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李长茂已经恢复了身形,闻听李自成的询问,随即诚恳地答道:“老大,此次的收获很丰厚,再加上各个队长在其他地方的斩获。即便是咱们再将部队扩充原来的一倍,几年之内,也吃喝不愁,不用为刀枪等武器担忧。”
说到这里,李长茂语气一顿,转而说道:“可是,老大,您有没有想过?咱们弄了这么大动静,不仅抢了肃王朱识鋐的小金库,还一连攻占了其他几个县城,将县城里的官银库粮抢劫一空,朝廷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一语提醒梦中人,虽然在场之人不想理会这件事情,只想得过且过,过着今宵有酒今朝醉的日子,李长茂之言扫了大家的兴。可是,人家说的没错,在场的都是自己人,不可能自己人之间内讧,更不可能彼此之间蛮不讲理。
热烈的气氛渐渐冷却,众人的思维渐渐回归理性,李自成的眉头更是深锁,一旁的田见秀再次恢复了敦厚的性格,儒雅的说道:“老大,长茂说的不错,咱们必须居安思危,想好对策,一旦朝廷的大军围拢过来,到时候再准备的话,可就为时已晚了。”
如果李长茂的话还轻不够分量,由于加入众人太晚,资历不够,但田见秀的表态,不得不让众人重视,由心地开始思考李长茂与田见秀之言。
当初之时,之所以一连谋划几个大动作,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给余下的兄弟们补齐武器,增加与官军对抗的实力。但是,相比于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动静搞得那么大,想不引起官军的注意都不行,一定会率先围剿榆中县的李家军。
李自成的眉头还在深锁,不再思考,抬头看向李长茂,语气极为冷静的询问道:“长茂,既然你提出了这个问题,想必就有进一步的想法和考虑,不妨说一下。”
李长茂没有再虚与委蛇,点了点头,当即就回答道:“老大,凡是都有正反两种情况。所以,面对官军的围剿,咱们既要做好坚决抵抗的准备,又要做好失败的预留后路,撤退的打算。”
此言一出,争议颇多,立即出现了嗡嗡的窃窃私语之声,刘芳亮更是大嘴巴的毫无顾忌:“李县令,你这是什么话?仗还没有打,你就言败,这不是动摇军心,谁还有心思与官军对抗......?”
李自成挥了挥手,打断了刘芳亮的置问:“刘芳亮,现在是就事论事,讨论问题,没有什么动摇不动摇军心。不要再上纲上线了,否则,还怎么畅所欲言?还怎么让其他人说出心里话?不能畅所欲言,说出各自的心里话,还怎么制定出好的对策?”
这一番话虽是阻止刘芳亮之言,看似是在李长茂解围,不如说,李自成这是在给众人吃下定心丸儿,可以进行的高谈阔论,说出所有的顾虑与担忧,任何可能存在的隐忧。
李长茂更是敏感的洞悉到这一点,心中一动,愈发的钦佩李自成的胸怀与大度,尤其是此时渲染的气氛,凝重而不紧张,无关乎对错,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
容不得李长茂多想,只见李自成再次恢复了刚刚的镇定之色,又看向了李长茂,抛出一个鼓励和肯定的神色,随即轻声说道:“长茂,你继续说,不用有任何的顾忌。”
哪个书生没有想过一展胸中的报复和才能?哪个有识之士不想选一个明君,辅佐之,建立不世功勋,流传千古?李长茂也不例外,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胸怀凌云之志,遇到李自成这样的明主,给予足够的重视与信任,又怎么会不使出浑身解数,所有的才能?
“老大,关于与官军的对抗,我就不说了,想必众人也明白该怎么做。那我说一说消极的一面,如何做好情况最不利下的准备。”
李长茂还是忍不住的停顿了一下,再次环顾四周,看看众人的反应,目光最后停留在李自成的身上:“长茂,尽管说吧,我们明白你的意思,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与官军对抗该怎么办?”
获得最高权力之人的回应,李长茂安心了不少,这才继续的说道:“根据咱们的目前的情况,虽有两千多人的兵力,凭着这几天的斩获,完全可以将所有人都变成骑兵。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面对大量的官军,咱们是守不住榆中县的。如果死守的话,最后只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全军覆没。因此,咱们必须做好后撤的准备。”
闻听此言,有人点头,有人摇头,但脸上都是无奈之色,田见秀更是下意识的出口问道:“李县令,一旦咱们李家军抵挡不住官军的围剿攻势,你认为咱们该怎么撤退呢?”
“嗯...撤退好撤退。毕竟,虽然咱们有两千多人,却胜在都是骑兵,机动性很强,随时都能撤退。唯一的拖累之处,就是咱们这两三个月的收获,银子和粮食肯定都带不走,弃之又可惜,若是一把火烧了,也太过暴殄天物,有损咱们仁义之师的威名。”
李长茂刚一说到这里,刘芳亮就忍不住的气呼呼道:“那还不简单,留下咱们路上带的,剩下的全部散发给百姓,总之,不能让那些朝廷的狗腿子见到便宜。”
李自成摇了摇头,当即给予的否定:“已经来不及了,官军原本就要有大动作,想要围剿各路起义军,咱们这么一弄,兰州府的官军一定直接向咱们扑来,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分给百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