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策其实已经有应对了,只不过建设的资金也要提高,左右都是要花费一笔巨资,马场能火也就罢了,但如果冷冷清清怎么办?毕竟月牙坡离洛阳有些距离,不像艺苑想去就去。
当然,董策最近也调查过很多,知道洛阳的士族多,有钱人一大把,闲着蛋疼的更是多如牛毛,而喜欢马的家伙也是数之不尽,还不缺乏赌徒,客源是没问题,怕,就怕马场火了后,有人抢生意!
如果有人在洛阳城外开个马场,你说客人是跑二十里到他的马场,还是出了城就能看赛马?赌马?
最大的问题便在于此,这也影响了投资问题,投资少了,回本就快,若投资多了,还没回本,洛阳城外就有一间新的马场建好了,届时你咋办?
“除非,让朝廷给禁制了!”董策想到这,不由诡异一笑!
黄中钦不明白咋回事,但看着董策的脸色,就知道,这家伙铁定在打什么坏心思了!
“我说,董掌教不会不想干了吧?”黄中钦可是挣扎了好几天,才答应和董策合股开马场的,如果现在董策说不干了,那他可要亏大了啊,毕竟他已经开始筹备了,而且还让人从苏州运钱过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开销,真要不做,他瞬间就要亏损好几百贯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投资
为了筹备马场,董策没少花费心思,自然不可能放弃。[$>>>_._.小_._.說_._.網$a?n??e n `o?rg
故此,他很慎重的想黄中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黄中钦明白了董策的远见后,也是有些揪心啊!
如果这事情,由贤王出面自然不难,可是他不过是皇家的远房亲戚,可以说脱离五代,而且,当年宁太祖起义之时,他们这一脉并没有立即加入,反而要撇清关系,直到宁太祖开始北伐后,他们才意识到,崛起的机会来了,故此才厚着脸皮来认亲!
所以黄中钦没有什么话语权,他的权力都是贤王给的,不可能要求希望帮他太多。
等黄中钦尴尬的说出自己也没办法后,董策有些郁闷,只能提议道:“那只能多拉一些人入伙了,这样能减少投资风险,只是以后赚的不多。”
“能赚即可。”黄中钦要求真不高,其实他也是顶着很大压力与董策合作,跟家里面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若是亏了,他连家都不敢回了。
“那行,事情就这样定下,我去寻找的适合投资人,黄庄主开始准备材料,召集人手动工吧。”
黄中钦没有什么想法,也不问董策打算找谁,这让董策不由哭笑不得,和这种人合作,真是太爽了!
其实董策根本就不需要找合作者,他只是想拉低黄中钦的股份而已!
只要他让人冒充投资者,占了三十成的股份,自己再拿三十,马场的话语权便到了他的手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可同时,董策的风险也更大了!
离开了黄中钦的院子,董策回到学子庙,便开始写写画画,打算等会儿派九流堂的人送往西南,交给秦麒。
想要让洛阳周边的地不变成马场,对董策来说的确不难,只是需要秦麒的帮忙,若是他不帮,那自己真没办法了,不过董策料定,秦麒绝对会答应了,毕竟他也没有理由拒绝赚政绩的机会!
“只要周边的地都变成了实验田,我看谁敢动!”
秦麒其实也是很无奈,他本来想在江南做督州,可是朝廷早有人选,故此便把他派到了西南,虽然他也能在那里大展手脚,推广耕种新法,可这毕竟是远离中原啊,你在那里表现的越好,朝廷越不会将你调回来,毕竟你让当地粮产涨了,定会深得当地百姓爱戴,边疆民心稳固是朝廷最喜欢看到的,只要民心稳,便能克服许多,比如当地的少数民族和山民,还有吐蕃这些势力的威胁。
这也是秦麒自己抬高自己后的结果,对朝廷而言,你秦麒不是懂得运用水利吗,知道增加粮产吗,即如此,你不去西南还有谁去?
至于秦麒心里如何想,董策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他想让秦麒上奏,在洛阳周边研究高产农田,把每一块地都尽量用上,秦麒绝不会拒绝,至于朝廷会不会拒绝,董策猜想应该不会。
因为宁州的水稻的确有了很大的成效,水车的便利不仅能用在田地灌溉上,更能用在菜地上,为了让秦麒得到朝廷重视,董策还绘制了一些储水桶,洒水桶,以及他印象中一些不需要机械动力的农具。
只要这份资料由秦麒转交给朝廷,那么洛阳的士族必然会重视,毕竟这里和江南一样,地都是他们的,没有一个是小地主,只要他们不蠢,自然会乐意接受秦麒的建议,而洛阳周边的田地菜地也会迎来新潮,这才是根本!
在董策的认知了,九成华夏古人有一种很执拗的思维,他们有了钱,不是想着做生意,钱滚钱,而是买房安家乐业,买地耕种租田,如此,世世代代都不用愁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只要不遇到天灾**,他们世代都是安详的生存下去,只是人性这东西太复杂了,多少纨绔子为了享乐,把祖宗留下来的家业田产变卖。
这也算有风险,但远不比生意的风险大,由此可见,多数人是喜欢安逸的。
方淑蔚给董策泡了一壶茶,好奇的看着他绘制的图纸,忍不住便询问道:“董大哥画这些,有何用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