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肚子里都憋满了话,很想说,但一看到皇上那样的神情,又咽了回去。
最终,所有的目光还是回到了兵部尚书吴春枝的身上,此时此刻,没有人比他出言劝说更合适。毕竟,兵部尚书就是干这一行的,统筹朝廷天下兵马的。
感受着众人的目光,吴春枝又怎能不知同僚的意思?
和众人的心思一样,吴春枝也怀揣着同样的想法,现在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向南撤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深知西进江西的话,与大顺军硬碰硬,那就是拿鸡蛋碰石头,有死无生!
一念及此,吴春枝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得不硬着头皮,只能轻声地劝说道:“皇上啊,现在这个时候,咱们手里只有几千兵马,乱军在江西却有十万以上,每一支军队还是武器装备精良的那种,这根本就没办法打啊......”
然而,朱聿键依旧是不为所动,态度坚硬如铁。
“兵少将寡怎么了?朕就不信了,一路之上,凭着琉球国王进献的金银珠宝,还招募不到兵丁?收揽不了猛将?”
闻听此言,众人算是明白了,就算是磨破嘴皮子,也不可能说服皇上更改主意。
如果换做以前,没有那笔银子,皇上还有可能听从众人的规劝,在没有郑芝龙保障北方安全的条件之下,再加上粮草匮乏,大军不可能行军到江西,只能到广东暂避祸端。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那么多的银子,不仅可以招募兵丁,还可以大肆购买粮草,完全够大军暂渡难关,如此情况之下,谁又能挡得住皇上的那颗勃勃野心呢?
一想到这些,众人反而有一些暗恨那位琉球王国的世子尚贤起来,早不来,晚不来,你干嘛非得在这段日子进什么供,表示什么忠心啊?
哪怕是再晚两天,也不会有如此进退两难的局面。
“好吧,皇上,微臣等领旨!”
最终,百官不得不屈服于朱聿键那倔强而执拗的脾气之下,纷纷山呼之时,相继跪下,行使大礼。
------------
第五百零九章 国之不在,何处安身?
第二天,天灰蒙蒙亮之时,数千明军从延平城内涌出,车马成行,在大军之中,那几辆拖着大箱子的马车尤为显眼,在它们的前方就是隆武帝,骑马而行,旁边的金黄色华盖马车里坐着皇后曾氏、两个妃嫔以及还不足月的皇子。
此刻,朱聿键虽然还是满脸的坚毅之色,毅然而决然,一副无悔自己的决定、慷慨从容赴死的样子,但拖家带口离开延平城的架势,还是给人一种萧瑟与落寞之感。
周之藩就陪在朱聿键的一旁,回头扫视了一眼那一辆辆马车,那上面的一个个大箱子,一想到其中的东西,就是面有愁容,犹豫了再三,最终还是说道:“皇上,微臣知道,您乃极为爱书之人,片刻离不得,只要一有闲暇的时间,就会翻阅......”
朱聿键打断了周之藩,眉头微皱,催促道:“好了,周爱卿,有话尽管直说,没必要这么遮遮掩掩。”
“是,皇上!”
周之藩答应了一声,进而继续说道:“皇上,是这样的,一路之上,携带这么多的书籍,实在不便于大军赶路,不如将其留在延平城,待日后再取回。”
“待日后再取回......日后......还有日后吗?”
朱聿键在喃喃自语,并未回应周之藩的好言相劝,而是回过头来,目光深邃的看向远方,随后就不再言语,将周之藩晾在了那里。
两人离得原本就很近,不过是一马之隔,朱聿键的声音虽小,但周之藩还是敏感地扑捉到对方的自语之言,心中一紧,愈发的确信,皇上知道这条路是死路,并且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尽管心里十分的压抑与沉重,不认可这种明知是死还要做的迂腐,周之藩反而愈发认可朱聿键这位帝王,具有着一个帝王应有的风骨,国之不在,何处安身?
唯有死尔,方能保住一个帝王的最后尊严!
死则死矣,但死的方式不同,相比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之上,相比于弘光皇帝的屈辱而死,相比于潞王的不战而降,相比于鲁王的不战而逃,苟且偷生于海上。
此刻,隆武皇帝选择了战死于沙场之上,全家一起赴死!
当朱聿键的意志不改,依旧想要夺回江西之时,只是改道汀州府,隐隐有落荒而逃之意,福州城的情形也不好,也炸开了锅,城里乱做了一团。
“嗨...听说了没有?就在昨天,大顺军兵分两路,几乎是同时攻下了分水关与仙霞关,长驱直入福建,据说有数十万大军涌入,后面还有许多。”
“听说了,听说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没有听说?就在昨天下午,就开始有小道消息传,大顺军已经打进了福建,以雷霆万钧之势,以分水关与仙霞关为起点,迅速攻取了邵武府和建宁府的大部分地方。”
“哎,我也听说了,如果不是郑家封锁消息,控制了那些溃散回来的兵卒,恐怕消息早就传开了。”
......
平虏侯府也乱做了一锅粥,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极其紧张的气息,下人、婢女们虽然照常工作,但眉宇间流露出的那一丝不安,却足以说明他们的内心有多么的惶恐。
此刻,郑芝龙再次召集了众人,聚集在大厅之中,就连马信也赫然在其中,与众人一样,与郑芝龙相对而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