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顺朝的掌舵之人,李自成深深地知道,比所有人都清楚,大顺军之所以能够保持无匹的战斗力,大顺朝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稳定各地,当然,其中离不开各个根据地的多年储备。
然而,在这里,李自成不得不说一句,对于这些军费开支,安抚天下百姓,等等费用,那些藩王的家产和库粮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此刻的李自成得出一个结论,明之灭亡,不是在于军队不善战,也不在于国库空虚,各种天灾更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为政者使然!
只要为政者下定决心,进行削藩,没收各个藩王的家产,减轻各地的负重之时,又能缓解朝廷的财政,充实国库。
一念及此,李自成长呼了一口气,在徐霞客的奇异的目光之中,不解皇上怎么就突然停了下来,在那里发呆,轻声问道:“对了,徐先生,隆武皇帝朱聿键夫妻二人该到福州了吧?”
很显然,徐霞客没有想到李自成的思维跳跃性这么大,会突然这么问,不禁微微一愣,但转瞬就清醒了过来,似乎想到了什么,紧接着面有迟疑之色,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答道:“启禀皇上,牛佺中校派人来报,他们行军至九溪休息之时,皇后曾氏突然窜出了马车,投河自尽了。”
“那隆武皇帝朱聿键呢?”
问出这句话之时,李自成的面色虽依旧是平静无比,但心里还是忍不住地咯噔一下,暗道:“难道还是改变不了某些历史?真是可惜了朱聿键这个人,生不逢时,如果将其放在万历皇帝的位置上,恐怕如今的大明将会是另一翻景象。”
------------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天灾严重
不容李自成深想,徐霞客的回答已经紧随而至。
“启禀皇上,隆武皇帝朱聿键无碍,根据牛中校所报的行军速度,若再无意外的话,他们明天就该到福州城了。”
然而,听到朱聿键没事儿,马上就要被押送到福州,李自成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反而神色有一些怜悯,长叹一声,幽幽呢喃道:“哎...看来朱聿键活不几天了,我也该返京了。”
“皇上,您说什么?声音有一些小,老臣实在没有听清楚。”
看到李自成异样的神色,徐霞客的心里很是不解,充满疑惑,尤其是那模糊不清的自语之言,更是勾起了徐霞客身体里的好奇之意,忍不住地如此这般问了一句。
“哦...呃...徐先生,没什么,朕就是想起了一些事情。”
李自成随随便便应付了一句,并没有想要为徐霞客解惑的意思,反而话锋再次一转,突兀的说道:“徐先生,你立即草拟一份一份圣旨,八百里加急,将其送到福州......”
李自成的话语忽然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又特别交代道:“一定要告诉田见秀和马信他们,催促郑芝龙尽可能地快一点,尽早赶往京城任职,朕可在京城等着呢他~!”
“是,皇上,送去圣旨之时,老臣还会修书一封密信,告诉田元帅这件事情其中的用意所在......”
徐霞客的声音戛然而止,这时才反应了过来,有一些惊疑不定的看着李自成,略有迟疑的转而问道:“皇上...你的意思是...要提前返京,不等李锦元帅回来之后,安排好浙江的事宜,你再回去?”
“不错,徐先生,朕准备这几天就回去。”李自成脱口而出,回答了一句之后,楞了一下,有一些尴尬的笑道:“呃...徐先生,你不说的话,朕倒还把这一茬给忘了。”
紧接着,李自成抚了抚额头,沉吟了片刻,想了想,最终还是坚定地说道:“不改了,三日之后,朕就启程返回京城,至于李锦的事情,立即飞鸽传书,两天的时间,足够够他快马赶回南京城了。至于浙江的事情,交给其他人就行了,他只要坐镇于南京,把握大局即可。”
“嗯,好吧,老臣遵旨。”
徐霞客长施一礼,答应一声,面有不解之色,刚想要离去,但还是经受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最终问道:“皇上,眼看着南方的战事就要结束,各个元帅将会收兵来朝,朝廷的事宜虽多,但也不在乎这几天,您怎么这么急着返京了呢?”
李自成并未立即回答,而是看了一眼徐霞客,看到对方流露出的浓浓不解之意,虽不想过多的解释,但一看到对方两鬓斑白,跟随自己任劳任怨数年,不禁心中一软,也就点出了其中的因由。
“如今之时,关内之地,中原已定,大顺朝坐拥天下。然而,前朝留给咱们的却是一个破烂的天下,天下百废待兴,天灾不断,百姓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内有旱灾、蝗灾肆虐于中原,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外有强敌环伺左右,辽东的鞑子,北面的蒙古,西面的乌思藏,还有就是东南沿海的倭寇与西洋之人。”
“而要想缓解最为紧急的关内天灾,减轻朝廷的赈灾压力,宋先生已经向朕提了一个建议,唯有迁徙关内百姓,前往幅员辽阔、土地肥沃的辽东,根据宋先生所讲,那里的土壤虽是黑的,但却极为肥沃,能够养活不少的百姓。”
话虽不多,但蕴含的信息量极为庞大,听到这些话,徐霞客心里就是一惊,一颗心都砰砰直跳了起来,忍不住地问道:“皇上,你准备挥师辽东,剿灭鞑子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