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南方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无数豪门巨贾都摩拳擦掌,想着在海上一试身手。自从消息传到了南方之后,很多豪门巨贾立即启程前往泉州或者宁波。
朝廷正式开放海禁,这绝对是了不得的大事。谁都知道出海利润丰厚,所以很多人都忍不住来打探打探,朝廷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朝廷的行文在南方所引起的巨大轰动可不止于此,很多船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悄然的遍地开花了。
就是京里都不消停,因为张知节上的奏折提到的是十税一,别的都还好,惟独这个又在京里引起了纷争。
这次引起的纷争不是文官,因为许三爷他们早就答应了张知节了。这次引起的纷争是勋贵皇亲,他们听说了出海竟然要十税一,心里都十分不情愿。
要知道他们都是打定了主意准备出海发财的,现在定下了十税一那不就是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掏银子吗?他们能愿意才怪了,所以纷纷上书表示开海收的税太重了,要求更为三十税一。
不过他们上蹿下跳却并没有什么作用,正德皇帝根本就不搭理他们,他们的内眷去求太后,去求宫里的刘娘娘也没用。
于是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张知节,这既然是张知节上书提出来的,那自然根结就在张知节这里,况且张知节对皇帝的影响力也有目共睹。
勋贵皇亲之间七大姑八大姨的牵扯不清,彼此总能攀上亲戚,张知节也不傻,最开始有人问起来的时候,他就一口咬定,这十税一不是他提出来的,而是皇帝的授意!
即便是这样,张知节仍然免不了被烦,他们极力怂恿张知节陈请皇帝,将十税一更为三十税一。
但是张知节已经决定拍拍屁股走人了,他要南下去开设市舶司去了!之所以走的这么干脆利落,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勋贵皇亲老是烦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的鼻子已经闻出了一丝非同寻常的味道。
当初正德皇帝想要易后,张知节出了个主意,暂且按了下来,如今刘姬孩子都生了,张知节已经敏锐的感受出来了,正德皇帝易后之意又萌生了。
所以虽然海事院还没有组建起来,但是张知节这个总理大臣已经准备撂下南下去了。张知节一觉察出了正德重新萌生了易后之意,立即就匆匆带着锦衣卫离京,这着实让京里的官员们有些意外。
本来还不急不慢的筹建海事院来着,结果突然就扔下了建了一半的海事院匆匆南下了,莫名其妙啊!
就算是两位大学士也觉得张知节有些莫名其妙,最近发生什么事了吗?好像没有啊!但是两位大学士却本能的有些警醒起来,无论如何都坚决不能小看张知节!
张知节的每一个反应都有他的道理,两位大学士疑惑了没有多久就被正德皇帝叫去了豹房。正德皇帝正式说了易后的意思,两位大学士一下子就懵逼了。
这一切都太突然了,去年的时候两位大学士也曾经觉察了一点苗头,但是没想到正德皇帝最后根本就没有提出易后,那时候张知节也时常入宫,他们认为都是张知节的功劳!
当然是张知节的功劳,但是也并非像他们想的那样,张知节直接打消了正德皇帝易后的念头,张知节只是将正德皇帝易后的念头延后了而已!
此时的两位大学士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张知节会匆匆忙忙就离开了京城,扔下筹建了一半的海事院南下去了!张知节肯定事先觉察到了苗头,或者已经从正德皇帝口中听到了风声,所以这家伙立即就动身南下了!
两个大学士忍不住吐血,好你个张知节,你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结果你竟然溜得比谁都快!简直是岂有此理!
易后这绝对是烫手的山芋,任是谁接了也得犯愁!就连张知节都被吓的离京南下了,可想而知两位大学士此时的心情!
(本章完)
第1026章 天上掉馅饼
张知节迅速离京带着手下直扑天津,到了天津之后张知节带着遴选的官员和亲信,上了一直等候在天津的船队扬帆南下,而缇骑则走旱路南下至福建。
船队扬帆离开了天津,张知节这才望着京城的方向松了口气,白玉兰有些疑惑道:“大人这一路出京,为何如此匆忙?”虽然白玉兰他们知道提督大人肯定会南下亲自主持开海,但是他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张知节闻言哈哈笑了起来,笑道:“当然是为了躲避麻烦!估计这会儿杨廷和、梁储正在跳脚大骂呢!”
白玉兰听了不由愕然,能让两位大学士跳脚大骂,提督大人这是做下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提督大人不会是偷偷带着皇帝南下了吧?
不,肯定不会的!现在都已经在船上了,若是皇帝真的跟着的话,这会儿早就现身了。
白玉兰疑惑道:“大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张知节笑道:“本督估摸着皇上起了易后的心思,所以就先一步启程南下了!”
易后?!白玉兰听了大为吃惊,吃惊过后似乎又觉得理所当然,正德皇帝和皇后又没什么感情,和刘娘娘感情深厚,现在刘娘娘又诞下了皇长子,皇上生出了易后的心思似乎也不奇怪。
不过,无论如何易后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毕竟皇后虽然为娘家所累,但是本身却并没有过失!
所以杨廷和他们肯定是纠结的不行,若是赞同皇上易后,那他们的官声肯定会受到影响,就是史书上也得狠狠的记上一笔!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