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栋梁沉吟着说,“摸排到乌鸦,我们是将他视为1121专案的主犯之一,前几天已经向检察机关发出了函件,申请重新调查1121专案。这里有我们工作的失误……”
“林处长。”刘卫红说道,“1121专案既然已经走到了检察上诉阶段,那就继续往下走下去。这里面也并没有违法程序的地方。这么说吧,对于我们要对付的组织来说,马莉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色。国安机关能够这样处理,也是帮了我们的忙。如果不是你们抓住了马莉,她背后的组织也很难浮出水面。”
“只是……她背后的组织不简单,涉及到境外的武装组织,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你们的职权范围。”
经过考虑,刘卫红还是隐晦地点了一句。
林栋梁眉头猛然地跳了几下,顿时知道1121专案如果不结案再继续往下深查的话,势必会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超出国安部门能力的事件。现在不交出去,以后还是要交出去,以后再交,会有更多的麻烦事。说不定局里的大部分力量会耗进去。
既然军方反谍部门愿意全部接受,何乐而不为呢,况且这样的案子办到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要他们出面。
想到这里,林栋梁缓缓点头,“既然如此,那我就向上面汇报,1121专案正常结案,到马莉这里为止。你们需要怎样协助?”
刘卫红说道,“先建立联络渠道,需要你们出力的地方不少。我们的人手也不太足。”
“没问题。”
这就等于,在任务过程中,金陵国安局基本上算是在刘卫红的指挥下。多了这么一支生力军,刘卫红对计划的成功实施更加有信心了。当然,这里面也有背景的因素。如果刘卫红不是总部直属的反谍部门,他是很难这么轻易的取得金陵国安部门的帮助的。
国安部门是什么地方,权力大到可以直接到部队抓人。
当然,这些事情也是要看情况的。
刘卫红离开金陵国安局的时候,乌鸦回到了住处,军方反谍部门的跟踪小组也跟了回来,这个过程里换了好几拨车,小心谨慎再谨慎,哪怕是车水马龙的大城市。
十五分钟后,乌鸦拖了个行李箱出现在路边公交站处。
安然连忙向刘卫红汇报:“头儿,他出来了,带了个行李箱,没开车!”
尽管安然没明说,但是正在g500上往这里赶的刘卫红依然是听出了潜台词——担心目标逃跑。
“别急,盯住他,我马上让国安的人去机场火车站布控。”刘卫红当机立断,不管乌鸦是不是要跑,必要的措施必须得做。
挂了电话,刘卫红调出林栋梁的号码打过去:“林处长,我刘卫红。请你马上安排人手到机场和火车站布控,嗯,目标有可能要跑,我盯着,保持联系。”
林栋梁那边马上行动起来,不到五分钟,停了将近一百辆各式车辆的国安局地下停车场里,就疾驰出去十几台车,以轿车居多,然后是高大的越野车,一台比一台性能好。全都是民用涂装民用牌照的车辆。
金陵公安系统内部有句酸溜溜的话,大意指的是市局加区分局的民用涂装公务车加起来也没一个国安局的多。这种情况不普遍,因为金陵是军事重地,不但是军区总部驻地,还是驻扎着很多军兵种以及军事科研单位。安全保密工作压力山大,国安局的硬件配置自然是比其他省市的要好很多。
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公务用车的标准在国安局这边是不那么适用的。国安局要对付的是高素质的嫌疑人,那些人通常有很体面的社会身份作为掩护,使用得车辆通常都是性能很好的车。如果因为车辆性能的关系影响了任务,那就不是几十万车辆购置费的事情了。
国家安全至上。
林栋梁这边行动起来,那边乌鸦也招手叫了一辆的士。这个时候正是一天当中的上班高峰,几条主干道很快的就变成了巨型露天停车场,车辆行进的速度平均下来很少能超过二十公里每小时。
这对跟踪工作来说,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第712章 敌我识别系统
和往常一样谨慎,乌鸦没有一次到达目的地,而是在三号线的某个地铁口下了车,然后拖着行李箱走进了地铁口。
通道里行人摩肩擦踵脚步匆匆神情呆滞中带着着急不时的看时间,上班高峰也是低头族相对较少的一个时间段。
乌鸦灵活地在人流中穿行着,随着人潮往站台去。背了单肩包或者公文包的青年男女职业套装加持,再披上一件大衣,拉开距离都把焦点锁定在乌鸦身上。军方反谍部门的特工分成两个小组咬上了乌鸦。
在外面路边,依维柯指挥车靠边停着,依然是规规矩矩地选择了有临时停车位的地方停放,发动机怠速运转中。
安然依然负责居中调度,很快就接上了地下交通网络的监控系统,可以很方便的随时调出某个站点的某个监控头的实时画面。
刘卫红依然在指挥车上,作为指挥官,他的位置不是在一线。
看着监控头里,在人群中挤着上地铁的乌鸦,刘卫红忽然想到一种可能——他也在转移据点。
如果要跑,早在马莉落网的时候就会跑。在动手杀了阿东一伙劫匪之后,事实上已经频临暴露,乌鸦依然选择留下,这说明他轻易不会离开金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