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她自然也能得到一份计划书,当她看过之后,更加决定,黄瑾根本对科举没有什么建议,这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帮忙!
殷太后和董策聊了很多科举方面的事情,她一直认为,董策应该解释完了,毕竟他说得十分完善了,简直滴水不漏。
可看过这份计划后,她才知道,之前那些,真的不过是表面工夫而已,真正的科举应该写在这上面!
由地方私塾开始,先考取童生资格,才可正式参加地方官府的科考,过者,却不急于考下一场,而是应该到官府所置办的中等学府就读,接触更好的教育,然后再考秀才,这秀才又要分为上中下三等,而一等秀才便可以得到朝廷的资助,每月领取一些钱米,足够他个人衣食无忧,让其能更专心的学习。
之后,便是考府试,过者才能被府衙推举为举人,上京赶考,而为了能让举人不用来回奔波,特意在宁朝最高学府,太学院置办国子监,让举人到此深造,等待会试开启。
至于后面的三甲进士如何安排,状元榜眼探花又为何以此命名,科考题目应该走什么方向,出什么题目,如何提高批阅效率等,殷太后只是大致少了一眼,脸色便已经黑得可怕了。
对于科举,殷太后只是从董策那里知道了一个大概而已,不是她没想过如何安排这些优秀的学子,只是现在她还在于大儒们为此事而讨论着,争取能早日想到一个万全之策,推行科举。
然而她这边还没想好,黄瑾居然就拿出了一份详细到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书。
这算什么?
对科举能有如此详细计划与安排之人,当今世上,除了董策,殷太后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
可这家伙为何当初不肯与自己说?等自己为了科举忙碌几夜没睡好觉后,好了,他一份计划,让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了!
若说这计划不好,她自然不会感觉什么,可正是因为太好了,令人挑不出毛病,才惹人恨得牙齿痒痒啊。
因为不好,还可以解释是董策为了应付丁老而临时写的,殷太后也不会觉得什么,但这么好的计划书,如果没有长时间的专研,反复推敲可行性,甚至去尝试,你根本就写不出来!
那么,董策必是在告诉殷太后之前,脑海中就有这一份计划了!
如此,董策不是在坑人吗?
第三百三十八章 被坑
殷太后的确被董策的计划给坑了,为了科举,她忙了几天没怎么和眼,就是希望早点能执行。
可董策的计划一出现,她的努力便成了笑话。
用后世的形容,太后她此刻简直就如同一个农妇,顶着烈日,辛辛苦苦的用镰刀在收庄稼,而你隔壁,人家开了一辆收割机,片刻把庄稼收了不说,还把谷子给分出来,就等着拿回去晒了!
如此一来,你的辛苦算什么?
各种羡慕嫉妒恨啊,特别这种情绪出现在一个女人身上是,才是最要命的!
无形之中,被坑的其实不仅是太后,还有董策!
董策把计划交给丁老时,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千万别立即公开,而是让陛下把计划中的一些想法说出来,慢慢得到百官的认可与支持,让百官知道,陛下并非是无脑之人,他也很有想法,也很像治理好这个国家。
等事情逐步妥当后,依然不能公开计划,而是与一些支持他的大臣大儒们继续商讨,如果臣子们的提议偏离董策的计划,黄瑾才能出口,指出偏离的弊端,这对于他也是一种考虑,究竟是董策的计划完美,还是有很大缺陷,如果黄瑾看不出来,实在无法胜任。
只有等黄瑾一步步将臣子们引到董策的计划中,届时,他再将计划公开,便能表面,这是他与心腹大臣们的结晶,是他们的心血,与董策毫无关系!
看似得利的不将只是黄瑾一人,可其实结果上,他却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对他以后能否掌握政权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然而,这些董策和丁老都知道,而且丁老还叮嘱过了黄瑾,可令他万万没想到,黄瑾居然如此急着证明自己。
现在黄瑾将这份详细的计划拿出来算什么?大臣们会怎么想?
真是你想的?
此时,看着大臣们对计划书的惊叹模样,黄瑾忍不住笑了,可丁老却想哭了!
好不容易得来的一次机会,就这样,让黄瑾白白给扔了!
果然是少不懂事啊!
没等退朝,丁老便偷偷的离开了。
因为此时他不离开,董策可就要玩完了!
丁老是爱才的,他能从董策身上看到很多有才的地方,事实也正面,不论艺苑,商会,水车,秧田和女工作坊这些,对于经济和农产都有所提高,只要推行到全国,必然能让大宁富强起来。
所以丁老就在计划,如何让董策与陛下联手,创出辉煌的盛世,而在途中,陛下也能逐渐掌握政权,得民心。
可是因为今天陛下的莽撞行为,导致董策准备要承受太后的怒火了!
出了宫,丁老直接骑马奔向了南市,等他来到天香学院时,此时学院还在上课,而待他看到董策时,现这家伙还悠哉悠哉的教几名女子画画,顿时一个怒火便生了出来,冲着教师里的董策喝道:“董议郎,老夫找你有些事,快出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