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落罢,当即从文官队伍中走出一名御史。
“启禀皇上,乱军这等乌合之众,毫无信义可言,降而复叛的事情,时有发生,皇上,不可轻信啊!”
紧接着,又一名言官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皇上,陕西巡抚练国事让臣带以启奏,乱军多奸诈,恶习不改,反复多变,不可轻信其言。一旦形势稍有改变,处境不再危险,就会再次犯上作乱,攻打县城,哄抢县衙,谋害当地官员,皇上不可不察啊!”
这时,兵部尚书张凤翼走了出来,辩驳道:“各位大人,你们所讲所言,所听所闻,都是过往之事,并不一定适用当今之形势。况且,陈总督早已言明,除了一部分乱军遣回原籍、让他们回去务农之外,还会从中挑拣一部人,编入军中,前往太原府,抵御后金军。”
话说到这里,张凤翼语气一顿,转而看向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卑不亢地继续说道:“启禀皇上,如今之时,朝廷乃是多事之秋,正需要人才之际,北有鞑子入关,攻打太原府,形势极为紧急,亟待征调大量的兵力支援。如果收编了这些乱军,正好可以一解燃眉之急。”
或许前面的还没有什么,众人的议论只是引起崇祯的深思与回味,略微迟疑了一下,但一听到张凤翼后面之语,就像被说到了心坎儿里,崇祯皇帝朱由检顿时心动了,不由众大臣分说、再次议论,当即就拍板,高声喝道:“好,就这样办,传朕的旨意下去,五省总督陈奇瑜所言有理,朕授予他为朝廷全权代表,负责与乱军洽谈投降的诸多事宜。”
刹那间,大殿里的文臣武将为之大震,完全被震撼了,没想到皇帝这么轻松就答应了,根本就不顾乱军再次造反的后果,那将是一次强过一次,直至真压不住!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殿里的众人表现的格外默契,对于皇上拍板之事,绝不再妄议,心里却是十分的复杂,越发的心灰意冷,一些官员更是暗暗做下了某种决定。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与此同时,陕西平凉府,固州城内,当陈奇瑜的奏折送到京师、被众人在金銮殿上热议之际,洪承畴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大为震撼的同时,也是愤怒不已,在书房之内,当着一干心腹的面就是一阵暴怒。
“愚蠢...简直就是愚不可及...蠢到了极点,前有乱军的不守诺言在先,降而复反,后有祸乱河南、湖广、四川诸地,折损了那么多兵将,死了那么多官员,他陈奇瑜居然还要答应乱军头目的请降,真是猪油蒙了心,太想当然了!”
听到洪承畴气氛的连连爆粗口,诸将心里都是一惊,虽是心腹,也处在书房之中,但没有一个人接话,同时心里也很清楚,洪承畴绝对是主战之中的强硬派。
即便是接受了乱军的投降,事过之后,必定寻找各种理由,将其中的十之八九抹杀。尤其是乱军的头目,更是绝不姑息!
“哎...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洪承畴不无感慨地感叹了一句,又进一步的喃喃自语道:“遥想当年,白起虽然斩杀了二十万生灵,但也使得敌国从此一蹶不振,使得赵国再无实力与秦国对抗。手段看似凶残,铁血无情,但实乃明智之举,一绝后患。”
所有人心中都是一颤,畏惧的看了洪承畴一眼,有一些胆寒,纷纷猜测:“难不成,总督还想将那十万左右的乱军全部斩杀殆尽不成?”
这可不是战国时期,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国生死之战,那些不过都是一些不堪疾苦的百姓,仅仅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有一口吃的而已。
全部斩杀,手段是不是太过铁血、无情了?
------------
第三百零二章 深夜密议
八月十四日这一天,陕西凤翔府,在五十多名安抚官的“护送”之下,起义军缓缓地赶路着,越过汉中府,途经凤翔府,想要赶往延绥,众多起义军的老家,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挠,有的只是例行盘查。
可谓是顺利非常,轻易就“返回”了陕西腹地。
李自成、高迎祥、老回回等几人并肩而行,神色很是悠然,看到安抚官距离自己很远,马守应忍不住地朗声说道:“呵呵...这个陈大人想得还真是周道,不愧是五省总督,咱们没有想到的,他全都替咱们想到了,并办得妥妥的,不仅人人都有一张免死票,沿途经过的县城,更是免费提供粮食,还有人员护送安全,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张献忠有意无意地冲众人挤眉弄眼,频频使眼色,用意颇深,更是意味深长地附和道:“是啊,能够逃过一难,还真的该感谢那位陈大人,可谓是恩同再造。”
“各位,前面就要进入凤翔府了,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宝鸡县了......”张妙手也语重心长地插了一句,语气悠长,弦外之音若隐若现,更是向着远处的两名安抚官的背影努了努嘴,做了一个割喉的手势。
听到几人的交谈,意思已经十分露骨,阴阳怪气的味道越来越浓郁,种种表现使得李自成就是眉头微皱了一下,心里暗道:“看来...又是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了,该与这些人分开来,不能再这样一起下去。”
一念及此,李自成随即对几人使了一个眼色,压低声音地说道:“各位首领,暂先忍耐一下,切莫露出了马脚,今晚子夜之时,趁着安抚官熟睡,咱们再详细密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