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笑道:“想想朕这一生,千古一帝做了,得一平生知己,幸遇红颜相守,朕这一身也算不虚了。”
“还是有些遗憾啊,知节远在海外,怕不是不能见最后一面了。其实朕这些日子卧病在床,回顾朕这一生,突然有些疑惑,很想问问知节,可惜啊!”
说到最后正德皇帝有些寥落,皇后劝慰道:“皇上,其实锦衣卫已经将消息送往西方了,昌国公应该早已经回返了,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原本有些寥落的正德皇帝眼睛微微亮了起来,喃喃道:“那倒是一定要等到他回来。”
整天皇帝每天都要问张知节回来了没有,锦衣卫的缇骑每隔半个时辰就有一波疾驰入京报信。
但是仍然全无消息,直到正德皇帝已经陷入了昏迷,整个皇宫中一片愁云惨雾。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皇帝是真的不行了,只凭一口气在吊着。
宫里的后妃哭的就跟泪人一般,最难受的莫过于太后。这时的皇后是最盼着张知节回来的,她不想正德皇帝仍然留有遗憾。
天阴沉的可怕,海上雾蒙蒙的,一支庞大的船队终于从雾中显现,向着码头笔直的冲来。
原本一直等在码头上的锦衣卫立即紧张的张望起来,张知节大步流星的走下了海船,这才发现码头上聚集着不少锦衣卫。
还没等张知节开口,又一队锦衣卫疾驰而来,来人正是高勇。只见他跳下马来急声道:“国公爷终于回来了,请国公爷速速回京!”
张知节沉声道:“皇上呢?皇上龙体可安好?”
高勇沉重道:“皇上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了!”
有那么多御医守着,正德皇帝竟然都昏迷了一天一夜!张知节听了心里更加沉重,立即翻身上马道:“走!”
也来不及安排船上的家人,张知节一句话都没留就带着锦衣卫疾驰入京了。一百余骑在官道上卷起阵阵烟尘,马鞭狠狠的抽在马背上,恨不得一下子飞到京城。
随着正德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京里已经紧张了起来,各军调动换防,五城兵马司更是频繁巡视。东厂锦衣卫也都打起了精神,京里的百姓也消停了不少,知道现在是非常时刻,没事少出门。
随着夜幕的降临,城门早就关闭了。这时候可没有人敢偷懒,所以城外响起的马蹄声立即就惊动了守城将士。
这种非常时刻,城外的马蹄声更是惊人心弦。最重要的是,既然城门已经关了,那可是轻易不能开的。
“快开城门!昌国公回京了!赶快打开城门!”高勇高声喊道。
城上的将士们听了不禁面面相觑,他们也知道如今锦衣卫的缇骑天天在京城和天津之间狂奔是为了什么。没想到昌国公竟然真的回京了。
“大人,该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开城门了!快去找巡城御史,一起打开城门!”
过了没多久,城门轰然打开了,张知节顾不上别的,带着锦衣卫旋风一般直奔皇宫。
落钥之后就不再打开宫门的惯例终于被打破了,有了太后和皇后的懿旨,宫门轰然打开,张知节一路大步流星的来到乾清宫。
乾清宫灯火辉煌,气氛却肃穆而又沉重,张知节沉默的走了进去,皇后带着妃子一脸哀色垂泪不已,太子跪在在榻前垂泪,太医们则束手无策的侍立在一边。
见到张知节走了进来,皇后挣扎着起身,带着一丝期盼道:“国公终于回来了!”
张知节并未应声,也没有俗礼,轻轻走到了正德皇帝榻前,只见他面容消瘦苍白,晕迷中仍然眉头微皱。
从未见到正德皇帝这样虚弱的样子,张知节也鼻子发酸,心里头十分沉重。年幼相识,君臣相合二十年,相比君臣,更多的还是兄弟之情,朋友之谊。
第1531章 亦或是开始
张知节跪坐在了榻前,凝视着正德皇帝苍白的脸,难过道:“皇上,我回来了!怎么,突然变成了这样呢?”
原本处在昏迷中的正德皇帝眼皮动了动慢慢睁开了眼睛,有些茫然的看着张知节,然后眼睛变得越来越亮。
张知节惊喜道:“皇上醒了!”这话一出,原本正在抽泣难过的皇后等人惊喜的连忙围了上来。
皇帝真的醒来了,皇后一边摸着眼泪,一边惊喜的叫道:“御医呢,御医!”
太医院的医正带着御医们连忙上前来,不过他们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努力保持平静的脸上隐隐透着一股惊恐之色。
“你终于赶回来了!”正德皇帝一边伸手让御医把脉,一边吃力的笑着对张知节说道。
张知节自责道:“臣实不该出海远游的!”
这时御医已经把玩了脉,紧声道:“皇,皇上……”
正德皇帝吃力的摆手道:“朕自己知道,你们都下去吧!”
皇后听了急道:“皇上,请皇上让御医诊治……”
正德皇帝微微摇头对皇后道:“你们也都退下吧,朕有几句话想单独和知节说。”
皇后听了十分踌躇,但是正德皇帝却再次吃力而又坚决的摆了摆手。皇后将目光转向张知节,想让张知节开口相劝。
但是却发现张知节脸上的喜色已经褪去,微微蹙着眉头,一脸的沉重之色。
皇后无奈带着众人退了下去,出了大殿皇后立即问道:“你们刚刚给皇上把脉,皇上脉象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