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数得,这绝对是每一个人的内心写照,愈发的折服宋应星的思谋,考虑的是那么周详,难怪人家将会被委任为大顺朝的工部尚书,就凭这份统揽全局的举措,化不利为有利,趁着大灾之年,空出大量的劳力之时,既周济了百姓,又兼顾了治理天下的工程。
但是,一些人还是无法迈过那道坎儿,一下子拿出上千万两的银子用于裁军,总觉得心里怪怪的,不是味儿。
然而,自始至终,无论是宋应星,还是李自成,亦或是李长茂等人,从未在一千多万的银子纠缠,仿佛那根本就不是事儿,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出。
此刻,李自成还真未为这一千万两白银而发愁,就算是再多出一千万两,也是张张嘴的事情。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段日子里,仅从京城的那些官老爷、权贵们以及太监查抄的银子,就有三千七百万锭白银,一千万锭黄金,更何况还有在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其他地方以及山东查抄的银子。
尤其是那些明朝藩王,“贡献”的银子最多,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两千万白银又算的了什么?
毫无疑问,李自成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不仅如此,还给得更多。
“好,那就裁军,先裁两百万,宋先生,本王给你三千万两白银,作为遣散士兵的安置费。不过,此事要由你与李长茂两人亲手抓,务必将全部的银子均分到遣散士兵的手里。”
说到这里,不等宋应星与李长茂回答,李自成的神色一敛,极为郑重地说道:“丑话说到前面,这三千万两白银,全部都要登记在册,都发给谁了,发放银子的士兵的户籍所在处,本王事后可是要一一查证,让地方反馈回来,是否有那个士兵?士兵是否真的领那么多银子?要是有弄虚作假的话,我可是要追责、问罪的。”
“是,闯王,属下不敢有丝毫的作假!”
宋应星与李长茂异口同声的回应之时,一些人震惊了,很是意外,没想到李自成不仅痛快地答应了,还增加了两千万两,每个遣散士兵几每人十几两,足够半年生活所需了。
尤其是那些归附的明朝武将文臣,震撼的同时,更多的是感慨良多,如果崇祯皇帝不是那么小家子气,也能如此大手笔,又何来的内乱不断?士兵又怎会哗变不绝?
------------
第四百一十七章 李来亨
不久之后,殿议一结束,李长茂与李自成就来到了后殿之中,刚一坐定,前者就迫不及待的说道:“启禀闯王,李过将军与徐先生联名送来了一封秘密急报,希望能够将明廷太子朱慈烺送到河南,交给他们处置。”
“哦~徐先生他们想要谋划什么?”
李自成反问了话音还未结束,李长茂已经从衣袖里取出了一封加急的文书,面露郑重之色,递过来的同时,更是答道:“闯王,你一看便知。”
李自成轻轻点了头,身手已经接过了文书,脸上随之展现出好奇之色,展看浏览文书的内容之时,李长茂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而解释道:“闯王,由于事情关乎甚大,牵涉到李将军他们谋划的事情,为了防止计划泄露,所以这封联名急报就先送到属下这里了,然后再由属下转呈。”
“李先生,不用解释什么,在李过离京之前,我曾经有过交代,凡是需要保密的紧急之事,先送到你那里,如果直接送到这紫禁城里,将会经过多手,很容易泄密。”
看到李长茂满脸的忐忑之色,李自成轻轻一笑,安抚了一番之后,也已经看完了急报,顿时面露兴奋之色,忍不住地朗声赞叹道:“好计!真乃是好计!”
与此同时,李长茂也神色轻松起来,当然知道李自成是在说什么,一想起急报中的内容,也忍不住地赞叹道:“如此一来,南方刚刚稳定的局面瞬间被打破,明军的内部将会变得混乱不堪,再次内讧起来,再也无法形成统一的指挥,更加无法与咱们李家军正面交战。”
这一刻,两人默契的达成了共识,已经同意了李过的计谋,答应了将明廷太子朱慈烺送往河南,交给李过等人处置。
“李先生,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将朱慈烺送到河南?又该由谁押解,怎样送到李过那里呢?”李自成已经收敛起笑容,郑重地连连问道。
“当然是越快越好!”
李长茂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一句,似乎觉得自己回答的有一些走心,略微停顿了一下,沉稳情绪之后,徐徐补充道:“此事不仅要快,还要尽可能地保密,不透露丝毫的风声。至于押解的人选嘛,我也不知道谁合适。”
很显然,李自成是在明知故问,知道李长茂会这样回答,赞同地说道:“不错,唯有做到保密,才能使得计划的效果达到最大,使得南京城处于最混乱的状态;唯有朱慈烺突然出现在南京城,才能打南明的那些官员和未来的新皇帝一个措手不及,南京城出现二主的局面。”
“是的,闯王,当南京城内正在争夺皇位之时,李过将军他们突然发动袭击,长驱直入南直隶,以雷霆万钧之势,逼近南京城,城内势必大乱,整个江淮等地也就唾手可得。”李长茂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似乎是在幻想着李过等人攻进南直隶的场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