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英再也忍不住地吐出了这么一句,满脸的不解之色,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几乎是一天一夜之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原本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潞王怎么就被动摇了呢?
此刻,马士英一点都没有将黄得功等人的反常举动,相继不听指挥,联想到他们已经转头支持朱由崧。
“大人,小的觉得,黄得功等三位总兵,恐怕不是有反叛之心,想要通敌,而是倒向了福王世子那边。”
一语惊醒梦中人!
想通了,马士英完全想通了,一切都变得那么顺理成章,完全能够解释的通了。
这一刻,马士英有一些愣愣出神,更有一丝恍然,喃喃自语道:“这就对了,南京城的风头突然发生转变,绝非是偶然之事,正好也就是发生在这两天,这两天也是黄得功他们举动异常的时候。”
“在这个档口,几乎南京城的所有官员都倾向于潞王登基称帝,而要想颠覆、扭转这种局势,唯有从军队方面下手,有了军队的支持和震慑,原本的中立派和墙头草,一定会纷纷倒向福王世子那里。否则,一切都无法解释。”
一语落罢,马士英还甚为笃定的重重一点头,又说道:“一定是这样的!”
“那...大人,咱们现在怎么办?”幕僚适时地问了一句,进而又提醒般的问道:“咱们还要继续支持史大人吗?”
在这个时候,南京城内,史可法与东林党人宛若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已,坐卧不安,心里很是烦躁,激烈的讨论之时,还不忘对远在凤阳府的马士英指手画脚,丝毫没有意识到,大局已定,他们败了,还是惨败!
“史大人,不行啊,还要修书一封,催催马士英,向其晓以其中的利害,讲明福王世子绝非皇位的合适人选,让他立即带兵前往淮安府,拥立潞王进南京。一旦福王世子登基称帝,那些阉人就会再次上位掌权,把持朝政,你我等人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各位大人,我现在担心的不是自己的仕途,而是江山社稷,大明的未来。如果那些阉人死灰复燃,再次主导朝政,要是真的能稳定朝局,为百姓着想,从而调动各方人马,堵御虎视眈眈的乱军,牺牲你我等人的仕途又如何?”
听到史可法这样说,一些官员的脸上闪过一丝难看之色,但更多的人是钦佩,立即就有一名官员发出了感慨。
“是啊,北面还有乱军在虎视眈眈,不断向南直隶的周边集结,现在这个时候,最需要内部团结,统一政令。如此一来,就迫切需要一个皇帝主持大局,作为主心骨,方能协调各方,调集南方各地的所有驻军,前来对付乱军。”
又一名官员站了出来,指出了明军的内部关键症结,无法抵御乱军的问题所在。
“现在这个时候,对于朝廷而言,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乱军的不断逼近,而是朝廷的军队不能形成有效而统一的指挥,一些将领根本就指挥不动,几乎是在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在征战。”
这时,一名在南方当官几十年的老人也站了出来,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声音格外低沉的紧接着说道:“这样的军队,不能统筹部署,协调行动,虽然朝廷还有百万大军,但也是形同散沙,无法力战于乱军。所谓天下一日不可无君,不外如此。”
“可是,老大人,新皇当以立贤为名啊!”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着急了,不甘地喊了一句。
然而,虽然没有人反对这句话,但凝重而异样的气氛说明,这些人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坚持的那个信条开始松动。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双喜临门
这一天的下午,远在淮安府的湖嘴舟中,朱由崧的住处一片祥和的气氛,处处弥漫着喜悦的气息,卢九德更是拿着一封信,兴奋地说道:“世子...欧不,应该是皇上,咱们终于等来了这封信!”
然而,朱由崧却是满脸愤恨之色,冷声说道:“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从这封信不难看出,史可法与钱谦益那些官员有多么的反对本世子,不想让本世子登上皇位!”
朱由崧越说越生气,一张脸都阴沉了下来。
“哼~这个史可法真够可恨的,早就听说他极力的反对本世子,没想到他会如此诋毁我的名声?”如此污蔑于我?居然还罗列了反对我的七大理由,说什么本世子昏聩糊涂,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真是可气、可恼、可恨!
“哎~皇上,事情不可这么看,虽然这封信的内容十分气人,全都是污蔑于你,但却代表着极大的意义,意味着总督马士英彻底倒向了咱们,支持你为皇。”
卢九德连忙制止了朱由崧,并转移了话题,更是安抚道:“相比于皇位,能够顺利登基,其他的一些风言风语又算的了什么呢?”
“不行,登上皇位之后,我一定要斩了这个可恨的史可法,灭一灭那些东林党人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再也不敢污蔑和诋毁本世子的名声。”
看到朱由崧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如果不弄死史可法,就不能顺心里的那颗憋闷之气,卢九德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暗自叹息一声,不得不提醒道:“皇上,切莫忘了,如今的南京,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东林党人士,如果轻易斩杀了史可法,很容易引起南京官场的巨大震荡,乱军可还在北面虎视眈眈,威胁着南直隶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