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节不由深深的叹息,这事发生的太过突然了,之前没有丝毫的预兆,自己也未能做出什么干预!
其实张知节心里也有几分埋怨内阁,若是李东阳等人阻止或者拖延了这次午门跪谏的话,张知节还有把握劝说皇上放弃御驾亲征的想法!
但是现在已经发生了午门跪谏,皇上估计早就怒发冲冠了,这个时候所有劝说的人都会被皇上视为站在他的对立面!
大学士等几位重臣是不可能劝说皇上放弃御驾亲征的念头的!而张永、谷大用等内官也很难奏效,况且这个时候只要他们的脑子不抽风是绝对会坚决的站在皇上这一边的!
他们的荣华与权势完全是得自皇上的恩宠,这与朝臣又不相同,所以只要不是事关自身安危,他们是绝对不会冒险与皇上的念头相左的!
像马永成等人掌着东厂却一直没有用武之地,完全没有当年谷大用时候的威风,现在出现了这样一个契机能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但是也并不是就一定不能劝说皇上回心转意!至少张知节自忖可以,哪怕是现在发生了午门跪谏,他也能做到!
没有发生午门跪谏张知节能做到,发生了午门跪谏张知节也能做到!但是要付出的代价却是天壤之别!
(本章完)
第566章 坐蟒
如今发生了午门跪谏,现在的正德皇帝肯定分外的敏感,自己若是要劝说他打消御驾亲征的念头,肯定能成功,但是会付出巨大的代价,那就是会和正德皇帝产生裂痕!巨大的裂痕!
所以张知节的脸色十分的阴沉,他的心里也在不断的权衡!百官之所以如此过激,是因为当年的土木堡之变带来的影响!他们有些杯弓蛇影了!
其实平心而论,正德皇帝御驾亲征是不会发生土木堡之变这种惨事的!宁王带着几万乱匪和也先在带领的瓦刺精骑是没法比的!而且正德皇帝也不像英宗皇帝那样对兵法一无所知!
最重要的一点是,英宗皇帝最信任的人是太监王振,正是因为无知的王振的指手画脚一意孤行,才造成了土木堡之变的惨剧,而正德皇帝最信任的人是自己。
正德皇帝若是要亲征的话,自己怎么可能放心的留守京城,肯定会随驾的!张知节摸了摸鼻子,自己怎么也不可能和王振一般吧?
张知节心里正在不断的权衡,马车一路疾驰,终于接近了午门,此时的午门已经围着密密麻麻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
见到指挥使宋存、镇抚使高勇带着大批的锦衣卫护送着一辆马车赶来了,午门的锦衣卫纷纷列队行礼,午门的东厂番子也纷纷行礼致意!
这些番子行礼肯定不是因为宋存和高勇,而是因为宋存护送的马车!能让锦衣卫指挥使亲自护送的马车,里面肯定不会是别人,而是威风八面的提督大人。
张知节下了马车抬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都是跪着的官员。最靠前的地方,两位大学士外加六部九卿全都到齐了。张知节不由觉得十分头疼!
张知节的到来动静这么大,也吸引了整个午门所有人的注意力,对于张知节这个皇帝最信任的人,他们都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大体看了一下,张知节就沉默的前行,一直到了最前列,不过他可不敢大喇喇的站到最前面去,而是在一侧站定了。
两位阁老和六部九卿的重臣也注意到是张知节来了,这并不意外,张知节提督着锦衣卫不可能不知道此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也不可能不赶过来!
张知节在一侧俯身道:“阁老,几位大人,都是皇上倚重的重臣,何至于此?”
李东阳叹道:“张提督,实在是前车之鉴,尤为忘也!群臣听闻皇上要御驾亲征,甚是担忧啊!事态紧急,都是拳拳报国之心,这才不得已午门跪谏!还请张提督也秉公为国,劝谏皇上放弃御驾亲征的念头!”
“这事真是发生的太突然了!不瞒几位大人,若是没有午门跪谏,我尚有七八分的把握!”张知节叹道。
几位大人听了心里一沉,午门跪谏真的是适得其反了吗?那发生了午门跪谏之后,皇上还有几分可能会回心转意?
李东阳觉得自己的嘴里真是好苦,杨廷和沉声道:“那现在呢?张提督有几分把握?”
张知节听了沉默了,李东阳等人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张知节艰难道:“一分也无!”
听了张知节的话,李东阳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几位重臣全都沉默了,气氛一时沉凝了下来。
杨廷和沉声道:“即便是百官在午门跪谏,皇上也一点都无动于衷吗?”
正德皇帝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咬牙切齿!张知节无奈叹道:“唉!我先入宫看看!”
张知节起身大步入宫而去,此时的宫里早已经被惊动了!鼓楼上,张永和马永成正在瞭望午门的情形!
他们一早就得到了消息,早早的就赶到了乾清宫,现在是被正德皇帝派来看看到底午门是什么情形!看到外面乌泱泱跪着的官员,张永的心里也有几分沉重,但是马永成却是隐隐有些兴奋。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锦衣卫护送着一辆马车来到了午门,张永和马永成并不意外张知节会来,只是有些意外张知节竟然来的迟了一些!
看到张知节下了马车,一身大红彩织坐蟒袍十分耀眼,看的张永和马永成十分眼热!蟒袍极为尊贵,其中以坐蟒尤为尊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