张知节可不是一个普通的钦差,真要在福建出了事儿的话,那可是石破天惊的大事啊!搞不好,都要掉脑袋的!”

  “你都说了是搞不好要掉脑袋的!若是,张知节真的盯着不放的话,就不是搞不好要掉脑袋了,是一定要掉脑袋的!可能掉脑袋和一定掉脑袋,你选哪一个?”刘永连没好气道。

  这些人一想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如是夏家真的出事了,他们一定会跟着掉脑袋的!所以,那还用说,当然是选择可能掉脑袋了!

  第916章 阻拦

  强行越过了那些官员的阻拦,张知节带着骑兵一路向泉州行去,张知节的心绪并不是很高。连福建的官员都已经得到消息了,那夏家想必也知道了消息。

  夏家会坐以待毙吗?张知节觉得夏家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俗话说的好,狗急了还会跳墙呢!这也是为什么张知节带着千骑南下的原因,有这一千骑在,他心里就安稳的多,无论是龙潭还是虎穴都大可去得。

  泉州夏家并不在泉州城内,而是在城郊。一大片的庄园组成了夏家庄,虽然夏家人口不多,但是仆役不少,加上一些来依附夏家生存的人,俨然形成了一个小镇。

  隆隆的马蹄声响彻了繁华的夏家庄。张知节望着前面这个俨然小镇子一般的夏家庄,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夏家。

  冯海生就跟在张知节的身边,张知节扬鞭一指道:“这就是夏家吗?”

  冯海生望着这个曾经无数次出现在他梦里,充满恨意的地方,点头沉声道:“是啊,这里就是夏家!”

  夏家的庄园紧闭,但是夏家庄园周边的民居里却涌出了很多人,扶老携幼,慢慢的汇聚到了一起,怕不是有上千人。张知节见此忍不住眉头皱在了一起,显然麻烦出现了。

  这些人慢慢来到张知节的前方,纷纷跪了下来磕头口呼道:“见过钦差大老爷!”

  张知节翻身下马,笑道:“什么钦差不钦差的,本督不过是奉旨来办差罢了!本督也不欲扰民,你们都快起来吧!”

  跪在前面的老者颤颤巍巍道:“不知钦差大人驾临夏家庄是所谓何事!”

  张知节闻言皱眉沉声道:“杭州的锦衣卫被人袭杀,经过本督调查,和夏家有关,所以就千里迢迢来到了福建!”

  “钦差大老爷,还请听咱们这些小百姓们一言,夏家立足福建也有百年了!修桥铺路,捐助乡里,资助贫寒学子,乃是福建第一大善之家!夏家的老太公实在是福建第一大善人啊!”

  “在福建,受过夏家恩惠的不知有多少,大家都记着夏家的好!老朽活了六十有九了,从未听说过夏家的人犯过什么事!还请钦差大人明鉴啊!”那老者颤颤巍巍道。

  张知节看着跪在地上阻去道路的上千人,不由十分头疼,沉声道:“老人家,你们要明白,朝廷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本督前来福建就是为了查明事实真相!”

  “若是夏家真的是冤枉的,那本督查明了自然会还夏家一个清白。如是夏家确实有不法之事,朝廷也不能放过不法的匪徒!老人家你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钦差大老爷,难道这么多人为夏家做保证,还不能证明夏家的清白吗?”老者颤颤巍巍道。他身后的人也都开始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

  张知节无奈道:“老人家,是谁让你们来做保证的呢?是不是夏家的人?如果夏家真的是清白的,那何须你们来作保,本督自然会查明真相,还夏家一个清白!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那老者颤颤巍巍道:“钦差大老爷,那是夏家百年来一直行善,从没做过什么缺德的事!钦差大老爷要审查夏家,这是让夏家蒙羞啊!夏家人愧对祖宗传下来的善名啊!”

  “钦差大老爷,朝廷不是一直都宣扬惩恶扬善吗?若是连这等大善之家都造了灾的话,那不是凉了世人的心吗?以后谁还行善啊?”

  张知节无奈道:“老人家,扬善自然是要扬的,但是扬善前面还有惩恶!要惩恶才能扬善呐!夏家到底是善是恶,这需要本督调查之后才能有决断啊!”

  “那么敢问钦差大老爷,到底怀疑夏家做了什么错事?”那老者颤颤巍巍道。

  张知节闻言皱起了眉头,夏家做下的事多了,私自出海,行贿官员。。。。。。

  但是这些你跟这些百姓解释不清,在他们看来出海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靠海吃海,这是根深蒂固到骨子里的!至于行贿官员之类的,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给当官的点儿好处,好办事这已经是深入人心了。

  张知节沉声道:“不知你们可曾还记得这里有一个叫冯海生的人,他的一家都死在了夏家的手里!”

  当年冯海生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知道,老者回忆了一下,摇头道:“钦差大老爷不知是听谁说的是夏家害了冯家,当年确实是闹得沸沸扬扬,也有这个传闻。但是冯海生早已经过世了,当年的案子官府也早有定论,是冯海生的婆娘偷人被小姑子撞见了,冯海生的婆娘羞愤之下害怕事发,这才发生了惨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