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马士英、阮大铖、刘孔昭等人也蹦跶不了几天,南京城一旦告破,皇上肯定轻饶不了他们,一定会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这一番话下来,屋里的气氛明显好了许多,孟称舜也不再是义愤填膺、气鼓鼓的模样,黄宗羲却在这个时候叹息了一声,沉声说道:“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身为东林党人士领军般的人物,素有大儒之称,钱谦益居然是一个软脚虾,一个墙头草,一看到势头不对,马士英等人的声势急剧攀升,马上就是倒戈相向,直接就依附了过去,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气节,为人所不齿!”
王夫之面露感慨之色,紧接着也说道:“现在是看出来了,从骨子里来讲,钱谦益与魏国公徐文爵、保国公朱国弼等人根本就是一丘之貉,在意的不是江山社稷、黎民福祉,而是他们的小命和仕途。”
“尤其是那个保国公朱国弼,明明是认识朱慈烺,居然和马士英、词臣刘正宗等人勾结在一起,将其诬陷为什么王之明?真是可笑之极,可恨之极!”
一说到朱慈烺之事,顿时让李来亨想起了一件事情,随之就问道:“王先生,那件事情怎么样了?张三他们谋划了又怎么样了?”
突然的问话,使得王夫之楞了一下,转瞬就反应了过来,张口答道:“将军,一切都很顺利,张三与孙三他们已经成功和那些人接头,混入其中,秘密商谈劫兵马司的大狱,救出朱慈烺,只要咱们这边确定了皇上攻城的日期,他们就能在那一天行动,从而起到侧面策应咱们的效果,搅乱这南京城。”
“嗯,那就好!”
李来亨应了一句,满意的轻轻点了点头,神色一敛,极为郑重地开始与众人商量行动的具体细节,一再的确认,从而确保不会有疏漏的地方。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恨...
当天下午,随着一记铁骑进飞驰入南京城内,南京城就像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般,形势骤变急转直下,变得极为紧张起来,整个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之下,皇宫更是处于愁云惨淡的气氛之中。
一时间,大街小巷之上充斥着各种议论,百姓们小声地悄悄交谈着,警惕着四周。
“嗨~听说了没有?长江边刚刚传来消息,大顺军已经打到了长江这边来了,正在逼近南京城?”
“这怎么可能?如果大顺军真得已经渡过了长江,之前怎么没有一丁点的消息传回来?”
“谁知道呢?反正,已经见到了朝廷溃散回来的败兵了,事情十之八九是真的,消息应该不会是假的。哎...不管是谁胜,是谁负,遭殃的都是咱们老百姓。”
“这可不一定,据说大顺军乃是仁义之师,李自成堪比李世民一般的明君,专门为咱们老百姓做主,拯救天下受灾受难的黎民百姓,专杀那些为富不仁的权贵,和为祸四方的恶霸!”
......
当南京城内议论纷纷之时,关于大顺军毫无征兆的渡过长江,既有惊惧莫名之人,也有兴奋不已之辈,满怀期待。
然而,皇宫之内,武英殿之上,朱由崧就像一个热火上的蚂蚁,急得焦头烂额,心中已经大乱,一时没有了主意,不停地嘟囔着,来来回回地踱着步。
“这可怎么办?我这个皇上还没有当几天,龙椅还没有坐热乎,朕还没有享受够呢,大顺军怎么就突然打了进来呢?”
就在这时候,在无人通报的情况下,马士英径直闯了进来,身后的士兵还是停留在了大殿之外。
“皇上,不必担心,微臣会率领百官誓守这南京城!”
马士英大踏步而入,并不觉得自己的言行失礼,更不认为腰间悬佩剑有多么的不合适,看到朱由崧依旧慌乱不已,一点都没有帝王的仪态,不仅心中暗暗鄙夷,但嘴里还是爽朗的说道:“皇上,只要坚守个十天半个月,各地勤王之兵自会到来,必能击退乱军。”
“那能守的住吗?”
宛若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朱由崧充满期待的问出了这么一句,心里却是有一些忐忑、彷徨与不安,一颗心始终平定不下来,煎熬非常。
“能~肯定能!”
马士英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回答的是那么笃定和肯定,整个人已经停了下来,站于距离朱由崧对面不远处,更是朗声补充道:“以南京城的城高与墙后,还囤积有大量的粮草、器械,加上城里的城防营,再募集一些兵丁,征调民夫,莫说坚守十天八个月,就是守个三月、半载,也是游刃有余!”
说这些话之时,马士英心里当然有底气,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水米之乡,物产丰富,南京城的粮仓与府库可谓是充盈无比,足够城里的军民消耗一年!
最为关键的是,南京城乃是大明建国之时的国都,城之高,墙之厚,暂且不说,单单是南京城外的郭城,环于周围,就有十八道城门,呈现拱卫南京城之势。
这一切的一切,对于马士英而言,又怎能没有坚守南京城的底气?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十八个外城城门,一旦守不住南京城,也就意味着有十八个生门,完全够他从容退去,始终都将立于不败之地,保得住性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