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知节皱着眉头打量着人山人海的码头的时候,下面的人群开始呼喊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呼喊,听起来十分杂乱,张知节侧耳听着。
“提督大人!”“提督大人!”“国公爷!”。。。。。。提督大人真是一个很久远的称呼,现在已经没人称呼他提督大人了,都是总督大人或者是国公爷,虽然他仍然提督着锦衣卫。
船上倒是有一个货真价实的提督大人,那就是水师提督常云,只是和当年张知节这个提督大人的权势不可同日而语。
原本张知节以为这些人喊的是常云,但是很快张知节发现好像喊的是他。码头上人山人海其实都是来迎接他回到泉州的吗?
刚刚张知节还在船上和沈氏打趣,说泉州的百姓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他,原来泉州的百姓一日都不曾忘记,不但没有忘记,还聚集在码头上翘首以待他的到来。
常云感慨道:“泉州确实发生了大事,一手缔结了泉州辉煌的国公爷重回泉州了!国公爷,他们都是自愿前来迎接您的。”
沈氏小嘴微张,十分震惊的看着码头上的人山人海,这些人全都是来迎接张知节的?
徐光平看着这般情景,胸腔中的一颗心滚烫有力的跳动着,大丈夫当如是也!
海风好大,吹的张知节的眼睛有几分湿润,虽然码头上的这般情景传入京城会给他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他心里又何尝不感到慰藉。且不说日后史书如何评价,他到底能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至少在这一刻他深刻的感受到,他所做出的努力都有意义。
张知节抬起右手来用力的挥了挥手,下面的人群顿时更加骚动了起来。张知节转头吩咐道:“准备下船吧!”他知道若是他不下船离开了码头,人群是不会散去的。
还好是前来迎接国公爷的,要不然看着乌泱泱的人群,亲卫们还真不敢护送国公爷离开。所幸的是市舶司的人已经准备好了马车。
张知节带着沈氏等人下了船登上了马车,亲卫们列成两队护送着马车艰难的前行。好在百姓们都十分自觉的分出了一条路来,让亲卫们不至于为难。
(本章完)
第1408章 日夜操劳
马车一路缓慢的穿过人群,“提督大人”、“国公爷”之类的喊声此起彼伏,张知节一行人都感到心潮起伏,这里的百姓终究没有忘记一手缔造了泉州繁盛的人。
马车离开了码头,一路向来远驿行去,繁盛的泉州终于映入了张知节一行人的眼帘。
最震撼的莫过于徐光平、沈氏等人了,泉州怕不是比京城还要繁盛吧。沈氏讶然道:“当初的泉州真的只是一座小城吗?”
张知节点头笑道:“是啊,只是一座小城,一座比天津还要小的小城。日新月异啊,如今这变化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沈氏听了赞叹道:“开海通商真是好大的魔力,也怪不得会有这么多百姓会自发的前来迎接你,或许在他们的眼里你就是泉州的再生父母。”
张知节点头道:“泉州父老确实有心了。”
沈氏俏皮笑道:“是不是心里很得意呀?”其实她心里有些得意又有些欢喜,因为这是她的男人。她陪他见证了这样激动人心的景象。
张知节苦笑道:“有些惶恐!”
这答案出乎了沈氏的预料,而且看张知节的样子不像是假的,沈氏惊讶道:“惶恐?为何?”
张知节苦笑道:“这动静早晚会传到京里去,到时候怕又是一桩麻烦。”
沈氏听了立即就明白了,张知节来到泉州却有万人相迎,这样的威望传到京里肯定会是一桩麻烦。
沈氏心里的欢喜之情顿时不翼而飞,担忧地急切道:“会不会引起皇上的疑忌?这可怎么办?”
张知节笑着安慰道:“虽是麻烦,但也算不上大麻烦,若是如此简单就会引起皇上的疑忌,我早就被皇上疑忌了。”
虽然这样安慰着沈氏,但是张知节还是思忖着怎样将这事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先下手为强,自己先将此事告诉正德皇帝,当然信上少不得用一些春秋笔法。
不过让张知节心里安慰的是,泉州一地多为他的亲信,江南沿海诸地的豪门大族都是开海的受益者,都与各地官员往来密切。
即便是传入京里也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还不见得会有人信,多半以为是三人成虎夸大其词罢了。
一路道了来远驿,张知节下了马车就问白玉兰道:“码头上的人群都散去了吗?”
白玉兰自然知道张知节的心思,点头道:“大人放心,都已经散去了。”
张知节点头,放心住在了来远驿。而对于沈氏来说这无疑是迟来的幸福,她第一次和张知节住在了一起,在这里她可以不必顾忌什么。
当夜张知节就写了一封信给正德皇帝,闲说自己抵达了泉州,泉州已是繁华如苏杭,自己抵达泉州竟有泉州的百姓在码头上迎接云云,写完之后立即交给锦衣卫递回京师。
在海上飘了这么久十分渴望回到陆地,但是真的回到陆地了才发现并不适应。所以很多人在这一晚失眠了,不过张知节倒是还好,失眠的一夜就是香艳的一夜,特别是沈氏叫来了羞答答的紫烟。
紫烟跟了沈氏这么些年,已经过了双十年华,本应算是人生中最美的时候,但是在那个时代眼里已经算是老姑娘了。原本沈氏是打算为紫烟寻一门好亲事风风光光的出嫁的,但是紫烟却铁了心不嫁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