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话,熊文灿的神采连连,忍不住地赞叹道:“马将军,果然是真知灼见,站得高,看得远!”
第二天,浙江衢州府,一支明军正在向南赶路,就在这个时候,一支快马自北方而来,不断地疾驰,很快就越过了后续部队,来到了最前方。
“王爷,不好了,杭州城沦陷了,监国潞王不战而降,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大顺军进城。如今的杭州府,大半已经落入乱军的手中!”
此刻,坐在战马上的唐王朱聿键一听探马此报,顿时心中大骇,面露震惊之色,就要下达命令,让旁边的郑鸿奎挥师北上,进行回援,然而,却被后者抢了先。
“王爷,乱军势大,此地不可久留,还是快马加鞭,尽早赶赴福建稳妥。毕竟,如今的浙江已经混作一团,人心不稳,各方驻军怀有异心,打着各自的主意,还是到福建稳住局面最为稳妥。”
说这话之时,郑鸿奎心中一动,不禁喜出望外,暗暗高兴。
------------
第四百八十章 愚不可及
在这个时候,南京城内,气氛已经恢复了正常,如往日一般,黄宫内却是一片喜气洋洋,很是轻松,尤其是武英殿之上,这种轻松而愉快的气氛愈发的浓郁,越发的明显,在文武百官的身上都能体现。
“启禀皇上,在高元帅与陆世仪将军联手之下,大军已经占领了四川全境,张献忠等一伙之人想要浑水摸鱼,夺取成都府,还好高元帅事先做好了准备,张献忠等人刚一进入四川,就被我军击退了,不得不退回湖广。”
“而且,女将秦良玉与她的白杆子兵也归顺了我朝,明廷在四川的驻军,十之七八归顺,接受了收编,或是解甲归田,或是混编于高元帅与陆将军的手下。”
“还有,浙江也传来了好消息,潞王朱常淓主动投降,迎李锦元帅于杭州府,换防杭州城,现在正在来南京城的路上。”
......
听到徐霞客说出这么多的好消息,一个比一个令人兴奋,不管是大殿之上的群臣,还是端坐于上的李自成,都是情不自禁地喜不自胜。
一时间,两日之前,关于张献忠等人偷袭武昌府所带来的阴霾,仿佛被一扫而光了一般。
当徐霞客说完最后一个好消息之时,左梦庚老老实实地听从了命令,率军而行,跟着贺珍所部,进入了湖广,直逼武昌府,李自成还是不禁想起了那个坏消息,张献忠带给他的恶心感。
李自成眉头微皱,幽幽地问道:“既然如此,徐先生,那张献忠这些起义军的情况如何?还有多少支起义军盘踞在武昌城?”
徐霞客还是迟疑了一下,转瞬就恢复了正常,朗声答道:“启禀皇上,张献忠聚集的数万起义军,多路起义军,其中的大半退出了武昌府,但依旧在湖广游荡,而罗汝才更是与张献忠分道扬镳,直奔南直隶而来,看其架势,是想投靠我朝。”
“而且,据可靠的消息,武昌城内探子传回来的情报,就在这两日,张献忠就要在武昌城内登基称帝,建立大西朝,开元大顺,更改武昌府为天授府。”
一时间,群臣的神色变得异样起来,李自成的神情也有一些古怪,忍不住地说道:“这个张献忠,还真是有意思,兵马不过两三万,地盘也就只有一个武昌府,可谓是危如累卵,随时都有可能被我军夺回来,如此情形之下,居然还想着当皇帝,脑袋被驴踢了不成?”
很显然,众人之所以神色异样,多是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觉得张献忠这样做真是愚不可及,建立大西朝之时,恐怕大大小小的官员数量,差不多能够兵力等齐!
袁宗第也很不解,高声的紧接着说道:“早就人听说,在被明军追杀的四处逃窜之时,不得不隐入深山之中,在那段时间里,张献忠那是一个刻苦苦读,请人讲解《孙子兵法》,以及各种兵法战阵,难道就读的这些?不会是相当皇上想疯了吧?”
这个时候,徐霞客听得连连摇头,颇有感慨之意,再次说道:“话说回来,张献忠妄想建立大西朝,虽然是一大败笔,但他的那些政策还是很得民心的,一上来就搞‘免三年租赋’,更是制定的森严的军规条例,三个不许,不许‘擅自招兵’,不许‘擅受民词’,不许‘擅取本土妇女为妻’,违者正法。”
徐霞客虽然说得认真,但说话的语气,众人总感觉怪怪的,有一种嘲弄的味道,片刻之后,群臣恍然了,明白了徐霞客的话语为何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像是在嘲弄。
原因很简单,张献忠看似是在学习大顺朝,颁发惠民之策,但也只是针对所占领的地区,攻取其他地方之时,他的士兵依旧可以进行烧杀掳掠,一阵哄抢。
所以,张献忠的那些政策太过于局限了,并不对他的扩张有利。
而且,受限于这些军规条例的约束,在攻城拔寨之时,张献忠的那些部众也就更加的疯狂,疯狂的掠夺,由此酿成无法想象的恶果,致使民怨沸腾!
听到这些,李自成已经无心于湖广之事,确切的来说,已经不将张献忠放在眼里,贺珍肯定可以收复武昌府,清除湖广的各路起义军。
李自成将目光投向了宋献策与牛金星的身上,询问道:“对了,宋大人,牛大人,那些明廷藩王怎么样了?尤其是那位弘光皇帝朱由崧,公开审判的怎么样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